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过后,如何防疫?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紧急救援,灾后防病刻不容缓!
暴雨注意事项
1、由于强降雨引发了极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因此目前河南省出现强降雨的区域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县城。
2、暴雨过后禁止前往或者靠近河道,禁止前往或者靠近水库,禁止前往桥梁,禁止前往山区。
一、雨灾后如何避免疾病发生暴雨带来的灾害不仅会让人民遇险,还可能破坏城乡的自来水管网系统、下水道系统、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堆肥场等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会随洪水的传播而扩散,给人民健康带来巨大隐患。“河南雨灾后需防大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就雨灾后如何避免疾病发生”指出,水灾后卫生条件差,特别容易出现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应格外注意预防。1、这些传染病要格外注意“从传播途径上讲,容易发生肠道传染病、介水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及接触性传染病。”张伯礼提醒,公众应该注意,暴雨让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蚊蝇、细菌的滋生更加有利。
2、防大疫,做到一绝不、两防护一绝不“绝不能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很多传染病是从入口的食物进入人体的。“入口的食物要注意食品卫生,不喝生水,尽量喝相对清洁的水,比如密封桶装水、瓶装水或烧开后的水。”张伯礼提醒,在家加工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开。两防护一个是防护周边的环境,尽快清洁;一个防护皮肤,适当用药。在雨后应尽快清理环境卫生,避免滋生蚊蝇及细菌等微生物。它们是传播传染病的主要媒介。“针对皮肤传染类疾病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尽量减少接触水和在水中浸泡,或下水后及时进行冲洗清洁擦拭干净。”如果皮肤已受损,要把受伤的地方清洗干净,尽量保持干燥,及时应用皮肤外用药,防止病原体通过皮肤黏膜侵入人体。例如穿凉鞋蹚水后要及时清洗,雨水中的不明病原体也可能致敏,甚至导致气血斑、皮疹、湿疹等,在血吸虫流行的地区要格外注意避免钉螺,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血吸虫可引起人、畜、禽得血吸虫病,严重危害健康。在雨灾之后,更多的疾病需要格外警惕。张伯礼特别提醒,现在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护仍不可松懈,防止洪灾后新冠肺炎疫情反弹。灾后受灾群众聚集,群体饮食睡眠不足,人体抵抗力会变差,此时如果有新冠肺炎确诊或无症状感染者出现,特别容易发生快速传播。因此在救灾复产同时对新冠肺炎预防工作仍应慎终如始,严格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大范围人群聚集,加强开窗通风。
二、洪涝灾害卫生防病提醒
1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饭前便后洗手,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尽量不要接触污水;●对取自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的临时饮用水,一定要进行消毒。另外,饮用水消毒最简便实用的方法是什么呢?1、煮沸消毒:煮沸几分钟,就可以将水中所含的绝大部分致病菌、病毒杀死。但要注意,盛放开水的容器要清洁,不要用喝水的杯子直接到容器中取水,可以设置开水龙头或公用水舀。2、氯化消毒:在水中加入氯制剂来消毒,在家庭饮水消毒中以漂白粉、泡腾片、漂精片的使用较多。以漂白粉为例,一般每桶水(约25斤)放~g即可。
2注意食品卫生食物要烧熟煮透,生熟分开,餐具须清洁并消毒后使用,进食前应洗手;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水产品;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生冷食物;到正规市场购买食品。
3注意环境卫生对室内外环境进行彻底的清理,做到先清理、后消毒、再回迁。排除积水,清除污泥和垃圾杂物;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清洗家具,清理室内物品,必要时对房间墙壁和地面进行消毒;整修厕所,清刷卫生间,修补禽畜圈。不要随地大小便,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放在指定区域。
4病媒生物控制家里可安装纱门、纱窗、蚊帐等防蚊蝇设施;推荐使用苍蝇拍、蚊香、气雾罐等家庭灭蚊蝇措施;抗洪值守人员应配备防蚊帽、穿长袖衣裤,裸露部位可喷涂驱避剂。应使用高效、安全的抗凝血杀鼠剂灭鼠;灭鼠后及时搜寻死鼠,集中深埋或焚烧;水灾鼠类死亡或迁徙时,体表寄生虫会脱离或逃逸,灭鼠时,应在居民安置点喷洒杀虫剂,消灭离开鼠体的游离蚤等寄生虫,做好鼠虫并灭。发现蚊蝇鼠等病媒生物异常增多时,需及时报告当地政府部门。
