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李咏因癌去世若能早一些发现多好,肿

昨天,李咏妻子的一条微博,看哭无数人:

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李咏离开了。

从此,世间少了一个给我们带来欢乐的人。

天堂从此多了一个声音:“我是主持人李咏,下期节目再见。”

人生无常

意外也许比明天来得更快

都说生死之外再无大事,可恰恰在生死这件大事面前,我们最没有发言权,也最无能为力。因为世事无常,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或许,你还记得他有个性的发型与装扮;

或许,你还记得他的标志性动作——“幸运52”;

李咏的妻子哈文发微博悼念了丈夫,一句“永失我爱”让人心酸。根据哈文的微博,李咏已经在美国抗癌17个月。癌症这个字眼又一次被沉重的提起。

尽管很多人闻“癌”色变,如果一个人到了癌症晚期,医生告诉她:只要她服用一种药就能治愈,我相信很多人倾家荡产也会去买。但是如果有人告诉她:癌症可以提前预防,大多数人都会推脱,说:没时间,没钱。

但请记住,

生命是自己的,

预防永远大于早筛大于治疗!

如果能提前筛查,早期癌症的治愈率高达90%。科学的预防和筛查是一种观念和积极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敬畏生命的态度!

本文将对不同年龄人群需要如何进行癌症筛查、高发癌种筛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哪类人需要做防癌检查?

肿瘤筛查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肿瘤高危人群”,以下五类人群为肿瘤高危人群:

1、恶性肿瘤家族史的人群(通常包括三代以内的直系或旁系亲属患恶性肿瘤的病史);

2、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长期大量吸烟、长期酗酒、药物滥用、长期过度劳累、严重营养不良、偏食等);

3、职业因素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人群;

4、生存环境遭污染的人群(化学污染、重金属污染、核污染等);

5、遭受特殊微生物感染的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等)等。

二、癌症可以通过防癌筛查早期发现,但不同年龄段的人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筛查。肿瘤发病与否,不仅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年龄也是肿瘤筛查的重要参考因素。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各种肿瘤的发病率是不一样的。人们还是可根据自身身体情况,结合年龄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肿瘤筛查。

1、20岁后的防癌体检

对于女性来说,有性生活后就要每年做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这是目前最有效、最简便易行的早期发现宫颈癌的办法。

2、30岁后的防癌体检

女性要特别注意乳腺检查。月经第9—11天应该自检,绝经或更年期女性最好每月固定一天进行自检。

3、40岁后的防癌体检

约15%的肺癌病人早期没有症状。40岁以后的中年人,尤其是吸烟的人,应每年做一次胸部X线或CT筛查,对早期发现肺癌有积极意义。此外,还应对胃癌进行筛查,包括胃蛋白酶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胃肠X线检查等。4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年做一次乳房体检,每1—2年做一次乳腺X线摄片,每年做一次宫颈涂片检查,每3年做一次妇科检查。40岁以上男性和女性每年都应做一次肛门指检。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应定期检查血清甲胎蛋白。酗酒的人应定期检查口咽部。

4、50岁后的防癌体检

有结、直肠息肉,结肠癌家族史,腹泻、便秘、便血史的人最好做肠镜,筛查结肠病变,不适合做肠镜的人可改用CT检查。男性还应在体检中增加一项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前列腺癌。

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癌的机会也会增加,癌症早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但往往后果很严重。因此,定期体检尤为重要,在其对身体健康还未造成严重损害时进行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不同癌种,筛查项目有差异

1、肺癌筛查:

1.1高危人群

年龄40岁以上,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1)吸烟≥20包/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2)被动吸烟者;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3)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4)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1.2临床筛查要点

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LDCT筛查(即低剂量螺旋CT)。建议尽可能使用32层或以上多层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肋膈角尖端水平。基线CT扫描以后,每年进行1次LDCT肺癌筛查。若检出肺内结节需至少在12个月内进行LDCT复查;肺内结节根据国情和效能以及我国人群特征,不推荐将PET/CT作为人群肺癌筛查的方法。

