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题共用题干)男,12岁,发病前一日晚进食海鲜,次日晨出现畏寒,发热、腹痛,以左下腹甚,腹泻伴明显里急后重,大便8次,初为稀便,继之为黏液脓血便。
1.此病例的诊断为A.急性细菌性痢疾轻型(不典型)B.急性细菌性痢疾普通型(典型)C.急性细菌性痢疾中毒型D.慢性迁延性细菌性痢疾E.急性胃肠炎
答案:B
精析与避错:根据题干中所述,符合急性细菌性痢疾普通型(典型)的临床表现。急性细菌性痢疾轻型时,大便无脓血。急性细菌性痢疾中毒型有全身毒血症、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为主要表现。。慢性迁延性细菌性痢疾的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故选B。
2.对该病例首先采用的抗菌药物是A.四环素B.喹诺酮类C.氯霉素D.庆大霉素E.呋喃唑酮
答案:B
精析与避错:急性菌痢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病原治疗、对症治疗。其中轻型菌痢在充分休息、对症处理和医学观察的条件下可不用抗菌药,其他各型菌痢常需给予病原治疗.首选喹诺酮类药物。故选B。
(3~4题共用题干)23岁,男性农民,11月份因发热、头痛、呕吐三天为主诉入院。体检: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化验: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10个/HP,末梢血象:WBC23.0×l09/L,异型淋巴10%,PLT48×l09/L。
3.该患者的诊断可能为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斑疹伤寒C.流行性出血热D.钩端螺旋体病E.败血症
答案:C
精析与避错:流行性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衰竭,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发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下降,白细胞升高,尿常规可出现蛋白尿和管型,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符合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故选C。
4.住院两天后,热退但症状加重,出血点增加,四肢厥冷,脉搏细弱,BP80/60mmHg,此时对该患者的治疗原则是A.以扩容为主B.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为主C.以应用激素为主D.以纠正酸中毒为主E.以输入胶体液为主
答案:A
精析与避错: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以综合疗法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进行对症治疗,治疗中要注意预防休克、出血和肾衰竭。该患者出现出血点增加,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血压低的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故应以扩容为主,故选A。
(5~6题共用题干)女,30岁,持续发热10天,体温呈稽留热。体检:精神萎靡,反应淡漠,体温39.5℃,心率76次/分,肝肋下1.5cm,脾肋下2cm。WBCl.4×l09/L,N40%,L60%,肥达反应1:80(+),Hl:(+),ALTU/L,总胆红素22.2μmol/L,HBsAg明性。
5.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黄疸性肝炎B.钩端螺旋体病C.伤寒合并中毒性肝炎D.急性血吸虫病E.病毒性肝炎合并胆道感染
答案:C
精析与避错:伤寒的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相对脉缓,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常可并发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该患者临床表现符合伤寒的诊断,且出现ALT升高和肝功能异常,可诊断合并中毒性肝炎,故选C。
6.为确定诊断应进行检查的项目是A.血培养B.甲肝病毒抗体C.戊肝病毒抗体D.丙肝病毒抗体E.粪便培养
答案:A
精析与避错:伤寒的确诊检查包括血培养、粪便培养、尿培养和骨髓培养,其中血培养第1~2周阳性率高,粪便培养第3~4周阳性率高,骨髓培养全程阳性率高,故选A。
?月底可以查成绩了,你准备好了吗?
?临床医学专业要取消二本招生了!
?医疗服务太廉价!救护车跑5趟,还接不走这个患者
?11月1日起,医院这19个地方要有统一名字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