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
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卫计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我市卫生计生系统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自我加压、奋力攻坚,排难而进、强势突破,干成了一系列大事、要事、难事,推动全市卫生计生工作实现新突破、跃上新台阶。
铜陵市双百优双十佳医护人员参加安徽省“十佳”医生护士事迹报告会
市卫计委援藏医疗队员载誉归来
铜陵市“生育关怀·幸福家庭———实施全面二孩”主题活动精彩纷呈
市卫生计生系统召开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
医院正式揭牌
市卫计委组织开展江淮普法行宣传活动
市卫生计生委第三次走访慰问贫困户
医院新外科楼正式启用
有序推进综合医改工作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健康铜陵”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有序推进综合医改工作,实现了组织领导、政策配套、宣传培训“三个到位”,形成了医改新格局;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开展药品带量采购“三个同步”,全力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建立了分级诊疗、医院管理、人事薪酬“三项制度”,构建医疗机构发展新格局;巩固了基础医改成果,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联体建设、“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模式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年以来,我市聚焦重点,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突出抓好“医、患、保”三个环节,推动综合医改工作取得新突破。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取消医疗耗材加成、完善药品“带量采购”等重点工作,推进医疗机构改革。通过加强城市医联体、县级医共体建设,构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取得新突破。截至目前已有余人次实现双向转诊。放宽社会办医准入,引导和支持社会办医向“专、精、优”方向发展,同时加强办医监督管理。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深化医保制度改革,通过减轻患者负担、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医疗水平等手段,提高社会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扎实开展重大疾病防控
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治项目进展顺利。年,全市已累计救治艾滋病病人例,完成年度任务%,艾滋病发病继续保持低流行态势,目前全市存活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80人,均纳入管理;结核病防治工作质量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共救助贫困肺结核病人例,完成年度任务75.8%;累计发现活动性肺结核例,完成年度任务92%;救治晚期血吸虫病例,完成年度任务81.4%;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扎实开展,查螺万平方米,灭螺万平方米,已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开展查病人次,治病人次,血防知识健教覆盖人次;继续保持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累计开展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镜检人次,监测检出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例7例,均得到规范处置。年夏季,我市遭遇历史罕见强降雨袭击,市卫计委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扎实组织开展了救灾防病和卫生应急工作。全市卫生计生系统累计派出医疗、防疫队支共人赴灾区开展医疗卫生工作,共救治伤病员人,在临时安置医疗点诊治受灾群众人,发放相关药品、消杀灭药械90.7万余元。指导及参与开展环境消杀.99万平方米,其中,退水环境消杀.87万平方米。洪涝灾害后,全市累计对参加抗洪抢险部队官兵、干群查病人,发放各类健康教育宣传材料23.02万余份。全年未发生一起急性血吸虫病暴发等疫情。
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专科专病建设。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精神,积极组织申报“十三五”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项目。我市共申报了7个专科,2个专病。其中:医院1个中医重点专科,医院6个中医重点专科、1个中医重点专病,医院1个中医重点专病。医院中医药工作推进行动,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医院于年7月完成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评审。三是积极组织医疗机构中药饮片服务及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专项检查。年9月,组织市级相关专家对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医饮片管理和中成药合理使用进行专项督查工作,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检查面达%;10月中旬,省卫计委组织专家组对医院、铜陵市医院、铜陵医院、铜陵市妇幼保健院、枞阳县医院、枞阳县医院进行了重点检查。
大力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很多群众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这是年我市卫生工作呈现的新气象。根据中央、省相关文件精神,我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铜陵市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指导方案》,在签约服务方式、内容、收付费、考核、激励机制、技术支撑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市卫计委组织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月活动,同时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化建设等各项基础工作。年,我市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结核病等慢性传染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重点人群签约率达30%以上。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向城乡居民提供了安全、优质、廉价、便捷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好地发挥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网底”功能和“健康守门人”作用,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推进社区和居家养老,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全面完成医疗卫生民生工程
截至年末,我市卫生计生“五项民生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均超序时进度。其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项目补助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人数人,免费医学婚前检查人,检查率达93.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各项指标超序时进度;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项目共补助人,补助金额.09万元;补助三级以上并发症对象人,补助金额67.8万元;枞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参合人数人,参合率达97.4%,共补偿人次,补偿金额万元,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妇幼疾病筛查项目共筛查新生儿35种疾病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B超筛查人,产前筛查人,低保妇女两癌筛查人。
精准实施健康脱贫工程
年,市卫计委印发了《铜陵市卫计委健康脱贫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健康脱贫工程一系列实施工作机制,组成8个扶贫工作队,到枞阳县8个村实施帮扶。指导枞阳县政府在我市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数据基础上,核实核准患病家庭、人员和病种,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管理数据库,为实施分类救治等提供基础性数据和决策依据。针对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家庭,落实医疗教育扶持措施,确保贫困户子女不中途辍学。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分类扶持,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配合村两委完成了危房改造申报等工作。开展义诊20余次、赠送药品价值余元;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积极协助其申请医疗救助和费用减免。同时,帮助联建村实施道路硬化工程、村卫生室环境改造工程以及贫困户光伏发电项目等,加大扶贫工作力度。
市卫计委开展“全面二孩”政策宣传主题展板评选活动
稳妥落实全面两孩政策
