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的病因治疗方案用药误区

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1次,个别人每日排便2~3次或每2~3日排便1次;粪便的平均重量为~克,含水分60%~75%。腹泻是一种症状,是指每日排便次数超过3次,每日粪量超过克,且水分超过粪便总量的85%,常含未消化食物、脓血、黏液,可有排便困难、急迫或排不尽感。

疾病症状

[典型症状]

腹泻时排便次数增加≥3次/日,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便。

[其他症状]

腹泻常伴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急性感染性腹泻起病急,可伴发热、腹痛。不同疾病引起的腹泻,症状不同。

[并发症状]

并发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低血糖、脱水和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

治疗护理

治疗方针]

在未明确病因之前,要慎重使用止痛药及止泻药,以免掩盖症状造成误诊,延误病情。

[一般治疗]

找出病因,注意休息,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营养失衡。酌情补充液体,补充维生素、氨基酸、脂肪乳剂等营养物质。

[对因治疗]

1.抗感染治疗:根据不同病因,选用相应的抗生素;2.其他:如乳糖不耐受症不宜用乳制品,成人乳糜泻应禁食麦类制品。慢性胰腺炎可补充多种消化酶。药物相关性腹泻应立即停用有关药物。

[药物治疗]

1.黏膜保护剂:双八面体蒙脱石、硫糖铝等。2.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3.止泻剂: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相应止泻剂。4.其他:-2、溴丙胺太林、阿托品等具解痉作用,但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严重炎症性肠病患者慎用。

西医诊断

腹泻的诊断通常首先依据病程长短区分为急、慢性腹泻;然后根据腹泻特点、伴随症状及初步检查等,将其致病因素分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两大类;再进一步分析病变范围是全身性或局部性,是小肠性或结肠性;同时注意病变性质是器质性的,还是功能性的。详细鉴别诊断见下表1、表2。

病因和流行病学

应注意发病的散在性、流行性及季节性。霍乱在沿海地区易于发病,在短期内呈水型或食物型暴发流行;日本血吸虫病、疟疾常呈地方流行性;急性阿米巴痢疾则常为散发,接触史不明确;急性食物中毒有集体暴发或同餐多人先后发病的特点;长期接受抗生素治疗者,应考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特别是伪膜性肠炎及真菌感染。

起病和病程:起病急,伴有发热、腹泻次数频繁者,应多考虑肠道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和结肠憩室炎等所致腹泻,病程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之久,且常呈间歇性发作;结肠癌引起的腹泻很少超过2年。

进食即泻提示高渗性腹泻或吸收不良性腹泻;进食麦类食物加重者见于乳糜泻;空腹仍泻多为分泌性腹泻或渗出性腹泻;乳糖不耐受症患者常于摄入牛奶或乳制品后发生水泻;进某些食物诱发者见于变态反应性腹泻。

排便情况

1.排便规律:注意排便次数、发生时间、诱发因素。如每天排便十多次甚至数十次,量大和水样的粪便常为分泌性腹泻;排便频,但量小甚至只排脓血,常提示结肠的炎症或肿瘤。

半夜或清早为便意扰醒者多属器质性疾病;而肠道易激综合征多在起床排便之后,于早餐后又排便1~2次;腹泻与便秘交替常见于肠结核、肠易激综合征、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者,亦见于结肠憩室炎、结肠癌。

2.粪便的量和性质:粪便量以分泌性腹泻量最大,每天达数升至十数升,小肠炎症和渗透性腹泻次之,结肠炎症量最少,每次甚至只排出少量脓血而无粪质。

粪便性质的改变如分泌性腹泻水样、几乎如清水;小肠病变为稀烂液体粪;吸收不良综合征时,酸臭糊状便见于糖吸收不良,有油滴糊状便见于脂肪吸收不良,恶臭大便见于蛋白质吸收不良;结肠病变粪便常是糊状甚至成形;炎症时粪便常带脓血而肿瘤可有血便;肠易激综合征时可有大量黏液。

伴随腹痛情况

腹痛轻微或缺如常见于分泌性腹泻;腹痛突出的以炎症性腹泻多见;小肠病变的疼痛和压痛位于脐周或右下腹(回肠病变);左下腹痛多见于结肠病变,直肠受累则多有里急后重。

西医治疗

一般治疗

应详细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及其与症状的关系,避免敏感食物,减少产气食物。应根据脱水程度补充水、电解质,例如药店可推荐口服补液盐。

病因治疗

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必须进行抗感染治疗,应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故药店在初步判断顾客为感染性腹泻时,应推荐顾客就医。

对症治疗

药店能够使用的对症治疗药物主要为以下几种止泻药。

复方地芬诺酯,可提高肠张力,抑制肠蠕动,延长肠内容物与肠黏膜的接触时间,促进肠液的吸收,有加强中枢抑制的作用,不宜与巴比妥类、阿片类药物合用。大剂量使用时有镇痛作用和欣快感,长期应用有依赖性。

洛哌丁胺,作用于肠壁的阿片受体,阻止乙酰胆碱和前列腺素的释放,抑制肠蠕动,延长肠内容物停留时间;药效较复方地芬诺酯更强且持久;不含阿托品,较少中枢反应;初服4mg,以后调整剂量至每天排便1~2次,日量不宜超过8mg;过量服用,易引起腹胀,甚至假性肠梗阻。

