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天冲刺,新新老师划重点西药综

距离执业药师考试还有

countdown

16DAYS

.09.27

新新老师今天继续为大家划出执业药师各科各章节重要考点,并搭配相应的考题,帮助大家复习。

今天为大家划的重要考点是《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6-9章的内容,如下: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基本过程

1)制定给药方案的基本方法

(1)根据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

①半衰期小于30分钟:治疗指数低的药物一般要静脉滴注给药;治疗指数高的药物也可分次给药,但维持量要随给药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②衰期在30分钟~8小时:主要考虑治疗指数和用药的方便性;

③半衰期在8~24小时:每个半衰期给药1次,如果需要立即达到稳态,可首剂加倍;

④半衰期大于24小时:每天给药1次。如果需要立即达到治疗浓度,可首剂加倍。

2)调整给药方案的基本方法

(1)根据TDM结果调整给药方案。包括稳态一点法、一点法和重复一点法、PK/PD参数法、Bayesian反馈法等。

(2)根据患者生化指标调整给药方案。对于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可根据患者的肝酐清除率计算适宜的给药剂量;对于主要经肝脏消除的药物,可根据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调整给药剂量;对于抗凝药,可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给药剂量。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临床意义

(1)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为血液中的主要吞噬细胞,在白细胞中占的比例最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减的临床意义与前面白细胞的临床意义相同。

(2)嗜酸性粒细胞

①增多

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药物性皮疹、过敏性肺炎等);

皮肤与寄生虫病(牛皮癣、湿疹、血吸虫病、丝虫病、绦虫病等);

血液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恶性肿瘤(肺癌等);

传染病(猩红热);

药物(头孢拉定等抗生素等);

其他(风湿性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等)。

②减少

疾病或创伤(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严重烧伤等);

药物(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坎地沙坦、甲基多巴等)。

(3)嗜碱性粒细胞

①增多

血液系统疾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淋巴网状细胞瘤等);

创伤及中毒(脾切除术后,铅中毒、铋中毒及注射疫苗后可见增多);

恶性肿瘤;

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结肠炎以及药物、食物、吸入物所致超敏反应等)。

②减少

疾病(速发型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药物(促皮质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过量及应激反应)。

(4)淋巴细胞

①增多

传染病(百日咳、结核病、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等);

血液系统疾病;

移植排斥反应。

②减少

多见于传染病分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或接触射线等。

(5)单核细胞

增多可见于:

①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结核、伤寒、疟疾、黑热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等);

②血液系统疾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

③其他疾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检查

1)“大三阳”(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同为阳性)--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带有传染性,应尽快隔离。

2)“小三阳”(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同为阳性)--乙肝病毒人体内复制减少,传染性小,不需要隔离;肝功正常,无症状,为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

常见病症的自我药疗

1)对乙酰氨基酚

退热药首选,尤其适宜老年人和儿童服用。

2)解热镇痛药用于解热一般不超过3日(疗程3日)。

2)非处方药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具有消炎镇痛作用、双氯芬酸钠二乙胺乳胶剂用于缓解肌肉、软组织和关节的轻至中度疼痛、对紧张性头痛合并应用谷维素、平滑肌痉挛引起的腹痛可用氢溴酸山莨菪碱。

3)处方药

长期精神较紧张者,推荐应用地西泮(安定)。伴有反复性偏头痛推荐应用抗偏头痛药如麦角胺咖啡因等。三叉神经痛首选卡马西平。

4)沙眼非处方药(滴眼剂)

磺胺醋酰钠(乙酰磺胺)、硫酸锌、酞丁安滴眼剂、红霉素眼膏、金霉素眼膏;处方药:对较重或治疗较晚的沙眼结膜肥厚显著者,可用2%硝酸银或硫酸铜棒擦睑结膜和穹隆结膜,擦后用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冲洗;对角膜血管翳的重症沙眼,除局部应用滴眼剂外,尚可口服米诺环素。

5)上感与流感药物治疗--非处方药

(1)解热镇痛药:常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

(2)鼻黏膜血管收缩药:伪麻黄碱;

(3)抗过敏药: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

(4)中枢兴奋药:咖啡因;

(5)止咳药:右美沙芬。

6)含有鼻黏膜血管收缩药(盐酸伪麻黄碱具有α受体激动作用)的制剂

伴有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肺气肿、青光眼、前列腺增生者需慎用。

7)鼻塞

(1)非处方药:

①口服伪麻黄碱:缓解感冒后鼻黏膜充血(鼻塞)症状;

