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避免不了有个头疼脑热,这时候家里的药箱就派上了用场。可是,药太多了找得头晕又心烦,还是来看看医生推荐的家庭常备药清单吧!
常用药小目录:
1.感冒药
2.缓解鼻塞、流鼻涕药
3.退烧止疼药
4.祛痰药
5.腹泻用药
6.便秘药
7.肠胃胀气药
8.眼药
9.外伤护理
10.晕车药
感冒药
说明:
感冒通常建议多喝水、多休息,因为感冒「不吃药一周才能好,吃药7天就好了」……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感冒药,并不能治疗感冒本身,而是缓解流鼻涕、头疼、发烧、咳嗽等症状,让你舒服点,大同小异,选备一种就可以。
注意,感冒药里含:
「马来酸氯苯敏」或者「苯海拉明」可以缓解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等症状;
「伪麻黄碱」有助于缓解鼻塞;
「对乙酰氨基酚」有助于缓解发烧、头痛、关节痛等症状;
「右美沙芬」有助于缓解咳嗽的症状,但不推荐有痰的时候用。
建议:
不重复用药,不要随便给孩子吃感冒药。
感冒缓解鼻塞、流鼻涕药
说明:
成人和儿童使用方法不同。
成人缓解鼻塞可以用「羟甲唑啉鼻腔喷雾剂」(5毫克/10毫升)。它可以减轻鼻黏膜充血的症状。很多时候鼻塞是因为鼻黏膜充血了,减轻充血症状就能缓解鼻塞。
羟甲唑啉也有针对2~6岁儿童的剂型(1.25毫克/5毫升)。
6个月以下的婴儿,可以直接给他们用注射级别的生理盐水,也就是0.9%的「氯化钠」。用小滴管吸一点点,滴到宝宝鼻腔里面,可以起到滋润鼻腔的作用。
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我们通常推荐使用儿童专用的「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
注意:
「羟甲唑啉」每天最多使用两次,连续使用不要超过3天,因为有研究表明,如果连续使用此药物超过3天,它会有反弹效应,使鼻塞症状更严重。
建议:
有人坐飞机时,由于气压的变化鼻塞会很严重,也可以用「羟甲唑啉」来缓解症状。
退烧止疼药
说明:
退烧止疼药通常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除了退烧作用以外,这两个药也是常用的止疼药,可以用于缓解头疼、牙疼、痛经等很多疼痛症状。布洛芬同时还有抗炎的作用。
注意:
「布洛芬」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有胃溃疡的病人慎用。
家庭药箱里的药要将儿童和成人剂型分开存放。像「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成人用的是片剂或胶囊剂,儿童就要用滴剂或混悬液。
由于这两种药的儿童剂型口感很好,宝宝喜欢喝,家长应将药放在宝宝拿不到的地方,以免宝宝过量误食。
安乃近、去痛片等退烧止疼药由于副作用大早已经被淘汰,不推荐大家储备。
祛痰药
说明:
咳嗽有两种,有痰的和没痰的。
有痰的话用化痰药,比如「盐酸氨溴索」和「乙酰半胱氨酸」。
干咳没有痰,可以用「氢溴酸右美沙芬」。
注意:
化痰用药「盐酸氨溴索」和「乙酰半胱氨酸」分成人和儿童两种剂型:成人有片剂,儿童有糖浆剂或者颗粒剂。
没痰时用的「氢溴酸右美沙芬」,有成人和儿童通用的糖浆剂,也有成人的片剂。
没痰时的刺激性干咳,一般使用的是抑制咳嗽反射中枢的镇咳药,这类药绝大多数是处方药,例如含有「可卡因」的糖浆,滥用会成瘾。
腹泻用药
说明:
腹泻,最怕的是脱水,所以腹泻时有必要补充电解质和水分。推荐「口服补液盐Ⅲ」。
注意:
腹泻次数较多,伴有发烧、脓血便等情况时,就不能只服口服补液盐了,尽快去看医生,千万不要自己买强力止泻药。
因为,强力止泻药的原理是抑制肠道的反应,让肠道蠕动减缓,也就是说,吃了强力止泻药后,病毒或细菌就排不出去了,这样反而不好。
轻度腹泻可以用一些黏附剂性质的止泻药,如「蒙脱石散」。
便秘药
说明:
外用「开塞露」,内用「乳果糖」。
注意:
开塞露的有效成分是甘油,属于刺激型泻药。它是通过肛门插入给药,药物润滑肠道并且刺激肠道进行排便反射,激发肠道蠕动而排便。
短期使用相对安全,长期使用很可能会导致对药物的依赖性,形成没有强烈刺激就不肯排便的习惯。
建议:
不要错把「开塞露」单纯当做润滑剂用,不知道为什么的人,把前两段再读一遍。
肠胃胀气药
说明:
治疗胃肠胀气,可以使用「西甲硅油」,也叫「二甲硅油」。儿童和成人都可以用。
它在肠道内起的作用是把肠道内的大气泡变成小气泡,并排出体外,我们也可以叫它消泡剂。
注意:
二甲硅油比较安全,但不是%无害,可能会减少肠道蠕动,不利于其消化食物及排便,其中的成分也有过敏可能。
建议:
使用时要看说明书。
眼药
说明:
推荐选备「红霉素眼药膏」和「人工泪液」。
注意:
眼睛有黄色分泌物,怀疑细菌感染时可以用「红霉素眼药膏」;红霉素眼药膏属于非处方的抗生素药膏,在药店里不需要处方就可以买到。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人工泪液可以用于缓解电视、电脑、手机看多了造成的眼疲劳和眼睛干涩。
