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南京代牧区宗座代牧PrósperoParís主教(中文名“姚宗李”),法籍,医院的创办人,在隔离病房落成典礼上,因重病而无法亲自前来。遗憾的是,在隔离病房落成后不久,5月13日,姚宗李病逝于上海,享年84岁。图片来源:上海图书馆馆藏老照片,笔者复制。
在典礼上,法国总领事Koechlin做了简短的致辞,他强调:“此前,这里没有医院供法国民众使用……感谢江南教区的努力,感谢逸园和中央运动场的慷慨,如今医院……”(据英文报道节译)新建成的隔离病房专收烈性传染病患者,可收治人,分华人、西人、成人、孩童等病房。逸园指年开业的逸园跑狗场,可容纳2万人,当时号称“远东第一大赌场”,许多重要的体育赛事也在这里举办,在建国后被改造成了如今的上海文化广场。中央运动场建于年,俗称“回力球场”,解放后改为上海体育馆,后又改名为上海卢湾体育馆,年拆迁,所在地为如今的巴黎春天淮海店附近。
隔离病房由赉安洋行设计,这是上海滩传奇的建筑设计公司,诸多闻名的海派历史建筑出自其手,如茂名南路58号花园饭店、武康路上的另一地标武康路号密丹公寓。在典礼上,设计师Leonard(赉安)和Veysseyre(韦什尔)亲临介绍建筑特点。▲医院的隔离病房(隔离楼),当时上海法租界最先进的传染病综合防治大楼之一,由著名的赉安洋行设计。该楼现已拆除,原址建成了36号楼,为今感染科、呼吸科、中医科等所在地。图片来源:上海图书馆馆藏老照片,笔者复制。除了年5月8日的《新闻报》(点击链接?图说瑞金感染|年5月,沪最大报《新闻报》医院落成),英文报纸如5月7日的TheShanghaiTimes、5月8日的TheNorth-ChinaDailyNews、5月12日的TheNorth-ChinaHerald等均做了相关报道。《新闻报》年创刊于上海,是全国第一份日发行量超10万份的报纸,可以说是当时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TheShanghaiTimes中文称“上海时报”,创刊于年,英文晚报。TheNorth-ChinaDailyNews即著名的《字林西报》,年创刊于上海,是建国前在中国大陆发行的最有影响力的英文报纸。TheNorth-ChinaHerald中文称“北华捷报”,是《字林西报》的星期副刊。▲载于年5月8日《新闻报》的《医院参观记》(点击链接:?图说瑞金感染|年5月,沪最大报《新闻报》医院落成)。可见,隔离病房与医院总院相对独立,有独立的病房、手术室等,对外称为“医院”。图片来源:上海图书馆馆藏资料,笔者复制。
▲年5月7日TheShanghaiTimes(《上海时报》)的报道。这一份英文报纸为晚报,概述当日上海发生的大事。这里简短地记录了落成典礼。图片来源:上海图书馆馆藏资料,笔者复制。
▲年5月8日TheNorth-ChinaDailyNew(《字林西报》)以较大的篇幅介绍了新落成的广慈隔离病房。《字林西报》是建国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发行的最有影响力的英文报纸。图片来源:上海图书馆馆藏资料,笔者复制。
▲年5月12日TheNorth-ChinaHerald(《北华捷报》)同样以较大的篇幅介绍了广慈隔离病房。《北华捷报》是《字林西报》的星期副刊,故两份报纸的报道内容相似。图片来源:上海图书馆馆藏资料,笔者复制。
医院在隔离病房的基础上设立了传染科,也就是如今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感染科。这一天,年5月7日,也就视为感染科的生日,而感染科也是医院年历史中继内、外、放射和眼科之后第5个开设的业务科室。▲医院较早设立的业务科室及设立年份、首任科主任,感染科是第5个设立的业务科室。图片来源:医院院史馆陈列资料,笔者拍摄。
开业90年来,感染科在传染病诊治、公共卫生突发疫情应对为上海乃至全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早在上世纪50年代,响应党中央“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积极攻关血吸虫防治难题,时任科主任杨宜受聘为全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委员会临床组副组长,集体研究成果后获评卫生部乙级科技成果。由于传染病病种变迁,80年代起承担了“重症肝炎治疗及发病机理研究”攻关项目并任课题组组长,获“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表彰,此后继续接力攻关,提出“综合治疗”以及多种创新性诊治方案,使重症肝炎死亡率由近%降至30%以下,并推动肝炎防治关口前移、早期干预,为我国重症肝炎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救治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在天花、甲型肝炎、病毒性脑炎、“非典”、“甲流”、“新冠”等历次疫情中冲锋在前,成绩斐然,年获“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近10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最佳专科(传染科)排行榜”中保持全国前5。参考资料:1、上海图书馆馆藏近代报刊资料。2、上海市级专志,包括:医院志、上海宗教志文字:陈立畅
编辑:陈立畅,曹莉
审核/审阅:谢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源于医院(医院前身)年建成的圣·让隔离楼(PavillonSaint-Jean)——当时上海法租界最先进的传染病综合防治大楼之一。近九十年来,在传染病诊治、公共疫情应对上为上海乃至全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年建立传染病科实验室,年建立临床病毒研究室,年建立重症肝炎研究室,70年代在血吸虫病、80年代在重症肝炎、90年代在丙型肝炎、新世纪在肝细胞凋亡和病毒性肝炎领域的研究多次获国家或省部级科技奖励,承担六五、七五、八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相关国家重大课题攻关。感染科实力雄厚,以肝病为主要特色、兼顾其他感染性疾病的诊治、研究和教学,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全国传染病专科排名中长期保持前五(医院管理研究所《医院排行榜》)。目前是上海市感染性疾病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