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药湖
文/游四清
江西丰城隍城人
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川原沃野铺青翠,碧汉长虹飞堑途”。沿昌樟高速从省城南昌到樟树,车入丰城地界,便有一座长达九千多米的高架桥如一彩虹横亘于万顷碧波之上。那桥,便是有名的药湖高架桥,那湖,便是萦绕我梦里千百回的药湖。
药湖地处赣抚平原的丰城市西北部,赣江以西,锦江以南,总面积三百七十五平方公里,主要涉及同田、梅林、上塘、湖塘、隍城等五个乡镇近三十万人口之域。早在远古时代,药湖就属湖滨沼泽地区,与锦江和赣江有着良好的水文联系,是典型的淡水湖泊和洪泛沼泽湿地。
我出生于药湖岸边,是喝着药湖的淡水、吃着药湖的鱼米、品着药湖的菱藕长大的。从慒懂记事到不惑之年,我的脚步和视野,还有心中的一个梦想就从来没有离开过药湖。
依稀记得,小时候的我们视药湖为快乐童真的天堂、知识启蒙的殿堂。这里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称誉。湖区水草丰美,菱藕如毯,历来是鱼类繁殖栖息的好场所,所产鱼类达二十余种,尤以麦鱼最有名。清道光《丰城县志?土产》载:“麦鱼,出药湖,长不及半寸,其色如麦,四、五月间始有。传说晋时真君许逊投麦所化,故又名仙鱼”。其实,年少的我们根本瞧不上那遍湖皆是、毫不起眼的麦鱼,我们捕过几斤重的草鱼,也看过大人们从湖中搂抱着十几斤重的大鱼上岸,那才叫兴奋与惊奇、叫骄傲与自豪。除却鱼的故事,还有采菱与挖藕的故事更有趣。烈日炎炎之下,我们光着脊背,打着赤脚,坐着特别的一个大木盆去湖区采菱那绝对是一件美事。湖区菱藕铺天盖地疯狂生长,菱有红菱、绿菱、黑菱,其果不仅个头肥硕,且味道鲜美,其藤脆嫩幽香,甜润可口,入炒入腌皆可,其质地口感绝不逊色于素有“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的宝”之称的藜蒿。读初中时,我们是自带菜食去打发一日三餐的,那时,拌上辣粉腌制的菱藤是我们的主打菜种。湖区的莲藕也是具有其十分独特的色味的,胳膊一般粗大的藕白白胖胖、脆脆嫩嫩的。只要扎一个猛子,在那水底疏软的泥潭中一伸手便能听到一声清脆的与“母体”断裂的“喀嘣”声,一根齐人高的藕便随人冒出水面。在那艰苦酸涩的年代,我们的“战果”换来父母脸上一道喜颜,那是一种十分开心愉悦的享受。
除此之外,我们还常常“玩”起药湖的文化。药湖区域文化底蕴极为深厚,在同田乡境内,有唐代全国六大青瓷窑的故乡之一洪州窑的窑址,有现代《辞海》主编夏征农的故里,有明末桂林书院,有汉时州牧第、明时姜曰广墓等星罗棋布的古建筑。隍城镇与湖塘乡则是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梅烛的发祥地、民间社火文化的盛行地、状元文化的起始地、养生文化的开发地。在梅林镇,生态花谷、商贸物流、陶瓷基地等都早已斐声长江南北。丰城著名的剑文化、瓷文化、水文化、书院文化、商帮文化、湿地文化、养生文化、古建筑文化等几大象征性的文化特征中,药湖湿地三分天下占其二。几乎每一年,我们都会在学校的统一组织或自邀小伙伴去洪州窑址看奇形怪状的陶瓷碎片、去桂林书院捡拾掉落的桂花、去隍城清溪观千人齐舞的梅烛龙。每每这时,我的心里就想,药湖的历史到底有多久?药湖的文化到底有多厚?药湖的昨天是个什么样?药湖的明天到底又会变成什么样?