②鼻腔用药:对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局部选用1%盐酸麻黄碱滴鼻液、萘甲唑啉滴鼻剂、羟甲唑啉滴鼻剂、赛洛唑啉滴鼻剂;

③鼻塞和流涕:预防和治疗常年性及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鼻喷雾剂;

④鼻塞和流涕: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

(2)处方药:

①鼻窦炎应根据病原菌选用;

②含呋喃西林和盐酸麻黄碱的呋麻滴鼻液为复方制剂;

③可选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

8)过敏性鼻炎

(1)非处方药:

①口服给药: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氯雷他定,亦可选第一代抗组胺药氯苯那敏、赛庚啶;

②局部给药:局部治疗使用拟肾上腺素药物,萘甲唑啉滴鼻液、羟甲唑啉定鼻液。

(2)处方药:

①口服给药: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

②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片;

③必要时口服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首选泼尼松;

④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最常用的中药有黄芪、炒白术和防风,其次是桂枝、苍耳子、辛夷花等;

⑤局部给药:局部喷鼻,可选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或选布地奈德鼻喷雾剂(非处方药:氟替卡松鼻喷剂)。

9)咳嗽

(1)非处方药:

①咳嗽症状以刺激性干咳或阵咳症状为主者宜选苯丙哌林(外周镇咳药);

②剧咳者宜选苯丙哌林,选右美沙芬(中枢镇咳药),咳嗽较弱者选用喷托维林;

③对白天咳嗽宜选用苯丙哌林,对夜间咳嗽宜选用右美沙芬;

④对感冒所伴随的咳嗽:常选用右美沙芬复方制剂,可服酚麻美敏、美酚伪麻、双酚伪麻、美息伪麻、伪麻美沙芬等制剂。

(2)处方药:

①对频繁、剧烈无痰干咳及刺激性咳嗽,可考虑应用可待因,尤其适用于胸膜炎伴胸痛的咳嗽患者;

②对呼吸道有大量痰液并阻塞呼吸道,引起气急、窒息者,可及时应用司坦类黏液调节剂如羧甲司坦或祛痰剂如氨溴索。

③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苯丙哌林对口腔黏膜有麻醉作用,产生麻木感觉,需整片吞服。喷托维林对青光眼、肺部淤血的咳嗽患者、心功能不全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均慎用,5岁以下儿童不宜应用。

10)口腔溃疡

(1)非处方药:

①甲硝唑含漱剂、氯己定含漱剂;

②甲硝唑口腔粘贴片、西地碘含片、溶菌酶含片;

③地塞米松粘贴片;

④口服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

⑤中成药爽口托疮膜;

⑥冰硼咽喉散、青黛散等;

⑦用0.5%~1%达克罗宁(局麻药)液,用于进食前暂时止痛。

(2)处方药:

①溃疡数目少、面积小且间歇期长者可采用烧灼法,10%硝酸银液;

②镇痛可选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

③对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推荐口服泼尼松。

(3)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①甲硝唑含漱液用后可有食欲不振、口腔异味、恶心、呕吐、腹泻等反应停药后可迅速恢复。长期应用可引起念珠菌感染;

②氯己定偶可引起接触性皮炎,长期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可使牙齿着色,舌苔变黑,味觉失调,儿童和青年口腔偶可发生无痛性浅表脱屑损害;

③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后至少间隔30min后才刷牙;

④使用甲硝唑期间,不得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

⑤频繁应用地塞米松粘贴片可引起局部组织萎缩,引起继发的真菌感染等;

⑥含有激素类的吸入剂应告知患者养成吸入后即漱口的习惯。

11)治疗腹泻的非处方药:

(1)感染性腹泻:对痢疾、大肠杆菌感染的轻度急性腹泻应首选小檗碱(黄连素)。

(2)因胰腺功能不全所致消化不良性腹泻:应服用胰酶;对摄食脂肪过多:服胰酶和碳酸氢钠;对摄食蛋白而致消化不良者:宜服胃蛋白酶。

(3)因化学刺激引起的腹泻:双八面蒙脱石。

(4)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可补充微生态制剂,双岐三联活菌胶囊。

12)便秘

(1)非处方药:

①乳果糖:刺激结肠蠕动,缓解便秘,同时恢复结肠的生理节律;

②比沙可啶:通过与肠黏膜接触,刺激肠壁的感受神经末梢,引起肠反射性蠕动增强而排出柔软而成形的粪便,本品不应与抗酸药同时服用;

