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牵大手
近日,婺源县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同时,统筹兼顾,深入各中小学校开展了以“小手牵大手”为主题的血吸虫病宣传教育工作。
宣传活动现场,县卫健委和县教体局工作人员通过拉横幅、摆展板、张贴宣传画以及发放防治血吸虫的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宣传预防血吸虫病的相关科普知识。在清华镇中心小学,县地病院专家为全校小学生上了一堂内容丰富的血吸虫病科普讲座,讲解了什么是血吸虫、血吸虫的媒介钉螺,如何进行个人防护等。
.
04
在赋春镇甲路学校和严田小学,县地病院专家详细为该校师生科普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通过开展此次“小手牵大手”活动,增强了广大居民共同参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防治血吸虫病工作的良好氛围。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宣传
血吸虫病是世界上对人类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全世界流行区人口约有6亿,其中约有2亿人受到感染,1.2亿感染者有症状,万患者有严重后果,每年大约有2万人死于血吸虫病,病例的80%和大多数严重感染病人集中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江、浙、皖、赣、闽、沪、两湖、两广、云、川等12个省、区、市,其中上海、广东、福建、广西、浙江已消灭了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流行时间长,约有年左右。
1.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是由于人或牛、羊、猪等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哪些活动会感染血吸虫病
一般在3-11月份,只要接触含有尾蚴的水体疫水,就可能感染血吸虫病,如插秧割谷、防汛抢险、捕鱼捞虾、游泳嬉水、洗衣洗菜等。接触疫水的次数越多,感染的机会也就越大。
3.血吸虫病是怎样传播的
血吸虫寄生在人和哺乳动物体内。成虫产出的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离开钉螺游入水中,遇到人畜即经皮肤(粘膜)钻入体内发育为成虫。如此循环反复,即造成血吸虫病的传播和流行。
4.预防措施
(一)控制传染源普查与普治病人。
(二)切断传播途径
1.查螺、灭螺是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灭螺应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彻底改变钉螺孳生和分布的环境。因地制宜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药物灭螺。
2.粪便管理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严格做到无害化处理,严格实行粪管制度及有螺地带禁牧。
3.水源管理保护水源,改善用水,做到饮用水无害化处理。
(三)保护易感人群不接触疫水,雨后与早晨不要在河边草地赤足行走。必须与疫水接触时,应确实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转自《婺源卫健委》
健康上饶
上饶市卫生健康委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