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人民是如何送走ldquo瘟神r

青浦人民是如何送走

“瘟神”血吸虫病的?

青浦区档案馆馆藏的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送瘟神》

,爱你爱你,无数人期待着这个听上去有爱、有温度的年份更加美好时,打破了我们的幻想,一种来势凶猛的被称为“新型冠状病毒”的疫魔正从武汉蔓延全国。此时此刻,全国人民(青浦人民)对这场疫魔搏斗正进入白热化、关键期。这令人不禁回忆起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青浦人民与血吸虫病进行的另一场生死角逐。经过恶战,青浦人民击败了“瘟神”,取得了这次战役的全面胜利。

血防联席会议

血吸虫病,民间俗称“肚胞病”、“膨胀病”。青浦是上海郊区9个血吸虫病流行县中最严重的一个,也是全国10个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县之一。解放初青浦有多人严重遭受着血吸虫病的危害。这些病人占了全县累计人口的39%多。真可说家家户户有病人。

50年代任屯村血吸虫患者青浦区档案馆馆藏的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送瘟神》

闻名中外的任屯村,在解放前的20年间,有人被血吸虫病夺去了生命,占全村人口的一半。有户全家死绝,28户死剩1人,活下来的人中,97%感染血吸虫病,连续七八年听不到一个婴儿的哭声。一户姓鲁的农民,从年至解放,两年间先后摆了13张灵台。全村有50多间房屋因无人居住而倒坍,亩田地荒芜近半,勉强耕种的多亩稻田产量也很低。全村多个青年,竟挑不出一条罱泥船需要的几个劳力。

年上海医学院的科研人员在青浦研究钉螺生态

任屯村加强粪便管理

毗邻镇村联合查螺

医务工作者在为血吸虫病患者治疗

年日本客人在我县考察血防工作

消灭血吸虫病宣传画

青浦从年开始防治血吸虫病,经过8年防治准备,15年综合防治和11年完全消灭三个阶段的奋斗,年达到了中央和上海市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要求。34年中,上级党和政府一直关怀着本县的血防工作。年3月,陈云回故乡调查血吸虫病流行情况,深入病家病房。年9月,又写信给青浦县委,鼓励全县人民努力消灭钉螺。中国医学预防中心、上海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市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第二军医大学及他们所属的医疗卫生单位,先后派出大批医务卫生人员,具体帮助本县开展查灭钉螺和查病、治病。全县累计用于查灭钉螺的劳动量共.7万多工,国家耗资.6万元,集体耗资更多。累计灭螺总面积万平方米,治疗病人人次,治疗病牛多头次。经过治疗,15万多名早、中期病人体质有不同程度提高,多名晚期病人大多恢复了健康。上世纪50年代,疫区青年血吸虫病感染率高达50.7-97%,大批青年失去参军报国的机会。年起,征兵体检免检血吸虫病。血防工作带动了农村卫生室的建立,以乡村医生为主,包括卫生员、血防员、清洁员、化验员在内的防治队伍得到了发展。

年12月18日,青浦县召开消灭血吸虫病庆祝大会

年12月18日,送走瘟神,

县委县政府在任屯村树碑纪念

年12月18日,是青浦人民最难忘的一天。上午青浦县召开血防表彰大会,中共青浦县委、县人民政府向中外宣布,严重危害青浦人民的血吸虫病消灭了。下午县委县府在莲盛乡任屯村召开消灭血吸虫病纪念碑揭幕仪式,任屯血防陈列馆也同时开馆。

七十年代任屯村村民合影

人们发现,送走瘟神以后的每个春天,青浦境内的杨柳,抽出的新芽特别翠绿,特别显得生气勃勃,春意盎然。人们发问:这里的杨柳为啥这样绿?是毛泽东《送瘟神》光辉诗篇的沐浴,是邓小平洒下改革开放的喜雨,才使青浦杨柳如此翠绿,如此富有强大的生命力!

今天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快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bz/54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