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警惕!警惕!
近日,广东省卫计委发布年4月
法定传染病疫情
▼
4月广东全省共报告
法定传染病例
死亡76人!
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乙脑、流脑、炭疽、白喉、H7N9、血吸虫病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其余17种传染病均有报告。
4月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
乙肝、肺结核、梅毒、淋病和丙肝
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3.38%
报告死亡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为
艾滋病、肺结核、乙肝
占报告死亡总数的93.42%
4月全省共报告
丙类传染病发病例,死亡2例
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为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
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1.96%
具体情况如下
▼
五月,天气以湿热为主
是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时节
根据既往监测和近期发病态势
需重点预防
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
腮腺炎、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
登革热等虫媒传播性疾病等
1.疱疹性咽峡炎
风险指数:★★★★★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
常急剧发热,热多为低度或中等度,偶见高达40℃以上,甚至引起惊厥。婴幼儿则表现为流涎、拒食、烦躁不安。有时伴头痛、腹痛或肌痛,5岁以下小儿有1/4可伴发呕吐。典型症状出现在咽部。表现为咽部充血。病程一般为4~6天,偶有延至2周者。部分手足口病患儿以疱疹性咽峡炎为首发症状,随后可在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
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但家长必须注意的是,这种病起病急,孩子得病后体温迅速升高,容易导致高热抽搐。如果孩子抽搐,医院的同时,家长可以掐住患儿的人中穴,不断呼喊患儿名字,同时要防止孩子在抽搐时咬伤舌头。抱孩子的姿势一定要正确:首先要松开孩子的衣领,让头偏向一侧,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呼吸顺畅,千万别仰头抱孩子,影响孩子呼吸。
2.手足口病
风险指数:★★★★☆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每年自3月起,手足口病疫情逐步上升,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当前正是该病的流行季节。
手足口病患儿会表现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等症状。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炎等严重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会导致死亡。
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目前上市的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和EV71感染引起的其他疾病(如疱疹性咽峡炎)。
对于手足口病
需要做好以下措施
▼
?积极预防:注意家庭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防止因大人隐性感染而传播给孩子。疾病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居家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衣被;
?健康监护:患儿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家长及看护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持续高烧、昏睡或肢体颤抖抽搐等,有可能短期内进展为重症,医院就诊;
?做好隔离:居家隔离时限为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此期间患儿尽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3.流行性腮腺炎
风险指数:★★★★☆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腮腺肿胀时传染性最强。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腮腺炎病毒主要侵犯位于两侧面颊部耳垂周围的腮腺。除腮腺外,病毒也可侵犯其他的腺体组织和器官,如胰腺、性腺,脑组织、心脏、关节等。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需要这么做
▼
?该病传染性强,应注意平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各托幼机构、学校、工厂和企业等集体单位应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做好幼托机构日常隔离消毒;
?对易感儿童可接种麻腮风疫苗免疫预防。
4.食源性疾病
风险指数:★★★★☆
食源性疾病是借助食物传播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该病具有发病突然、家庭呈多例感染、学校、幼托等集体单位表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的特征。
近期小龙虾逐渐上市,集体聚餐增多,小伙伴们要警惕相关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预防食源性疾病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减少污染,控制食物保存的温度、熟食存放时间,防止细菌快速繁殖和毒素产生;
?生熟要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存放时间较长的食物在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注意饮用水的卫生。
5.猩红热
风险指数:★★★☆☆
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儿童多见,疫情多发生在学校或托幼机构。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明显脱屑。
预防猩红热
要采取这些措施↓
?注意通风,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保持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打喷嚏捂口鼻;
?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和运动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6.登革热
风险指数:★★★☆☆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该病流行季是天气湿热、蚊虫滋生的季节。
登革热蚊子喜欢在长期积水又静止的积水滩、水坑、花盆、桶、油漆罐等繁殖。上午8-10时和下午4-6时是传播登革热的伊蚊活动高峰期。蚊子一般在滋生地附近50-米范围活动,因此,在其活动高峰时段,处于其滋生地范围米范围内易被叮咬。
防蚊灭蚊
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
?改善卫生环境,及时清理家中花盆、废弃罐子的积水,消灭伊蚊滋生地,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
?避免在伊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穿浅颜色的长袖衣裳和长裤,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特别是耳后、颈部等部位;
?外出野营露宿搭帐篷时,要注意清除杂草、杂物,注意附近的污水,远离瓦罐、树洞等隐蔽位置,在用蚊帐的同时,周围喷洒驱蚊药剂。
这些都是5月易高发的疾病
小伙伴们一定要
提早做好预防措施!
最后
点亮
希望这些疾病远离我们和家人!
资料来源:广东省卫委治疗白癜风药白癜风早期症状能彻底治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