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赤子陈祜鑫上世纪50年代洞庭湖血吸虫

北京有哪间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

年初,正在长沙市伍家岭一带从事姜片虫研究的陈祜鑫,接受了国家研究血吸虫病的新任务。

(陈祜鑫带领工作队员在血防查钉螺工作现场)

早在华佗以前,血吸虫病就在我国江南一带广为流传。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尸的解剖中,就查出了日本血吸虫卵,距今有年以上的历史。即使到了华佗时代,也是“华佗无奈小虫何”。历代反动统治阶级更不顾劳动人民的死活,何从谈及对血吸虫病的防治及其研究呢?自年,美籍医生罗根在常德发现了我国第一例日本血吸虫病,年,胡美博士报告岳州有血吸虫病人以来,洞庭湖区域依然是防治血吸虫病的处女地。

陈祜鑫首创了湖南血防科研。年6月,陈祜鑫带领6名青年来到了岳阳县黄沙湾,创建了湖南省第一个、全国第二个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亲任所长职务。其时,陈祜鑫正受到肺结核病的浸染。但为了党的工作,他不顾个人安危,带着妻室儿女,来到了洞庭湖的黄沙湾安家。他先后到岳阳、临湘、湘阴农村进行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开展了查螺查病和防病治病工作。

(晚期血吸虫病人因肝腹水而死亡,悲惨无比)

为做湘雅人物历史纪录片,年,笔者随央视摄制组赴岳阳收集陈祜鑫教授的生平材料。在岳阳黄沙湾采访时,一位老农妇说,是湘雅的教授救了我们,帮我们灭虫,为我们治病。不然这里可能是无人村、寡妇村。

另一场采访,讲述人声泪俱下的情景,既令现场采访的人为他的生命担忧,也使之常萦回脑际,印象深刻。

章锦明老先生,原籍韶山,其父因血吸虫病去世后,特讲孝道的他就有要搞清楚是怎么回事的决心。20世纪50年代初,他用一担箩筐,挑着简单的实验器材和行李,紧随陈祜鑫从长沙来岳阳黄沙湾开展血防研究的首批人员。已年愈八十的他,虽处在病中,却声若洪钟。情绪激动的他,含泪为大家讲述了他亲眼所见的三件事,以说明陈教授在研究时的敬业精神。

(年湘雅医学院血防队在岳阳黄沙湾员工合影)

研究组刚来岳阳,出过国、留过洋,还较为年轻的陈祜鑫,当时的服装还有点西洋的着派。一次天热时,他脱下外衣,身穿衬衣、外罩马甲,为弄清钉螺的分布情况,独自深入芦苇丛中找钉螺。在他聚精费神找螺时,不料被当地巡逻的武装民兵发现,误以为他有不轨行为,要查验他的证件。已和同事分开,暂时将外衣和证件放在同事处的陈祜鑫,在不能及时出示证明自己身份材料的情况下,被阶级斗争这根弦绷得紧紧的武装民兵带到他们的驻地冤枉地关了一晚。直到第二天,他的同事送上证明文件才获自由。

还有多次,陈祜鑫在疫区采集百姓的粪便标本时,首先必须稀释粪缸里的大便。稀释时每次都是由别人兑水,他拿棍子搅拌,其臭味无比,令人难受。每次因兑水搅拌溅到他脸上、身上的臭水、粪渣,他全然不顾,一心只为找到合格的标本。

再有,当年在湖区的洲滩港汊工作时,交通工具就是条船。一次,工作人员在陈祜鑫的带领下坐船外出调查,行至中途,不料搁浅在疫水区域。在大家不知如何是好的犹豫之间,陈祜鑫跳入水中,用力推船,使船能继续前行而完成工作任务。这是章锦明老先生的讲述。

陈祜鑫教授生前的另一位年轻一辈同事、曾任过湖南省血防所所长的卓尚炯研究员,在肯定章老先生的讲述后说:“没有陈祜鑫,大家今天看到的繁华的岳阳城区应该还是疫区,可能还是寡妇村、无人村。综合陈祜鑫教授一生的功绩,我认为:他不仅是我国血防战线的战术专家,更是我国血防战线的战略专家。”

年陈祜鑫(左1)领导血防干部到岳阳农村防治血吸虫病获奖后工作人员合影

他深入疫区,和广大血防干部一起,挨户走访,细心观察。年复一年,他询访了数以万计的病人,解剖了无以数计的钉螺,终于摸清了血吸虫病在洞庭湖区的流行情况和因素,并对疫区分型、疫区型变、病人归转、病人接替现象等问题,提出了创造性见解。

