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凤读报推着同伴棺木走七百里回乡老人

??

凤眼看世界

见证她时代

我是知你懂你

还爱为你读报的小凤

这是我们的第二十四次见面

AREYOUREADY

最近,气温骤降

淅沥雨水带来了深秋的寒意

不知各位是否有嘱咐在意的人

增添衣物、保重身体

小凤很喜欢在这样的日子里

捧一壶热茶,翻一本旧书

在温柔灯光下

捡拾记忆,梳理心情

小时候,若雨水如这般连绵

老人们便会放缓劳作的步伐

围坐在堂屋闲聊

这也是许多故事的诞生处

以前的故事总带着泛黄的色彩

却有着那个年代的浓烈与炙热

在这样舒怀的天气里

邀你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老故事

这些故事承载着老一辈人的过往

但闪耀的情怀一直在新时代传承

1.

医者仁心

这是一个老一辈医务工作者的故事

她的“灭虫”往事:送瘟神,救“死人”

千村霹雳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

年,感慨于江西省余江县人民

被血吸虫病严重影响的生活和灭虫的不易

毛泽东写下了一首《送瘟神》

而同一时期的湖南洞庭湖地区

岳阳、沅江、华容等18个县市

依旧被确定为血吸虫病流行疫区

不少毕业于医学院的学子响应党的号召

投身到消灭血吸虫的战斗中

陈文征就是其中一员

回忆起初到华容县血防站的情景

陈文征依旧唏嘘

“3间病房,每间4张病床

每个病床上都躺着一个病人

只有一个医生带着两个护士治疗照顾”

为了排查村民是否患上血吸虫病

陈文征和同事让村民将粪便送来

并将粪便用手搅散、冲水

用土办法检验里面是否有虫卵

因为这一项工作

村民们还给陈文征等人取了个外号

“叫我们‘打蛋花医生’”

上个世纪,血吸虫病致死率很高

年以前,全国治疗血吸虫病

还只有一种药物——酒石酸锑钾

“这种药药性很强,稍有不慎,

患者就会因为锑钾中毒而死亡。”

但决不能让一个患者死在我的手里”

为此,陈文征几乎泡在了血防站

时刻观察病人的身体反应

就连一声鸡叫

都能让她从睡梦中惊醒

以为是病人出了状况

就因为这份小心

从年到年

在酒石酸锑钾被国家淘汰禁用之前

陈文征负责的血吸虫病人无一人死亡

后来,陈文征还遇到一个胰腺血吸虫病例

患者是一名20岁女孩

由于病症过于严重

女孩的父母已替她买好棺材

陈文征动了恻隐之心

主动要求替女孩治疗

一般一个病患一次注射酒石酸锑钾8毫升

但因为害怕女孩出现中毒反应

陈文征将0.5毫升药物稀释在葡萄糖里注射

“她好几天才用完别的病人一天的量”

而20天的疗程也被陈文征扩充到近百天

最终,女孩退烧,开始进食 “现在这个女孩已经做奶奶了”

病好后,女孩的妈妈让女孩将她认作干妈

直到现在,女孩还会在节日来看望陈文征

年,因为在血防事业上的突出贡献

陈文征获评

“全国三八红旗手”

“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点击版面图片,查看她的“灭虫”往事

2.

不忘初心

这是一个执着守护历史的老人的故事

留住村庄记忆,衡阳老人写下八万字村志

 “以前村里有个老人,

他父亲年轻时和同村人一起外出打工

但其中一个朋友感染了疟疾

没多久就过世了

惦记着逝者‘魂归故里’的遗愿

几个朋友凑钱买了棺木

然后推着棺木

走了整整七百里地回到黄龙村”

 “上世纪40年代,黄龙村有一对兄弟

哥哥与人为善,弟弟却是土匪

哥哥多次劝弟弟改邪归正

但弟弟一直我行我素

一天晚上,哥哥买了肉和酒

邀请弟弟来家里吃饭

趁弟弟喝得高兴

他再次提出让弟弟弃恶从善

谁知弟弟依然一口回绝

多次劝说无果,哥哥大义灭亲了”

这是衡阳市衡阳县曲兰镇黄龙村老人

邹大明讲述的几个本村故事

话语不多,但意味悠长

对他而言,这不仅是故事

更是黄龙村的历史

为此,他克服重重困难

花了五年时间采访村里的老人

四易其稿,撰写出八万字的村志

详细记录村子百年来的历史事件和好人好事

“不能让年轻一辈忘记过去”

如今,村志在当地走红

不仅镇里所有村子的村部都有

上级领导来黄龙村调研

村志也会作为礼物被送出去

令邹大明更加欣喜的是

不少年轻人也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bz/53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