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品茗” 四年前的春天,我们在南京的长江北岸的一片江滩上游玩,欣赏江边绿地上正在开放的春花、江滩水中新长出来的嫩绿,看不远处长江水和水里不断经过的轮船。
突然看到有几个提示人们不要接触江水的告示牌:有告诉人们此处刚刚喷洒过灭钉螺的药物,更多地是提醒人们不要玩水以免感染吸血虫病——“此处江水有血吸虫,严禁下水捕鱼,接触江水”。
当时,我有些不解,更有些心惊。我们不是早就消灭了血吸虫病了吗?
夏天,汛期到来的时候,电视里也在提醒市民,不要接触江水。电视台采访的是专家,是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的副所长。
省、市都有血防单位,防治血吸虫病是个长期的任务呢。
一
知道有“血吸虫”,晓得“血吸虫病”,是半个世纪前,是从毛泽东的两首诗里。
七律二首·送瘟神毛泽东 读6月30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其一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其二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这最早知道毛主席的这首诗,是看到前面唐家过年时候的门对子,“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不懂,就问。大概知道了些,还将这两首诗都背上了。知道这两首诗里送的瘟神是血吸虫病。后来,还在一本《赤脚医生手册》里知道了这血吸虫病是通过我们老家小镇人称之为“禾雀螺螺”的钉螺传染的。吓得原来就不怎么吃得起来那“禾雀螺螺”的我从此没敢再吃过那细又长的螺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这是伟大领袖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就发出的伟大号召。
那时候,我们苏北那地方不是血吸虫病的疫区,但消灭血吸虫病的宣传是不少的,是不能少的,是必须站到政治的高度大力宣传的。
宣传画可以在许多地方看到,还有小画书呢。
各个地方还成立有专门的防治血吸虫病的机构——血防所。
后来,再读毛泽东诗词,读前面的小序,我一直有个印象,血吸虫病已经被我们消灭了。
二
年,粉碎了“四人帮”,十年文革期间不准放映的许多老电影开禁了。其中就有一部是拍摄于年的故事片《枯木逢春》。
在看到这部电影之前,就先听到了其中的插曲,还从一位朋友珍藏着的一本老歌本里抄来了这首插曲的歌谱。
唱熟了这首好听的插曲,看到了这部故事片。
看电影的印象很深,不是在电影院,而是在不以放电影为专业的人民剧场,用的是与农村电影队相同的16毫米放映机,换片的时候要停下来开场灯的。
《枯木逢春》让我第一次对血吸虫病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
结合那部电影,再读毛主席的《七律二首》,好像能读懂一些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一直就有一个印象:可怕的血吸虫病已经被伟大的中国人民消灭了!
三
四年前的春天在长江北岸看到了那个告示牌,我又花了些时间在电脑上查阅关于血吸虫病的有关报道。才知道,血吸虫病仍然在为害着长江流域的人们。
央视《经济半小时》曾在年做过一个专题的采访报道(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可查看),搜狐新闻频道早在本世纪初就有一个专题“‘瘟神’血吸虫病卷土再逞凶顽”。这些年,每到汛期,我会 江苏省及长江中下游五省,每年都有血吸虫病病例的报告,有些省份在某些年份的报告病例数还在3位数。
血吸虫病,可防,可控,可治。但真正要彻底消灭血吸虫,使血吸虫病不再有病例发生,还是有相当困难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在开展的“除四害”,那么大的一场全国性的运动,四害全都被消灭了吗?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相关文章:
听冯翔演唱的武汉方言歌谣,看纪录片《一级响应》
避暑“火炉”满月记
重读《背影》,寻访浦口火车站
“七·二一”这一天的记录和记忆
台风来了!
宅居,宅在疫情中的南京,听《沙家浜》
长按下图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