5避免接触疫水如局部出现经水传播的传染病,应避免接触疫水,如必须下水,应做好接触疫水前的防护:在可能接触疫水的部位涂抹防护油膏;在防范高温中暑的前提下,可穿戴防护用品,如胶靴、胶手套、胶裤等。
6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部清洁,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不混用毛巾与脸盆,如果不得不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等病人共用脸盆,则应让健康人先用,病人后用,用完将脸盆洗净,并常用消毒剂浸泡消毒;多通风,尽量减少聚集,不聚餐,到人多、密闭的场所要规范佩戴口罩。
7预防皮肤疾病尽可能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有条件者可在皮肤皱褶部位扑抹痱子粉;如需下水作业,可每隔1~2小时休息一次,并及时擦干手脚;当发现有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应尽量暂时不下水,有条件者可穿长筒靴;皮肤疾病患者尽可能不下水。
8有病及时就医如果洪涝灾害期间感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诊,特别是出现发热、腹泻、呕吐、咳嗽、皮疹、黄疸等症状时,要尽快寻求医生帮助。就医时,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9保持心理健康灾后易出现急性应激反应,多数在30天内明显缓解。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生活规律,如超过一个月仍未恢复,应及时向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咨询。
10特殊人群护理为老、弱、幼以及病人尽量营造较好的环境,减少伤残和死亡。
三、洪涝灾害期间食物救援应注意以下几点1、灾害初期,确保足够谷类食物,优先提供容易保存、易于食用、能量密度高的方便食品和营养强化食品。2、每天至少0ml饮用水。3、满足最低能量需要的食物供应最长不应超过7天,尽快提供种类多样、营养丰富的食物。4、灾害过渡期,及时提供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和蛋类等。5、在食物种类单一的情况下,可提供复合营养素补充剂。6、在食物分配与配给过程中,要优先满足儿童、孕妇、乳母、老人等特定人群的营养需要。7、0~6月龄婴儿,保护、支持和促进纯母乳喂养。针对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或母乳不够的情况,应选择适宜的婴儿配方奶。对于6个月以上的婴儿,应及时合理添加营养丰富的辅食。8、提供婴幼儿辅食营养补充品(营养包)。9、儿童青少年要保证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优先提供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10、孕妇和乳母提供强化食品和复合营养素补充剂,保证足够微量营养素的摄入。
四、“防疫处方”“大水之后,易发疫病。”国医大师、河南中医院张磊给老百姓开出了防疫处方:绿豆、赤小豆、黑豆、白扁豆,上述四味各等份煮水当茶饮。张老说,水灾后的疫病,多为阴毒湿邪。建议多开窗通风,尽快使潮湿空间干燥,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干燥剂,或者点燃艾叶、苍术、贯众熏蒸空间,可有效预防瘟疫。五、洪涝灾后消毒工作同时大家也要注意,做好灾后消毒工作,应在疾控机构专业人员指导下,由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预防性消毒。
1、酒店公区针对酒店大堂、客房、停车场等公共活动区域,应及时进行彻底的卫生处理,做到先清理、后消毒。室内物体表面、墙壁、地面可采用有效氯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在无疫情情况下,不用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剂喷雾消毒,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自然通风为主,通风不良的场所可采用机械通风。
2、交通工具地铁、公交车等交通工具清污后,应对交通工具内部物体表面(如车身内壁、司机方向盘、车内扶手、桌椅等)采用有效氯mg/L的含氯消毒剂或采用0mg/L季铵盐类消毒剂喷洒或擦拭,作用30分钟,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座位套等织物,可按一般生活垃圾处理;如需保留,应及时清洗、消毒。织物消毒可使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有效氯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
3、生活用品家具、卫生洁具、办公用品等清污后,用有效氯mg/L的含氯消毒剂冲洗、擦拭或浸泡,作用30分钟,或采用mg/L二氧化氯、0mg/L过氧乙酸、0mg/L季铵盐类消毒剂作消毒处理,消毒时间15分钟~30分钟。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4、餐(饮)具餐(饮)具清洗后,首选煮沸消毒,煮沸时间应在15分钟以上,也可使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如用有效氯mg/L~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需要注意,消毒剂浸泡后,应以清洁水冲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