③甘油栓:能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大便,其作用温和;

④硫酸镁:为容积性泻药,口服不易吸收,其作用强烈,排出大量水样便;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与山梨醇或甘油配伍,同时应大量饮水;

⑤聚乙二醇:引起水样腹泻,达到清洗肠管的目的;

⑥微生态制剂:可直接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

(2)处方药:

①酚酞:主要作用于结肠,使肠蠕动增加,同时又能抑制肠道内水分的吸收,使水和电解质在结肠蓄积,产生缓泻作用;

②莫沙必利增强上消化道(胃和小肠)运动;饭前或饭后口服;

③普芦卡必利:增强胃肠道中蠕动反射和推进运动模式。

(3)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①乳果糖适用于肝性脑病患者及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果糖对糖尿病患者慎用;乳酸血症患者禁用;妊娠期妇女慎用;对急腹症者禁用;

②硫酸镁宜在清晨空腹服用,并大量饮水;

③对如有需要刺激肠道蠕动时,尚可使用刺激性泻药或促胃肠动力药;

④长期服用番泻叶、芦荟、大黄等含蒽醌类泻药会发生结肠黑变病,结肠镜下大肠黏膜色素沉着,呈蛇皮或豹斑样改变;

⑤缓泻药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

13)阴道炎

(1)非处方药:

①真菌性阴道炎:首选硝酸咪康唑栓,次选克霉唑栓或制霉菌素栓;

②滴虫性阴道炎:甲硝唑、替硝唑、制霉菌素。

(2)处方药:

①真菌性阴道炎:伊曲康唑;

②氟康唑对念珠菌等真菌的杀灭作用比酮康唑强10~20倍,推荐单剂量mg顿服;

③滴虫性阴道炎:首选口服甲硝唑,次选替硝唑。

14)痤疮

(1)非处方药:

①对皮脂腺分泌过多所致的寻常型痤疮,首选2.5%~10%过氧化苯酰凝胶涂敷患部;

②对轻、中度寻常型痤疮可选0.%~0.03%维A酸乳膏剂或0.05%维A酸凝胶剂;

③对炎症突出的痤疮,轻中度者可选维A酸和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治疗;

④对痤疮伴感染显著者,可应用红霉素-过氧苯甲酰凝胶、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或溶液涂敷。

(2)处方药:

①对中、重度痤疮伴感染显著者推荐涂敷0.1%阿达帕林凝胶或是口服米诺环素。

②对囊肿型痤疮推荐口服维胺酯胶囊、异维A酸;

③锌在体内合成激素的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每日补充30~40mg有助于减轻炎症和促进痤疮愈合,可选葡萄糖酸锌。

(3)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①过氧苯甲酰能漂白毛发,不宜用在有毛发的部位;接触衣服后也易因氧化作用而脱色;

②育龄妇女使用维A酸时须避孕;

③维A酸与过氧苯甲酰联合应用时,在同一时间、同一部位应用有物理性配伍禁忌,应早晚交替使用,即夜间睡前应用维A酸凝胶或乳膏,晨起洗漱后应用过氧苯甲酰凝胶;

④异维A酸有致畸作用。

15)营养不良

(1)非处方药:

①维生素AD复方制剂:用于治疗治疗佝偻病和夜盲症、小儿手足抽搐症及预防维生素AD缺乏症;

②维生素C片:用于预防坏血病,也可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疾病及紫癜等的辅助治疗;

③复合维生素B片:用于预防和治疗B族维生素缺乏所致的营养不良、厌食、脚气并糙皮病等;

④葡萄糖酸钙片:用于预防和治疗钙缺乏症。不良反应偶见便秘;

⑤硫酸亚贴片:用于各种原因(如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妊娠,儿童发育期等)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可引起便秘,并排黑便。

16)烫伤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1)烫伤后应立即脱去热液浸湿的衣物,并立即用冷水或冰水湿敷或浸泡烫伤区域20~30min,可以减轻创面损伤的深度并有止痛效果。

(2)伤员脱离事故现场后,应注意对创面的保护,防止再次污染。可用纱布、三角巾、中单或清洁被单、衣服等进行简单包扎。切忌用塑料布包扎或覆盖创面,因其不透气,致使创面发生浸渍而加速感染。

