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套细胞淋巴瘤一例诊断分享附文献复

患者祝某,60岁,男性,因便血2天来我院做电子结肠镜检查,见回盲部,升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多发多形高低不平粘膜隆起,呈条索结节样伴局部糜烂,并见铺路石样改变,色黄,质硬,表面光滑,腺管开口未见异常,表面血管增粗,扭曲。既往有血吸虫病史30年。

回盲部见结节条索状粘膜隆起。取活检送病理检查。

升结肠见条索结节状粘膜隆起。

升结肠见条索结节状改变。

横结肠见结节状条索状粘膜隆起。

乙状结肠见铺路石样改变。

乙状结肠见结节状粘膜隆起。

直肠见结节状粘膜隆起伴浅小溃疡形成。

NBI示:工藤分型:pitpatternI型,表面血管明显增粗,扭曲。伴溃疡形成,基底覆白苔,周围粘膜轻度充血。

活检病理报告示粘膜慢性炎伴间质淋巴组织增生,其内弥散分布少量幼稚淋巴细胞,高度怀疑淋巴瘤,建议免疫组化标记。

根据活检病理报告及内镜下表现,结合文献复习,考虑套细胞淋巴瘤可能性大。

文献复习: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celllymphoma,MCL)是一类比较少见的B细胞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年,Plauke及Weise-burger等提出了套区淋巴瘤的命名。年,在新的Kiel分类、REAL分类及年WHO分类中均被命名为套细胞淋巴瘤。虽然MCL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CLL/SLL)都同属于小细胞淋巴瘤,但与CLL/SLL的低恶性相比,MCL的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尤其是母细胞型MCL的临床进展快,对常规治疗反映差,因此需引起临床医生和病理医生的高度重视。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约占NHL的3%~10%.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中位发病年龄60岁,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约为2∶1.MCL过去曾有多种命名,Rappaport分类称之为中间淋巴细胞性淋巴瘤,Kiel分类称之为中心细胞性淋巴瘤,工作分类称之为弥漫性小裂细胞淋巴瘤,在修订的欧美分类(REAL)及WHO新分类中均称为MCL.目前认为MCL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其免疫表型特征为CD5+、CD43+、CD20+、CD10-/+、CD23-;大多数病例存在染色体t(11;14)易位和Bcl-1重排,从而导致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蛋白的过度表达,此为MCL常见和高度特异的现象;而CD5-的病例非常少见。瘤细胞表达全B细胞抗原(L26),CD43,sIgM±IgD,λ>κ。冰冻切片上瘤细胞表达CD5,不表达CD23和CD10为其特征。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是Bcl-1/PRAD1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的单克隆抗体,核cyclinD1+对诊断MCL有重要价值。

临床表现:套细胞淋巴瘤最常见的表现是淋巴结肿大,经常伴随全身症状,骨髓和外周血浸润,结外器官也可能被侵及,胃肠道侵犯对认识该病特别重要。

治疗及预后:治疗上主要是使用R-CHOP方案化疗。但套细胞淋巴瘤对治疗反应较差,其中位生存时间大约为3~5年。一些研究对套细胞淋巴瘤病例作了回顾性的预后因素分析,下列因素被认为与其预后差有关:年龄60岁,Ⅲ期或Ⅳ期,全身情况差,乳酸脱氢酶水平高于U/L,有两个以上的结外部位累及。由于这五项因素是形成国际淋巴瘤预后指数的基础,所以是衡量套细胞淋巴瘤预后的非常好的指标。其他与预后有关的因素还包括:男性,脾肿大,骨髓累及,淋巴细胞增多,贫血,β2微球蛋白升高,甲基阿糖腺苷磷酸化酶(MTAP)表达的缺失,DNA拓扑异构酶Ⅱa,CyclinD1的过度表达,高有丝分裂指数和p53突变等。根据这些预后因素对病人的疾病状况作一个全面的评价,可以帮助临床医生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文作者:丁堃,副主任医师,江西省上饶市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医院消化内镜室主任。毕业于江西赣南医学院。曾医院消化内科、中山大医院全国消化内科医师进修班、医院第五期ERCP班、医院第54期全国消化科主任学习班、医院第41期内镜微创技术培训班进修培训学习。长期从事消化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和消化系统疾病的介入诊疗工作,在消化道肿瘤内镜下早期诊治、胰胆系疾病的内镜下介入诊疗等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主要包括内镜下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剥离切除术(EMR、EPMR、ESD等)、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超声内镜(EUS)、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硬化剂注射、组织胶注射及套扎术、良恶性消化道狭窄的扩张、支架置入术及消化道动力检测等。近年来开展多项内镜下诊疗新技术,医院的空白。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疯眞棒
白殿疯症状初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cb/1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