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2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由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31号)发布实施。
昨日小编分享了六大任务中的前三个(实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消灭马鼻疽和马传染性贫血;实施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新城疫防治指导意见)。
动保领读Part1《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年)》六大任务(上)
今日继续分享六大任务中的后三个(开展血吸虫病、包虫病、狂犬病和奶牛结核病防治工作;大力开展种畜禽场疫病净化工作;防范13种重点外来动物疫病传入)。
(四)开展血吸虫病、包虫病、狂犬病和奶牛结核病防治工作
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编制并印发了《“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
对血吸虫病,继续实施防治计划,重点开展家畜查治和监测工作,全国达到传播阻断标准。
防治目标:年,完成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5省(区、市)消除血吸虫病复核,继续加强监测,巩固消除成果。到年底,四川、江苏、云南、湖北、湖南5省达到传播阻断标准,达到消除标准的流行县分别占流行县总数的95%、85%、60%、55%、35%以上;安徽、江西2省分别有90%、70%以上的流行县达到传播阻断标准,达到消除标准的流行县分别占流行县总数的45%、60%以上。
年10月,制定并印发《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年)》
对包虫病,继续实施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家犬驱虫和新生羊免疫等措施,全国达到控制标准。
防治目标:到年,2岁以下家畜患病率控制在8%以下,患者管理率、监测点任务完成率、中小学生包虫病核心防治知识知晓率、专业人员技能合格率均达到90%,犬登记管理率达到85%,家犬驱虫覆盖率达到80%,流行区定居点安全饮水覆盖率达到95%。
年6月,农业农村部组织制定了《国家动物狂犬病防治计划(-年)》。
对狂犬病,完善犬只登记管理,逐步实施全面免疫,扑杀病犬,全国达到控制标准。
防治目标:到年,全国达到狂犬病控制标准。建立健全诊断和监测体系,完善疫情报告和免疫制度,提升诊断监测、流通监管和处置能力,显著降低动物狂犬病发生风险,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年6月,农业部印发《国家奶牛结核病防治指导意见(-年)》
对奶牛结核病,实施监测、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全国7省达到维持或净化标准,其他区域达到控制标准。
防治目标:到年年底,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7个省(市)达到净化标准,其余区域达到控制标准。
主要人畜共患病防治考核标准
(五)大力开展种畜禽场疫病净化工作
健全种用动物健康标准,实施种畜禽场疫病净化计划,加快推进畜禽健康促进策略。
国家制定实施种畜禽场疫病净化指导意见,加强种畜禽关键动物疫病的净化工作。
加强种源正向系统净化工作,做好种鸡场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沙门氏菌病和禽白血病,以及种猪场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猪伪狂犬病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主要垂直传播性疫病的防控。
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实施疫病净化方案。建立市场准入和信息发布制度,通过定期监测和评估,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疫病净化,逐步达到种猪、种鸡场净化标准。
种畜禽重点疫病净化考核标准
(六)防范13种重点外来动物疫病传入
坚持按照定期开展风险分析评估、科学监测预警,及时果断处置疫情的要求,做好牛海绵状脑病、非洲猪瘟、小反刍兽疫等外来动物疫病风险管理,在边境地区和高风险区建立动物防疫安全屏障。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国家制定重点外来动物疫病防治应急预案和技术规范,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明确防范重点,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END—
排版杨佳颖汇总
中国动物保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