(3)创面不可涂有颜色的药物,如汞溴红(红汞)、甲紫,以免影响后续治疗中清创和对创面深度的判断。

(4)镇痛、镇静时应慎用或不用氯丙嗪,因该药使心率加快,影响休克期复苏的病情诊断,且有扩血管作用,在血容量不足时,易发生血压急剧下降。

(5)小儿、老年人和有吸入性损伤或颅脑损伤的患者,应慎用哌替啶、吗啡,以免抑制呼吸。可用地西泮、苯巴比妥或异丙嗪等。

(6)补液时不宜喝白开水或无盐饮料以免发生水中毒。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1)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

(1)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目前哮喘长期治疗的首选药物。常用的有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

(2)口服糖皮质激素。

(3)静脉糖皮质激素:重度或严重哮喘发作时应及早静脉给予糖皮质激素。

(4)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每日剂量高低与互换关系。

2)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β受体激动剂

(1)SABA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有吸入、口服和静脉三种制剂。首选吸入给药,常用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

(2)LABA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是目前最常用的哮喘控制方案,特别注意,LABA不能单独用于哮喘的治疗。

3)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白三烯受体阻断剂

是目前除糖皮质激素外惟一可单独使用的哮喘控制性药物,可作为轻度哮喘糖皮质激素的替代治疗药物和中至重度哮喘的联合治疗用药,尤适用于阿司匹林哮喘、运动性哮喘和伴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的治疗。常用药物有孟鲁司特和扎鲁司特。

4)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茶碱类药物)

是治疗哮喘的有效药物之一静脉给药主要应用于重症和危重症哮喘。静脉注射速度过快可引起严重反应,甚至死亡。

5)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抗胆碱药

(1)短效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有气雾剂和雾化溶液两种剂型。主要用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

(2)长效抗胆碱药:噻托溴铵,主要用于哮喘合并慢阻肺以及慢阻肺患者的长期治疗。

6)支气管哮喘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1)用药注意事项:以最小量、最简单的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不适宜用于急性哮喘患者,不应作为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应当依据持续型哮喘的严重程度给予适当剂量。

(2)患者教育:有效控制环境,避免诱发因素。

精选习题

1.属于TDM结果调整给药方案的方法有

A.一点法

B.重复一点法

C.稳态一点法

D.PK/PD参数法

E.Bayesian反馈法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调整给药方案的基本方法中的根据TDM结果调整给药方案的方法。包括:一点法,重复一点法,稳态一点法,PK/PD参数法,Bayesian反馈法。

2.某患者,血常规检查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该患者可能存在什么疾病

A.荨麻疹

B.支气管哮喘

C.血吸虫病

D.湿疹

E.伤寒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白细胞分类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临床意义如下:1.过敏性疾病: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湿疹。2.皮肤病与寄生虫病:湿疹、血吸虫病。3.血液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4.用药:罗沙替丁、咪达普利、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呋辛、头孢哌酮。5.传染病:猩红热。

A.淋巴细胞增多

B.单核细胞增多

C.中性粒细胞增多

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E.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3.流行性腮腺炎可呈现

4.皮肤病与寄生虫病可呈现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流行性腮腺炎可呈现淋巴细胞增多,皮肤病与寄生虫病可呈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液病可呈现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5.关于在急性或轻型肝炎时,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血清AST升高

B.血清ALT升高

C.AST/ALT比值1

D.AST上升幅度高于ALT

E.AST/ALT比值测定有助于肝病的鉴别诊断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丙氨酸氨基转化酶(ALT)和天冬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临床意义。在急性或轻型肝炎时,血清AST升高,但升高幅度不如ALT,AST/ALT比值1,AST/ALT比值测定有助于肝病的鉴别诊断。

6.治疗发热的非处方药有哪些

A.对乙酰氨基酚

B.阿司匹林

C.布洛芬

D.贝诺酯

E.安乃近滴鼻剂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发热的药物治疗,治疗发热的非处方药有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贝诺酯。安乃近滴鼻剂为处方药。

7.以下所列药物中,推荐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首选处方药是

A.苯噻啶

B.地西泮

C.卡马西平

D.山莨菪碱

E.麦角胺咖啡因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疼痛的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首选卡马西平,如无效可继服苯妥英钠或氯硝西泮等药物。

8.下列关于鼻塞用药指导的说法,错误的是

A.麻黄素滴鼻,应采用间断给药,每次宜间隔4~6小时

B.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不良反应包括鼻衄、鼻腔受刺激或灼烧

C.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慎用含伪麻黄碱的制剂

D.使用滴鼻剂滴药后,要静卧3~5min

E.可长期使用滴鼻液来改善鼻腔疾病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鼻塞用药的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麻黄素滴鼻,药液浓度或滴入次数过多可导致反应性充血,应采用间断给药,每次宜间隔4~6小时。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不良反应包括鼻衄、鼻腔受刺激或灼烧。口服含伪麻黄碱制剂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慎用。使用滴鼻剂滴药后,要静卧3~5min。不可长期使用滴鼻液来改善鼻腔疾病,当药液使用效果差时,应停止继续使用,请专科医生诊治。

