祛痰药物选得好,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才能没烦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类呼吸系统病症,引起疾病的原因包括感冒、气候变化、疲劳等。

黏液分泌增多、支气管腺体增生是其主要病理改变,主要表现有3大症状即喘、咳、痰。若患者感染或受寒则可出现明显的全身乏力、发热、喘息、畏寒等症状,病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患者气道会被痰液阻塞,出现呼吸衰竭的现象,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慢性支气管炎典型症状

1.咳嗽:一般晨间咳嗽为主,睡眠时有阵咳或排痰。

2.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和浆液泡沫性,偶可带血。清晨排痰较多,起床后或体位变动可刺激排痰。

3.喘息或气急:喘息明显者常称为喘息性支气管炎,部分可能合伴支气管哮喘。若伴肺气肿时可表现为劳动或活动后气急。

一般情况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病情通常呈持续缓慢进展,病程较长,可诱发多种并发症,如肺动脉高压、阻塞性肺气肿,甚至引起肺源性心脏病。

目前,临床治疗该病多采取抗感染、止咳、平喘、祛痰等对症治疗,其中祛痰为关键所在,有效祛痰可保持呼吸道通畅,从而减轻气喘、咳嗽等症状。目前多采取药物手段进行祛痰。因此,祛痰药物的选用成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关键。

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祛痰药

祛痰药是能使痰液变稀或粘稠度降低而易于咳出的药物,祛痰药清除痰液的同时也起到间接的镇咳,平喘作用,并有利于控制继发感染。

(一)恶心性祛痰药

此类药物口服后通过刺激胃黏膜的的迷走神经引起轻度的恶心,反射性引起气管和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可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这类祛痰药主要包括氯化铵、碘化钾、愈创甘油醚等。此类药物对胃黏膜有刺激,剂量过大可引起明显的恶心、呕吐,目前临床上较少单独应用此类祛痰药,一般多用其复方制剂。

(二)刺激性祛痰药

本类药物可刺激支气管分泌,促进痰液稀释而易于咳出。

愈创木酚甘油醚(guaifenesin)除了具有祛痰作用外,兼具微弱的抗菌作用,减少痰液的恶臭。

(三)粘痰溶解药

痰液的黏性来自气管、支气管腺体及杯状细胞分泌的黏蛋白(白色痰液的主要成分)和呼吸道感染后大量破损炎症细胞残留的DNA。分解黏蛋白以及DNA的药物主要有乙酰半胱氨酸、溴己新、氨溴索、α糜蛋白酶、脱氧核糖核酸酶等。

(四)粘痰调节药

本类药物作用于黏液产生细胞,促使其分泌黏性低的分泌物,使呼吸道分泌液的流变恢复正常,痰液变稀而容易咳出。常见药物有羧甲司坦、溴己新及其代谢物氨溴索和溴凡克新。溴凡克新能使痰液中酸性黏多糖纤维裂解,使粘痰液化而易于咳出。

(五)黏液促排剂

促进支气管黏膜上皮的黏液纤毛运转,促使分泌物排出体外,如溴己新、氨溴索和桃金娘油。

临床常见祛痰药物:溴己新

溴己新是临床常见的祛痰药物,具有减少和断裂痰液中粘多糖纤维的作用,使痰液粘度降低,痰液变薄,易于咳出。其次是它能抑制粘液腺和杯状细胞中酸性糖蛋白的合成,使痰液中的唾液酸(酸性粘多糖成分之一)含量减少,痰液粘度下降,有利于痰咳出。溴己新的祛痰作用尚与其促进呼吸道粘膜的纤毛运动及具有恶性祛痰作用有关。早在20世纪临床上就有许多研究报道显示,口服剂量为8~16mg的溴己新对慢性支气管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溴己新的临床联用药物

溴己新临床上一般与其他祛痰药或抗生素类药物联用,以达到减少单一药物副作用,提高机体耐受性以及增强疗效的作用。

溴己新联合其它祛痰药

经研究表明,盐酸溴己新联合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具有互补作用,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溴己新联合抗生素

经研究表明,溴己新不仅祛痰使用,还能增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邓梓辛,张美祥,谭璐,汪曲,王树平.溴己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评价[J].西北药学杂志,,30(06):-.

[2]钟石秀.慢性支气管炎予以盐酸氨溴索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6(34):60.

[3]王涛,吴桂芝,董铎.盐酸溴己新注射剂安全性风险的分析及思考[J].中国药物警戒,,16(03):-+.

海斯在线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的哪家医院最好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tb/3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