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在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为日本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是人畜共患病,传染源是患者和保虫宿主,由皮肤接触含尾疫的疫水而感染,主要病变为虫卵沉积于肠道和肝脏等组织而引起的虫卵肉芽肿。
临床表现:从尾疫侵入至出现临床症状的潜伏期长短不一,80%患者为30~60天,平均40天。急性期患者有发热、腹痛、腹泻或脓血便,肝大与压痛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期以肝脾大或慢性腹泻为主。晚期可发展为肝硬化、巨脾与腹水等。
治疗与控制措施:吡喹酮是目前用于治疗日本血吸虫病最有效的药物。高热、中毒症状严重者给予补液、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及全身支持疗法。消灭钉螺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粪便经无害处理后方可使用。保护水源,改善用水。
赞赏
长按小孩白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