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新时代文明实践“六大平台”
“卫生健康服务平台”
第一百一十三期来啦!
地方病知多少?
地方病
知多少?
听到这个名词,可能你会疑惑,什么是地方病?这和我们日常有什么关系呢?
官方定义:地方病是指具有地区性发病特点的一类疾病。地方病往往只发生在某一特定地区,同一定的自然环境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如地质、地貌、水质、气候、食物、居住条件等。
顾名思义,地方病其实和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也称为环境病。全国各省市都有不同的地方病发生,有的地方可以高达5、6种。目前主要发生于广大的农村、山区、牧区等偏僻地区。
那么,地方病有哪几类?
目前主要分为自然疫源性地方病、地球化学性地方病两大类。
01
自然疫源性地方病。
该病因为微生物和寄生虫,故又称为生物源性地方病,如鼠疫、乙型脑炎、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血吸虫病、疟疾、肺吸虫病等。
生物源性地方病的发生与接触致病因子的机会、宿主的生活习性和传播媒介的滋生条件密切相关,因而在分布地区和流行季节方面有不同的特点。如森林脑炎仅见于林区,血吸虫病多见于南方水乡。
02
地球化学性地方病。
这是由于地球表面各种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匀,不同地区的水或土壤中某种元素或化合物过多、不足或比例失调,通过食物和饮水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疾病。
常见的有元素缺乏性地方病如碘缺乏病,元素过多性地方病如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地方性硒中毒等。
一般来说,元素缺乏性地方病分布规律为山区高于平原,内陆高于沿海,而且越是山高沟深的地区,发病越严重;而元素中毒性地方病常与地貌因素有关,如一些火山地带易出现地方性氟中毒。
另外,此类地方病与当地交通不便、经济和文化落后、生活水平较低、食品种类少等也有较大关系。
说了这么多,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可大了!浙江省地方病主要有地方性碘缺乏病和地方性氟中毒。
接下来和小编一起看看浙江省碘缺乏病的情况吧。
浙江省全省均为碘缺乏地区。浙江省疾控中心对全省个乡镇开展的居民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调显示:全省居民生活饮用水碘中位数为2.10μg/L,以行政村为单位,居民饮用水水碘中位数均在40μg/L以下(碘缺乏病地区划定标准),进一步证实了我省均属于碘缺乏地区。因自然环境缺碘无法改变,碘缺乏风险将持续存在。
图片来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