9.以下镇咳药中具有成瘾性的是

A.可待因

B.苯丙哌林

C.喷托维林

D.羧甲司坦

E.维生素D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咳嗽用药注意事项和患者教育。可待因属阿片类药物,为国家管理的麻醉药品,反复用药可引起药物依赖性。

10.下列关于口腔溃疡患者的用药指导说法正确的是

A.甲硝唑含漱液长期使用会引起念珠菌感染

B.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后至少需要间隔30min后才能刷牙

C.使用中药散剂,注意喷药时不要吸气

D.频繁使用地塞米松粘贴片可引起局部组织萎缩

E.使用含有激素的吸入剂后及时漱口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口腔溃疡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甲硝唑含漱液长期使用会引起念珠菌感染,另外激素类制剂也会引起念珠菌感染。一般牙膏中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氯己定发生配伍禁忌,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后至少需要间隔30min后才能刷牙。使用中药散剂,注意喷药时不要吸气,以防药物粉进入呼吸道而引起呛咳。频繁使用地塞米松粘贴片可引起局部组织萎缩。使用含有激素的吸入剂后及时漱口,避免残留的药物对口腔黏膜的损伤。

A.维生素B1

B.胰酶片

C.乳酶生

D.甲氧氯普胺

E.奥美拉唑

11.对胰腺分泌功能不足的患者可服用

12.对食欲减退者可以服用增加食欲药

13.对餐后不适综合征可选用胃动力药

14.对偶尔性消化不良或进食蛋白质过多者可选用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B、A、D、C

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消化不良药物治疗。对胰腺分泌功能不足的患者可服用胰酶片,对食欲减退者可以服用增加食欲药如维生素B1,对餐后不适综合征可选用胃动力药如甲氧氯普胺或多潘立酮,对偶尔性消化不良或进食蛋白质过多者可选用乳酶生或胃蛋白酶合剂。

15.以下药物中,治疗细菌感染性腹泻应首选的是

A.维生素

B.谷维素

C.抗生素

D.黄连素

E.麻黄素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细菌感染性腹泻的用药。黄连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腹泻的首选。

16.对服用抗肠蠕虫药后出现腹痛或口吐蛔虫的严重感染患者,可加服

A.左旋多巴

B.左旋咪唑

C.氯喹

D.甲苯咪唑

E.阿苯达唑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肠道寄生虫病的药物治疗。单用阿苯达唑、甲苯咪唑驱虫往往会引起蛔虫游走,甚至口吐蛔虫,可加用左旋咪咪或者噻嘧啶防止发生蛔虫游走、口吐蛔虫。

A.维A酸

B.过氧化苯甲酰

C.克林霉素磷酸酯

D.红霉素+过氧化苯甲酰

E.维A酸+克林霉素磷酸酯

17.轻、中度痤疮用

18.皮脂腺分泌过多者首选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痤疮药物治疗。轻、中度痤疮用维A酸,皮脂腺分泌过多者首选过氧化苯甲酰,炎症较重的选用维A酸+克林霉素磷酸酯,伴感染显著者可应用红霉素+过氧化苯甲酰。

19.支气管哮喘轻、中度急性发作首选的药物是

A.沙丁胺醇

B.沙美特罗

C.特布他林

D.倍氯米松

E.茶碱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哮喘的药物治疗。SABA(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有吸入、口服和静脉三种制剂。首选吸入给药,常用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

20.可影响茶碱代谢,使茶碱排泄减慢的药物是

A.左氧氟沙星

B.红霉素

C.普萘洛尔

D.西咪替丁

E.克拉霉素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磷脂二酯酶抑制剂(茶碱类药物):合用西咪替丁、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普萘洛尔等药物可影响茶碱代谢而使其排泄减慢,应减少用药量。

强烈推荐:

--中药二第1章--中药综合第1章

--中药一第1、2章

--中药二第2、3、4章

--中药综合第2章--中药一第3章--中药二第5至10章--中药综第4至6章--法规第6、7章--西药一第6、7章--西药二第6至9章文末福利

1.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nxxxcb/6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