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ldquo卫rdquo民,让

北京好手足癣专科医院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健康"卫"民

让城市更美好

4月的马鞍山,春意盎然。漫步城市的大街小巷,抬头,是醉人的“天空蓝”;四顾,是怡人的“生态绿”……近年来,我市环境卫生明显改善,看病就医越来越便捷,健身便民设施越来越多,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和生活幸福感不断攀升,市民也更加文明有礼貌,更加爱清洁讲卫生……

▲4月的薛家洼,远远望去,一片绿色的“海洋”。记者储灿林摄

喜人的变化,幸福的感受,折射出我市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的坚实步伐。市容环境向好城市“颜值”不断刷新绿草茵茵、水榭亭台、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市民在里面散步、锻炼……这是马鞍山市博望区年新建成的健康主题公园里的场景。近年来,该区全力推进各类健康“细胞”创建活动,从年起,已建成各类卫生健康单位个,其中省级以上卫生健康单位28个。博望区新市镇还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省级健康小镇。博望区只是我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全面完善市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环卫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提升城市形象,共投入多万元,新建改造厕所座。市区座市政公厕全部免费开放,增设块公厕导引指示牌。深入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分3年改造16万座自然村户厕。此外,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扎实开展“厕所革命”暨环境卫生整治百日行动,提升改造厕所座。▲4月的薛家洼,远远望去,一片绿色的“海洋”。记者储灿林摄市容市貌关乎城市“颜值”。一直以来,我市坚持突破重点、攻破难点、强化措施、标本兼治,全力打造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幸福家园。实施《集贸市场长效管理办法》,持续加大标准化菜场改造提升力度,建成区标准化菜市场占比达85.4%,超过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对生活垃圾进行源头管理,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为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立法,我市出台了《马鞍山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全面实施餐厨垃圾集中收集、运输、处置工作,实现了主城区餐厨垃圾的集中收运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目前,全市餐厨垃圾由马鞍山市餐厨垃圾处理中心统一收运管理,实现马鞍山三县三区全域覆盖。全市31座生活垃圾转运站、1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行正常,年清运垃圾近28万吨,全部日产日清,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实施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工程。近三年共投入4.2亿元对全市75个老旧小区进行整治改造提升,完善小区功能、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小区品质,实现房屋居住安全、基础设施完善、小区环境优美。生态环境向好市民幸福感不断提升“蓝天变多了,空气清新了,河水清澈了,心情舒畅了,生活在这样的国家卫生城市,就是最大的幸福!”现如今,群众对我市卫生状况的满意度逐年提高。近年来,我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薛家洼整改为契机,对长江东岸进行综合整治,全力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马鞍山)经济带,长江东岸实现从“滨江不见江”到“城市生态客厅”的美丽蝶变。市辖区范围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获批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建成全省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坚持以“五控”(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为抓手,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营造绿色宜居家园。实施《马鞍山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细则》。颁布《马鞍山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自年5月1日起,市主城区禁放烟花爆竹。-年,全市空气污染指数不超过的天数分别为天、天和天。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依托环保举报热线,做到接诉必查。定期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对市区范围内建筑工地、娱乐场所进行突击检查,对于违法案件快查快办,切实保护市民良好的生活休息环境。-年,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分别为57、54.6、54分贝,均低于60分贝。为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我市对渔民给予一次性补助安置,彻底解决采石水厂取水口渔船非法停靠问题。取缔慈湖水厂上游一级保护区内运砂码头,彻底清理联农水系周边的13家钢渣采选企业。实施污水集中处理、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等“八大工程”,慈湖河水质显著改善。目前全市所有功能水体,水环境质量均达到功能区要求,未划定功能区的无劣五类水体。近三年,马鞍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水质达标%。此外,我市医疗废物全部安全处置,近三年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医源性污水的处理排放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健康环境向好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为加快融入长三角医疗一体化发展,让马鞍山患者足不出市,就可以享受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为此,我市先后与上海、南京、医院开展工作对接,签订17个医院合作协议,参加15个医联体与专科联盟,建立15个名医工作室。近年来,我市不断抓实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近三年,全市未发生甲、乙类传染病爆发流行,也没有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制定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落实对肺结核患者的免费诊疗与管理政策,加强患者的治疗管理,探索推广适宜的治疗管理技术和方法;全市未查获感染性钉螺,未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疫情,未发生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人和病畜,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在规划免疫管理上,印发《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办法》,居住期限3个月以上流动人口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9.74%。在无偿献血工作上,全面推行无偿献血,临床用血%来自无偿献血,连续七次蝉联“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多年来,马鞍山市全力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奋力打造卫生城市升级版,年11月,我市跻身全国首批38个健康城市试点市。试点以来,马鞍山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因地制宜开展健康城市建设,成功积累了“三微健康”(微城管、微“细胞”、微志愿)实践工作典型经验,获得国家和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的肯定。年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指标评价中,我市在安徽省健康城市建设评价排名第一。年起,创新实施健康马鞍山“15+3”专项行动,在国家和省15项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新增公共卫生体系及能力、长三角健康一体化、健康城市建设提升行动等3项自选动作,取得积极成效,成功入选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首批试点市。年3月,全国爱卫办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印发《关于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试点城市遴选结果的通报》,马鞍山市跻身首批15个试点城市之一。截至目前,全市卫生健康环境明显改善,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79.25岁,基本建成城区15分钟、农村30分钟就医圈和城区10分钟健身圈。来源:马鞍山日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nxxxcb/76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