流行情况和流行因素掌握以后,陈祜鑫又开展了钉螺生态学的研究,以便有效地截断血吸虫的中国宿主,防止血吸虫病的继续传播,

为了检查钉螺的密度,陈祜鑫设计了一定方寸的“框”,作为衡量钉螺密度的面积单位。为了查清螺情,他和同事一道,带着测量仪器。乘一叶小舟来往于各个湖洲、港汉,侧水位、查钉螺,记录钉螺孽生地的水温、泥温。有时湖水刚退,他们就踏着烂泥,钻进了芦苇丛,仔细观察。而每一次都是这陈队长身先士卒,走在最前头,或扯上一把芦苇杆为后来的同志铺路。年,他把实验室就建立在华容县隆西公社。在一望无际的大湖洲上,他和另一位同志住在鸭棚里,顾不得蚊虫叮咬,记录下24小时内钉螺孽生地的水温、泥温和气温变化的数据。他常常通宵不眠,连续观察螺卵从一个细胞逐步发育的全过程。

经过长期实地调查研究,陈祜鑫终于揭示了湖沼地带钉螺孽生及其分布的规律。他首先采用确定钉螺分布面积和单位面积内钉螺数目的科学方法,使查螺工作定量;他采用了经纬仪和水准仪等阐明钉螺分布的规律;他利用求积仪和地形图来计算一个地区的有螺面积及其分布规律。他对洞庭湖的疫情和螺情,了如掌指,被誉为全省血防工作的“活字典”。

陈祜鑫摸清了钉螺既要水又怕水,喜陆又怕干的习性,研究它的生存与湖水涨落的密切关系。为此,他总结提出了“两性五说”的灭螺学说,即钉螺分布的单元性和相对高程性,以及单元灭螺说、密螺带灭螺说、钉螺孽生地主次说、人为调节水位灭螺说和抬洲降洲灭螺说。他的学说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

陈祜鑫研究钉螺形态、生态及灭螺方法,基本上掌握了洞庭湖区城各类孽生地钉螺生活习性及分布规律,为开展查螺、灭螺提供了科学依据。年,他在临湘县横河口、湘阴县和丰垸的调查中发现,围堤修坝导致了堤内钉螺的全部死亡。他认为这是因为堤内钉螺的孽生环境脱离了湖水涨落的影响,从而失去了钉螺孽生条件。年,他又发现津市曾家台的群众不围堤坝,只因为连年垦种蔬菜,也达到了灭螺效果。陈祜鑫深究了这两个发现,并在年冬修南洞庭湖以及围堤修建杨林寨农场中,实地进行了一系列对比观察实验,终于摸清了围堤开垦而发生的螺情变化。年,他及时科学地总结了群众实践,首次提出和证明了“围垦灭螺”和“不围而垦灭螺”方法,并且还进一步提出了采用这种方法灭螺时须巩固效果的条件,以及为达到彻底灭螺时应采取的补充措施。年,陈祜鑫撰写了《血吸虫病的研究与预防》专着,充分阐述了围垦灭螺和不围而垦灭螺是使防治与生产相结合的创举。

50年代以来,陈祜鑫在国内首先开展了血吸虫免疫学的研究、血吸虫尾蚴膜反应,并用之于对血吸虫病的诊断。年他又提出了询问病史,结合病源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等一整套综合查病程序,并经过岳阳试点以后在全省普遍推广。年,他又到临湘县农村开展防治调查,研究了病人归转问题;临终之前,他还特意把血防研究人员找到床边,商量开展口服药物预防和实验室免疫预防研究的新课题。

(年5月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干部训练班全体师生在岳阳洞庭子路省血防所大门外合影)

30多年来,陈祜鑫挥洒汗水,浇灌心血,为湖南省,也为湖北、江西、广西等省培训了大批血防骨干,建立了防治网。年他开始招收研究生,现在他培育的桃李布天下。年春节期间,他估计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可心里还老惦记着血防干部的培养与提高。这时,他将自己积累多年的书籍与资料一一翻了出来,一叠一叠清整,然后分送给了研究室的同志们。岳阳、湘阴、沅江等血防第一线的同志们来看他,他都分别赠送一批珍贵资料。这都是经他亲手整理的各县历年来血防工作的真实记录。教研室的老师、进修生、研究生、省血防所的同志,都得到了他珍贵的赠礼。他的其他中外文书籍,也都按照他的遗嘱,献给了学校图书馆。