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政策符合率保持在92%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以下。按照“主攻县域、提升城区、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确保县域计生工作有进步,实现“一年出笼子、两年迈步子、三年拿牌子”,推动全市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先争优。调整了市领导计划生育联系点,把枞阳县各乡镇纳入联系督查范围。扎实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集中整治工作。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同时对人口计生舆情进行正确引导、实时监控,营造良好法制舆论环境。开展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调研,查找存在的问题、建议等。出台了《市卫计委关于加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相关文件。不断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对全市流出人口和流入人口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不断提高流动人口基础信息数据质量和信息交流质量。开展服务关怀关爱流动人口活动,积极落实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项目。
深化综合改革优化资源配置
年铜陵教育事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铜陵市教育公平再出实招力破择班难题”受到中央改革办全文推介;年12月4日《光明日报》03版以《安徽铜陵:义务教育“零择班”》为题,7日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以《安徽铜陵:阳光分班杜绝“抢名师挤名班”现象》为题,相继对铜陵市义务教育改革破解择班难题进行深度报道;我市中考体育改革做法在《人民日报》体育版头条重点报道;市教育局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教育系统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改革破难题、增活力,以实干抓落实、创实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突破,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提标扩面成果共享
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百姓
市一中西湖校区年秋季顺利开学
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年,启动新一轮全市教育基础设施布局规划修编工作,重点加强对新城区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市域内优质公办学校为龙头,推进中心城区优质学校与新建学校实行联合办学,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同时,加强农村学区建设,发挥学区中心校在规范教学管理、统筹学区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方面的引领作用。
根据市政府决策部署,年全市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9所,市一中西湖校区、师范附小翠湖小学顺利招生,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顺利开营。其中,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是安徽省六个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之一,秉承“身体力行、一专多能”的教风和“手脑并用、快乐体验”的学风,注重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全面落实教育民生工程。年,我市积极实施教育扶贫和学生资助工作,全市名学生享受义务教育保障资金共55.94万元;名中等职校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资助资金共.33万元;维修农村校舍面积平方米,投入资金万元。加强了全市所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积极开展关爱活动。
积极开展教育结对帮扶。从年起,全市城区学校分别与枞阳县相关乡镇48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结对帮扶,9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分别与枞阳县9所中小学结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市级名师工作室枞阳行
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郊区临湖小学国画教学开启农村留守儿童追求艺术之旅
积极探索重点突破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
体育中考在全省率先实现智能化评分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出台实施《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年)的实施意见》,聚焦突出问题,定向施策、精准发力,不断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推动形成乡村老师“下得去、留得住、流得动、教得好”的局面。
着力解决师资均衡配置。出台实施《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意见》,自年起,各县(区)每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人数不低于当年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每年参与交流轮岗的校级以上骨干教师、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名师和特级教师等不低于当年交流教师人数的20%。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有名教师参加交流,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2.86%。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积极落实安徽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落实和完善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高考政策。“阳光招生”、“阳光分班”进一步深化、巩固。
我市体育中考改革经验做法受到人民日报宣传报道
持续发力补齐短板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进展
多年来,为提升全市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水平,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县(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取得了良好成效。至年11月,我市各县区均顺利通过了国务院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组的考核验收,成为全省第一个所有县(区)均通过国家级评估验收的地级市。至年底,我市共完成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率达%,位居全省前列。
年区划调整后,枞阳县启动开展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并于年8月通过省级验收。枞阳县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省级验收,标志着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区划调整后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统筹兼顾全面推进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市三中代表队年国际灭火项目获得高中大学双料冠军
积极实施学前教育提升工程。年,我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所,目前全市共有幼儿园所,其中公办园占比48.4%。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广大青少年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中国教师报》先后整版报道我市第一中学和铜官区教育创新系列做法。强化安全教育,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大力推进校园安保标准化建设,扎实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体育、科技、心理健康教育亮点频现,如市三中机器人代表队代表中国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第23届国际家用机器人灭火比赛中荣获高中组、大学组双料冠军等。
认真做好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全市职业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强化规范管理,注重内涵建设,实施创新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案例入选全省典型案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成效显著,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成绩斐然。启动实施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实现市特殊教育学校顺利搬迁。
运用网络技术搭建『空中在线课堂』
义安区和平少年宫古筝功能活动室
年铜陵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技能大赛现场
编前语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市“舌尖上的安全”整体形势怎样?在全省居于什么水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是每年“两会”代表委员们的白癜风的症状和治疗黑龙江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