2、大肠癌筛查:

2.1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即:大便习惯改变,如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如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如黏液血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的人群;(2)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3)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4)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5)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6)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7)5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2.2临床筛查要点

(1)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作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任一指标阳性应进行钡剂灌肠检查或肠镜检查。FOBT阳性者亦可直接进行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如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示有异常,建议作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2)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对象,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如隐血试验阳性,则加钡剂灌肠检查或肠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如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3年。

(3)年龄大于20岁的FAP和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

(4)50岁以上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每5年接受1次大肠镜检查。

3、乳腺癌筛查:

3.1高危人群

有以下情况均为乳腺癌高危因素,伴多条因素时,应考虑为高危乳腺癌对象(1)未育或≥35岁初产妇;(2)月经初潮≤12岁,或行经≥42年的妇女;(3)一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者;(4)两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以后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者;(5)对侧乳腺癌史或经乳腺活检证实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者;胸部放射治疗史(≥10年)者。

3.2临床筛查要点

(1)一般妇女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月检查1次;临床体检:20~29岁每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2)X线检查:35岁,摄基础乳腺片;隔年1次乳腺X线摄片;40岁,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60岁以后可隔2~3年拍片检查1次。(3)超声检查:30岁以后每年1次乳腺超声检查。(4)乳腺癌高危人群鼓励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年做临床体检1次,30岁以后建议乳腺磁共振(MRI)检查。

4、肝癌筛查:

4.1高危人群

年龄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以下人群:(1)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血清学证据;(2)有肝癌家族史;(3)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4)药物性肝损患者。

4.2临床筛查要点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一次。

5、胃癌筛查:

5.1高危人群

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均系高危对象:(1)60岁以上人群;(2)中重度萎缩性胃炎;(3)慢性胃溃疡;(4)胃息肉;(5)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6)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月);(7)胃黏膜异型增生(轻、中、重);(8)胃黏膜中、重度肠化生;(9)明确胃癌家族史;(10)胃黏膜巨大皱褶征。

5.2临床筛查要点

年龄大于40岁有腹痛、腹胀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褶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四、肿瘤标志物(TM)异常一定是癌症吗?

首先,答案是否定的。肿瘤标志物目前主要用于肿瘤的辅助诊断,不能仅凭肿瘤标志物检验结果进行确诊。同时,也不提倡普查,主要用于高危人群的预防筛查。

肿瘤标志物与肿瘤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临床上要求的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对肿瘤的检出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然而迄今为止,还未发现具有%灵敏度和%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

目前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肿瘤的筛查和肿瘤患者的复查、肿瘤发展程度及预后的判断、肿瘤治疗效果观察和评价等。肿瘤的诊断需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化验检查和(或)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后才可初步诊断,而确诊往往需要组织病理学检查。所以肿瘤标志物的检验结果并不能够确诊癌症,拿到显示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化验单也不用太过紧张,谨遵医嘱进行进一步排查。

门诊介绍

广医院肿瘤科筛查门诊

广医院肿瘤科设立了专门的肿瘤筛查门诊,通过引进各种癌症早筛项目,致力于无创、对身体影响小、特异性高、方便、经济的癌症筛查,为广大市民提供专业的肿瘤筛查服务。目前在深圳市卫计委和国家癌症中心的推动下,作为福田区唯一指定防癌筛查定点单位,承接了深圳市福田区重点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预约-。

-END-

往期回顾:

肩部疼痛,不一定是肩周炎,也许是这里出了问题!

有种幸福叫:另一半是学中医的

长期步行的人,最终会这样!惊醒了无数人!

耗尽你阳气的,正是这些日常行为,一定要戒掉!

医院里暴露的人性,刷爆了朋友圈

别再熬夜了,身体真的不会跟你开玩笑

颈椎病动颈?那是最笨的办法,用两招搞定

版权声明:本文为养生深圳原创,作者肿瘤科黄海福,版权归养生深圳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长按解锁获取更多健康养生知识

广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bz/6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