年,他晋升为湖南医学院寄生虫学副教授;年学校成立血吸虫病研究室,他兼任了研究室主任,年晋升为湖南医学院寄生虫学教授。这年3月,陈祜鑫因在血防科研中的重大贡献,被评为出席全国科学大会代表,医院手术,未能出席北京的会议,仍然被大会评为先进个人;5月,他出席了湖南省教育工作会议,被授予全省“模范教师”的光荣称号;6月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也被评为先进个人;10月出席了湖南省科学大会并被评为先进个人。

年,陈祜鑫同美国田纳西州凡登贝尔特大学取得联系,开展了有关血吸虫免疫研究的学术交流;世界卫生组织也经常向他提供情报资料,国际《寄生虫学杂志》也来信聘请他担任远东地区的特约编辑。

年10月,陈祜鑫应邀出席了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的第十届热带病和疟疾国际会议,并就湖南省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特点,作了小组发言,得到了各国同行的热烈欢迎。散会后,已疾病缠身的陈祜鑫教授返航回国。刚下飞机,他情不自禁的对前来接他的领导和同事说,“回来了。还是我的祖国好!”

可在年至年的十年内乱中,陈祜鑫受尽了种种折磨与屈辱。但他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他光明磊落,年清明时节,囚押在地下室里的陈祜鑫,仍然惦记着洞庭湖疫区人民。晚间,他夜观星象,结合自己在湖区的多年见闻,预见到不久将有湖水猛涨,数以万计的劳动力有可能感染血吸虫病。于是他连夜给省里一位领导写了一封信,提出防止血吸虫感染的几点建议。果然,他的意见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与采纳。

年以后,陈祜鑫身染癌瘤,失散30多年仍居美国的姐妹多次来信、来电话,邀请他前往美国居住与治病,甚至为他买好了飞机票,接他前去团聚。然而,陈祜鑫对祖国的赤忱远远超过了骨肉深情,他一概拒绝了:“我堂堂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授怎能寄人篱下!我是黄帝子孙,我爱生长我的祖国。”“我生在祖国,也要死在祖国!”

这位一贯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战士,年就曾经向中国共产党提出入党请求;30多年来他矢志不移。年3月14日,湖南医学院党委正式批准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归宿。在病床上,他向前来祝贺的领导和同志们说:“这是我向共产主义投的一票!”

年3月26日,陈祜鑫的心脏终因癌症停止了跳动,享年63岁。按照他的遗愿,后人将他的骨灰撒在洞庭湖的港汊洲滩,让他永远相伴于绿水青山,而他的敬业精神与福泽永远留在人间。

李振翩教授:自创抗癌方法的养命秘笈

生病让我们慢下脚步本能思考

生命中的贵人是感召来的恩赐

敬畏生命内在规律就是医学发展的思维创新

湘雅创始人胡美学习中医并应用纪实

我们的偶然是生命的必然

让湘雅文化随院歌一代一代地传承升华

毛泽东与李振翩时隔50年再会印证两人真挚情谊

杨开慧生毛岸英具体地点与谁是接生员的考证

湘雅精英崛起的秘密/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学生守则

徐有恒:从医学废墟中恢复老湘雅教学传统

回忆与曹美鸿/虞佩兰伉俪晚年结缘小记

汤飞凡当年发誓的"疫苗紧箍咒"精神今安在?

张尧学院士对湘雅医学精神的即兴解读

寻找湘雅鼻祖《诺坦*胡美自传》英文孤本记

湘雅文化基因复制的力量

张孝骞诞辰周年拜会其子张友会教授纪事

蒋经国为挚友治病写信求救张孝骞国手(图)

谢陶瀛:掩护和平解放谈判核心斡旋人物仇鳌记

劳远琇在生命末期岁月写给母校湘雅的一封信

余浣珍教授:我在湘雅求学工作一辈子的珍贵回忆

影响“文革”进程的一次严重流行性脑膜炎大疫情

湘雅柯铭清教授的年:急就研制救命解药清明缅怀遗体捐献者:孔子会阻止我们捐献遗体吗?

生命是大自然赋予的生死旅行

年的影响“文革”进程的一次严重流脑大疫情黄珊琦

感谢您的阅读和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nxxxcb/8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