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健康●
01
新冠患者为何会“隐形缺氧”?
NewsMedicalLifeSciences
12月29日
许多新冠患者的动脉血氧含量会严重降低,却不会产生呼吸困难、呼吸速度加快等低氧血症常见病感。塞维利亚生物医学研究所(IBIS)的研究者们猜测,这个现象是因为颈动脉体(carotidbody)被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
实验发现颈动脉体内部存在着大量ECA2酶,这是新冠病毒用于感染人体细胞的蛋白,而新冠病毒会随着血液在体内循环。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在新冠感染早期阶段,新冠病毒对人颈动脉的感染可能会改变其检测血氧水平的能力,从而导致其无法“意识到”动脉中氧含量的下降。
目前新的实验模型正在检验这一假说,如果得到证实,那么这将证明在新冠患者中使用呼吸兴奋剂,而不考虑病人本身的氧感知机制(oxygensensingmechanism)来促进呼吸是合理的。
02
新冠免疫记忆至少存在8个月
药明康德
12月29日
日前在《科学》子刊《科学免疫学》(ScienceImmunology)上,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MonashUniversity)发布的一篇研究显示,在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的患者中,针对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和核衣壳蛋白(NCP)的记忆B细胞迅速增加并且持续存在至少8个月。
人体免疫记忆中重要的一部分是针对新冠病毒的B细胞会转化为记忆B细胞。这些细胞记住了新冠病毒抗原的“模样”,当再次遇到新冠病毒时能够迅速增殖和生成中和抗体,它们是提供长久保护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该研究结果意味着新冠疫苗很有可能为接种人群提供长久的保护力。
03
新冠感染可间接损害脑血管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12月30日
近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科学家领衔的一支科研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表研究,指出新冠病毒无需感染脑组织,就可以损害脑血管。
科学家们从19名死于新冠的逝者体内分离出了大脑样本,并用一种先进的MRI技术对样本脑区进行扫描,主要集中在被认为最容易受到感染的嗅球和脑干。扫描结果发现,这两个部位都显示出了炎症和出血现象:在炎症部位,血管比一般的要更薄,有时甚至还会发生渗漏,将血液蛋白释放到大脑中,而这会引起免疫反应。这一病理现象,通常出现在中风或是神经炎症疾病中,同时,研究者也认为患者大脑可能易出现微血管的损伤。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家们在样本中都没有检测出新冠病毒的存在。表明这种病毒或无需感染脑组织,就能造成影响。
▲脑部扫描成像显示血管受损,箭头指向亮点和暗点。(图片来源:CourtesyofNIH/NINDS)
04
复星将建mRNA新冠疫苗生产基地,产量可达2亿支
财新网
12月30日
复星医药将与BioNTech组成合资公司,在中国建设新冠mRNA疫苗产业化基地,一期项目建成后,将生产2亿支mRNA疫苗。
由BioNTech与辉瑞公司合作研发的新冠mRNA疫苗BNTb2于12月上中旬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地区陆续获批紧急授权使用。III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该疫苗对接种人群的保护率达到95%。不过,该疫苗尚未在中国获批上市,目前仍在II期临床试验中。
▲复星医药疫苗GSP仓库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即将启用。(图片来源:财新)
05
个例引发的假说:新冠病毒感染可触发抗肿瘤免疫反应
WileyOnlineLibrary
1月2日
BritishJournalofHaematology发布的一篇文章记录了一名新冠感染者经治疗后,体内肿瘤大部分消失的罕见案例。
这名61岁的严重肾病患者先后被诊断出晚期霍奇金淋巴瘤、新冠肺炎。在住院11天症状得到了缓解后,他出院并在家中休养。这期间没有用过任何免疫化疗和皮质类固醇治疗。神奇的是,四个月之后复查时,他体内的肿瘤大部分消失,与肿瘤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水平也下降了90%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或者其它病原体可以用来治疗癌症。然而,通过激发人体免疫反应来治疗癌症和其它疾病的理念却已经在试验中得到证实,如卡介苗在上世纪80年代取代手术切除,成为治疗早期原位膀胱癌的首选疗法。这提醒着我们,人体免疫系统在抵抗肿瘤方面具备着巨大潜力。
▲感染新冠的患者,神奇地发现其晚期霍奇金淋巴瘤四个月后消失。(图片来源:威立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
06
新冠疫情下脊髓灰质炎检测力度下降
福克斯新闻网
1月5日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报告显示,在年的前9个月,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flaccidparalysis,AFP)病例在全球范围内下降了33%。而对儿童群体进行AFP病例监测,是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疫情监测的重要方式。
报告认为监测下降的原因包括:监测样品运输到实验室的拖延、船运问题、抗新冠病毒传播措施造成的对日常脊灰病毒传播监视的阻碍,以及部分实验室将脊灰监测人员转去做新冠测试,导致脊灰工作压力增大。
07
金银潭新冠患者出院半年后,76%仍有症状
柳叶刀
1月10日
近日《柳叶刀》发表了一篇由中国研究者进行的、共纳入医院出院新冠患者的长期随访结果。
研究发现,在发病6个月后,有76%的患者仍有至少一种症状持续。最常见的症状为疲劳、肌肉无力,睡眠困难、焦虑抑郁也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康复者。在部分患者中,也观察到了不同器官的长期损伤。
同时,免疫保护的持久性也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