药店里卖的「聚乙烯醇滴眼药」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药」都属于人工泪液类滴眼液。
建议:
再次强调,使用前多看说明书。
外伤护理
说明:
较轻的摔伤擦伤,不建议用酒精消毒。因为酒精有刺激性,会使伤口很痛,酒精也不利于伤口的恢复。
通常推荐用清水或者生理盐水洗掉伤口上的污渍。如果伤口有出血可以用棉签蘸碘伏去擦,所以家庭药箱里可以常备碘伏,现在还有一次性密封装的碘伏棉签。
注意:
现在还有些老人会用红药水和紫药水处理外伤,事实上这两种药物目前国际上是禁用的。
红药水里面含有「红汞」,汞是有毒性的,它可以通过破的伤口被人体吸收。
紫药水的成分是「龙胆紫」,它的杀菌作用比较弱,还会在伤口上面留下斑点。
有人说用碘酒(不是碘伏!),但碘酒含酒精,擦伤口还是会疼的啦,能不用就不用啦。
建议:
碘伏、创可贴。这些家里可以常备,处理应急小伤口。
晕车药
说明:
晕车药推荐「茶苯海明」。
注意:
预防晕车通常首选下面的措施,包括乘车前24小时清淡饮食,避免高脂肪的大餐。
尽量坐在汽车的前排座位上,通过挡风玻璃看到车子前行的方向;把头斜靠在座位上,眼睛平视前方,避免低头看书,看报或玩游戏。
建议:
实在不行再用药,可以在出发前30分钟服用「茶苯海明」,如果坐的是长途车,可以每4小时服药1次。7~12岁儿童一次0.5~1片,一日不得超过4片。
此外温度计,棉棒之类的辅助器材也都要准备点,有备无患。对了,如果家里有小孩,尽量不要用水银温度计,咬破或打碎后容易造成汞挥发,有可能引起汞中毒。
千万记得,买药要去正规药店。
家庭小药箱最终需要备什么药?其实也因人而异,各家所需。不管你家的药箱备了什么药,但是备药也需要遵守一些原则的!
家庭常备药物的6个建议
一、对零散药品的管理,最好给零散药品做标签,在标签上写上药名使用方法、使用期限;
二、内服药和外用药不要混在一起,要分开存放,以免误食误用;
三、药物一般应避光、干燥保存;
四、大人和小孩药物要分开保存;家庭饲养宠物的兽药,杀灭害虫的药也要单独保存;
五、药品应以国家公布的非处方药为主,具体品种先请教医生或咨询药店的执业药师;
六、家庭小药箱一般不主张备注射剂、抗生素类药品;
家庭药箱配置3误区
误区一:选药不当
药店一般出售保健品,非处方药品,处方药品三大类。
非处方药是指那些无需持医生处方,市民可直接从药店购买的药物,其外包装盒上有“OTC”标志。
如果药品外包装盒上无OTC标志,并且标明是“药准字号”,这类药品属于处方药。保健
品包装盒上是“食字号”标志,“家庭药箱”应尽量选择安全性高的OTC药品。
由于某些导购员常会推荐一些不合适的药品,所以市民购买时一定要注意识别。
误区二:购买过量
有些人为图方便,在药店一次性购买许多药,但药品太多用不完容易过期,造成浪费。更不可为了避免浪费而加大服药剂量,服药过量或不当或能会引起不良反应,严重者会造成自身器官的损害。
误区三:没有及时清理
大部分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药箱的习惯,有的家庭还怕浪费,认为服用外观无异样
的过期药对健康没损害,过期药品会使药效下降甚至无效,有的药物还会分解引
发不良反应损害健康。
常用药小贴士
眼药水用完最后一滴?
药品有效期是指在密封状态下、按说明书要求保存的药品最长使用时限。一旦拆开密封包装,很多药品有效期会大大缩短。
例如眼药水,一般包装上的有效期是一年,拆开包装后就变成了一个月。超过一个月你还在用,眼药水已经没什么效果了,而且还有眼睛感染的风险。
碘酒是消毒药,放着没关系?
消毒药才最在乎有效期好嘛!开封后的碘酒和酒精不仅有挥发、药效降低的问题,而且使用要注意无菌原则,否则消毒药会变感染源。食品医院的规定是,一周内应更换。
成板药片拆开放瓶子里?
单独包装的胶囊最好不要拆封,主要原因是需要保持真空的状态,避免药物发生氧化,药性受到影响。
哪些药品有效期不变?
一板一板的胶囊、单独包装的冲剂、中药蜡丸、软膏、喷雾剂,大包装开封后,里面独立小包装可以保存到有效期,但如果小包装同样打开,则到不了药品有效期。
开封后的药品放哪里?
这个要仔细看药品说明书。
有独立包装、药品名称清楚、不易与别的药混淆的可仍放在药箱里。片剂开封后要注意保持干燥,拧紧盖子、阴凉储存,尤其是糖衣片。
需要冷藏的药品,打开后要放入冰箱保存,服用前看一下药品颜色、状态是否有变化,液体是否有絮状物。千万不要放在潮湿、日晒的地方,如厨房、卫生间、阳台。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直接联系作者删除。
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识,长按手机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著名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