药湖的历史渊源自然无法考证,那是属于远古时代的事。仅据《丰城市志》记载,药湖古名叹早湖,曾经蚂蝗(水蛭)成群,更为严重的是“瘟神”血吸虫肆虐。相传东晋真君许逊,追缉害人蛟龙涉渡叹早湖,因坐骑饱受蚂蝗、“瘟神”纠啃,许逊便抛撒仙丹治虫。但见湖里水清草碧,害虫顷刻隐遁。因仙药奇功,叹早湖由此遂改名药湖,亦称仙湖。然,只是后来仙师一去,一切又复归原样。“千村辟荔人遗失,万户萧疏鬼唱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瘟神”血吸虫似是更为肆虐,药湖区域数万淳朴善良乡亲面如黄纸,挺着大肚子,在亲人们悲恸哀嚎中生生地随血吸虫病魔而去。人们敬天祭地,跪拜神灵护佑,祈求着瘟神远离亲人,梦想着药湖健康永驻。“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建国后,药湖区域大力开展全民性的消灭血吸虫运动,大规模开展“围湖造田”和“筑堤围垸”运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血吸虫得到有效控制,湖区人烟日隆。
然而,自然规律是不可人为违逆的。我们曾一度喊着“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雄浑口号,意欲改天换地,但结果大多是事与愿违,得不偿失。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和“筑堤围垸”运动切断了药湖与锦江正常的水文联系,导致了药湖湿地结构被破坏,生态功能下降,生态系统紊乱,区域自然灾害加剧,生物多样性降低。昔日万顷药湖变成了万顷良田,万顷良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只能换来三年保一收。人的健康却带来了药湖的不健康、不作为。我不能不为我们的药湖揪心着、徬徨着。这本是一块打造雕琢生态“美玉”的极佳上乘“材料”,如此一革命,药湖不再为湖,药湖的先天使命从此不再。我和许许多多关心药湖明天的人们一道,开始重新审视着药湖的发展之路,并做着一个美好的药湖梦。
梦想总是在时代前进的脚步中孕育生长。本世纪之初,药湖人们顺时应势地做出了建设药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决定。从“战天斗地,围湖种粮”到“顺乎自然,还水于湖”,这是梦想的嬗变;丰厚一级公路横穿药湖,昔日重重深困湖区的同田已成同田新区。将药湖建成丰城市的重要生态屏障,建成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南昌市远郊休闲、娱乐、度假和宜居的“后花园”,建成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江西湿地生态旅游圣地,建成人文秀美的国家湿地公园,这是梦想的升华。数年卓有成效的矢志打造,药湖湿地已逐渐彰显出“生命之水”、“城市命脉”和“黄金通道”的重要象征。
千亩原生态绿色果园、万亩人放天养银色养殖水域、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及和谐美丽的众多民生事业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鱼米之乡”、“长寿之乡”、“生态之乡”......烟波浩渺、一碧万顷、水清草美、天蓝地阔、鸟鸣鱼跃、人悠舟繁;秀丽的湿地风光与不事雕琢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清新、灵秀、奇特、多样的药湖蕴含着动与静的妩媚神韵。曾经虫蛭横行、“瘟神”成灾的药湖湿地真正成为了人间天堂一处绝妙之地。
“烟波浩渺天鹅翱,渔舟唱晚歌涌潮。紫气腾身冲云霄,十里仙湖人欢笑”。我们的梦想已长出双翼,横亘药湖的一道道彩虹那仅仅是我们梦想的试飞。
本文配图为药湖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向作者致谢!
《乡愁里的丰城》系列回顾↓↓↓
小港的雨
丰城故县的端午
来碗温暖的冬至面
石江秘境:廖林听秋
丰城,又是一年稻香时
从蜜蜂街,到丰城县城
丰城往事:陪母亲“当街”
陆家巷,一个城市的坐标
秀才埠,小巷深处有故事
莫以云岭远,石江多胜游
丰城唐晓瑶:父亲的乡愁
蜜蜂街:三府三县共一墟
没游玉华山,不算荷湖客!
今夜:丰城无眠,绚丽夺目
丰城,一座被水浸淫的城市
隍城镇的奇特民俗:还头儿
过年了,丰城游子的一地乡愁
湖塘人的友善,遍地凉亭为证
丰城河西,又是一年“社火”时
石江云姑岭,一段凄美的爱情
张巷镇白马寨:时光里的幻象
丰城记忆:一人动口,百人吞痰
丰城只有一个荷湖,因为玉华山
石江乡钳石村:深闺处子待君来
他来自丰城,是影响全国的“学霸”
国家地理中文网:丰城董家图像志
关于外公,关于小港,戳中我泪点
曲江仙姑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石江熏肉味正香,最爱地道丰城年
你在河西看社火,我在河东赶庙会
毛泽东为丰城人题写的春联你造吗
秀市镇田心村:有一种味道叫“紫玉”
丰城人家的老物件,满满的都是回忆
石江乡钳石村传说:鳌头石上出国王
张巷不仅有白马寨,且看妙笔写瓘山
清明快到了,秀才埠的笋包子要飘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