蒙脱石散,为双八面体蒙脱石,具有加强肠黏膜屏障,降低结肠过度敏感性,吸附消化道气体的作用,故可缓解腹泻、腹胀。

益生菌制剂,为一类微生态活菌制剂,服用后定植于肠道黏膜,并迅速繁殖形成生物学屏障,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是肠道内PH降低,有效地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恢复和维持肠道内微生态系统的稳定,改善肠道运动功能。

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称腹泻又为泄泻,在古典医籍中名目繁多,分类不一。

中医认为,腹泻和痢疾不同,如《类证治裁?泄泻门》曰:“泻由水榖不分,病在中焦,痢以血脂伤败,病在下焦”。

湿热腹泻

起病较急,泻下如注,泻出黄色水样便或带粘液,腥臭,腹内肠鸣作痛,肛门灼热疼痛。或伴有寒热,口干渴而不多饮,胸脘痞闷,小便赤涩,舌苔黄腻。

寒湿腹泻

大便清稀,不甚秽臭,腹部疼痛,喜温喜按,脘腹胀满,米榖不化,不思饮食,肢体沉重困倦。或伴有寒热头痛,小便清白,苔白腻。

食积腹泻

症见腹痛即泻,泻下痛减,少顷复又痛泻,粪便稠粘或粪水杂下,秽臭难闻,胸脘胀闷,痞塞不舒,嗳腐吞酸,腹满厌食,舌苔垢腻。

肝气犯脾腹泻

泻前胃部微胀痛,泻下挟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泻后痛不减或有所加重。每遇精神刺激或情绪紧张而诱发,两胁胀闷或窜痛,同时有食欲不振、吞酸、嗳气、矢气等症。舌质淡红少苔。

热结旁流腹泻

常见大便泻下黄臭稀水或纯青稀水,绕脐疼痛,腹部拒按或按之有形,胃脘满闷,食欲不振,小便短赤,舌苔黄腻。

脾虚腹泻

大便时稀溏、时水泻,每食生冷油腻或较难消化食物则腹泻加重,甚则完榖不化,或如鸭粪,腹部隐痛,喜热喜按,食欲不振,食后作胀,面色萎黄,体倦神疲,舌质淡胖,苔白。

肾虚腹泻

黎明之前,脐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大便稀薄,多混有不消化食物。腰腹部畏寒,四肢不温,小便清长,或夜尿增多。舌质淡胖,多有齿痕。

急性腹泻

临床表现:多由感染因素所引起,临床上除腹泻外,一般都有发热、腹痛及白细胞增多等表现。这些临床表现是共同的,对肠道感染的部位及病原菌均无诊断价值,因此,需首先鉴别是小肠或结肠感染。小肠感染性腹泻的特点是脐周或右下腹为阵发性痛,且伴有腹胀或肠鸣,腹泻每天5~10次,粪便量多呈稀水便,混有泡沫及未消化食物残渣,严重感染者为稀水血便,排便前腹痛,便后腹痛可减轻或消失而有舒适感。结肠感染性腹泻的腹痛,常在下腹或左下腹部,一般不伴肠鸣,腹泻频繁,较小肠感染性腹泻次数显著增多,粪便量少,呈脓血便外观,有里急后重及下坠感。小肠感染性腹泻多见于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或沙门菌属肠炎,而结肠感染性腹泻常由志贺菌或其他痢疾杆菌所引起。

治疗

1.一方面,人在急性腹泻时,会丢失大量水分和无机盐,如果不及时补充,引起血容量不足,极易出现休克;

2.一方面,禁食导致人体能量不足,会出现低血糖情况,当血糖低于3毫摩尔/升时,病人会出现出汗、面色苍白、晕厥等一系列低血糖反应。以上情况对于老年人或体质弱的人来说,很容易发生。

3.急性腹泻时禁食还会引起体内营养素缺乏,延缓肠道病变的修复,从而减少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而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急性腹泻时不但不应禁食,还应食用一些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藕粉、鸡蛋面糊、豆浆、细面条、莲子粥等。不过要做到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以利营养素被机体消化吸收。

应急处理

1.休息,若伴有频繁呕吐者应暂禁食,其余应给予流质并补充水份,以服开水、汤类为宜。

2.轻微腹泻者,可服家中备用的黄连素0.5g,1日3次;痢特灵0.1g,1日3次;吡哌酸0.5g,1日3次或氟哌酸0.2~0.4g,1日3次。

3.伴有脓血便或米泔样大便者,应将患者用过的餐具、衣物等煮沸消毒,排泻物需进行处理(可用石灰)。

4.腹泻若伴有呕吐或腹泻严重者,医院治疗。

食疗

一、可用麦芽、山楂、莱菔子、锅巴之类(任取2~3种)煎水饮,煮萝卜粥食。此外,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急性腹泻,患者在此期间均宜食稀软、膳食纤维少、易消化的食物,并须减少膳食摄入,宜多饮水;忌食油腻肉类、辛辣刺-激以及一切不易消化的食物,更要注意饮食卫生。

二、可用马齿苋、马兰、鱼腥草用开水焯过后凉拌食,调味品食醋、大蒜尚有解毒作用;马齿苋、马兰亦可煮粥,炒食亦佳。或用金银花、绿茶、鱼腥草、山楂(任取2~3种)用开水冲泡饮。

三、薏苡仁、扁豆、赤小豆、黄豆芽等有健脾利湿,减轻水泻的作用,均可选择用以煮粥食或煎水饮。也可用藿香15克,香薷10克,茶叶1克,生姜10克,红糖适量,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啊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cb/1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