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民间偏方能治痛风答痛风没有偏

所谓偏方,是指不是正统的药方,其来源不为人知,也不见历代的中医典籍记载,大多在民间流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一种体现。偏方的一个特点是它疗效的不确定性,其疗效因人而异。由此,我们可以至少得出两个结论:第一,偏方大部分是针对在民间流行的慢性病,或者疑难杂症;第二,偏方中的药材多取自民间,即民众身边较容易取得的药材,或者是食材。

再来说痛风。痛风是一种古老的新兴疾病,虽然中医痛风一词很早就出现在南北朝时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但其概念和现代医学的痛风相差甚远,直到金元时期的朱丹溪,才将痛风和其他关节病区分开来,专门论述。痛风在我国古代是帝王或贵族的专利,民间罕见,到了年,全国也仅有20多例的痛风病例报道。所以,痛风在改革开放前的民间并不是流行病,因此不可能有痛风的偏方。对于帝王或贵族们的痛风治疗,大多数的古代中医都倾向于在更安全的传统经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近20年以来,痛风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到年,我国痛风患者已超过万人,而且正以每年9.7%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此时,西医对于痛风已经有了成熟的防治手段,别嘌醇、苯溴马隆等经典降尿酸药物在上个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用于痛风临床。因此,这几十年来虽然痛风高发,但民间关于痛风的偏方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多见。

我们检索了相关的报刊杂志,汇总了较常见的一些痛风偏方,或者说痛风验方,在下文列出,供广大痛风患者参考。

1、丝瓜络茶缓解痛风(摘自老人报)

我患上痛风已经十年了,每次痛风发作时,脚趾都痛得慌。后来,亲戚介绍了一个缓解痛风的偏方给我,就是丝瓜茶汤。每当脚趾又红又肿的时候,我就会取50克丝瓜络,加适量葱段和清水,用武火煎煮10到15分钟,最后放入绿茶5克,浸泡至茶叶出味,趁热代茶饮用。每天喝2到3次,可有效缓解痛风。

2、百合车前汤治痛风(摘自家庭医药)

三年前,我急性痛风发作,脚踝和脚趾红肿疼痛,无法平踏,穿鞋和行走都很困难。后来,一位朋友向我介绍了一个偏方:百合30克,车前草60克,加水煎煮后取药汁毫升,每日1剂,分3次服完。我连服3剂后,疼痛减轻,服7剂后,疼痛红肿消失。后来我痛风又发作了2次,服用这个方子仍然有效。

3、冰片仙人掌外敷治痛风(摘自老同志之友)

这是一位老同志介绍的痛风止痛方。这位老同志除了痛风之外,还有其他的并发症,因此吃止痛药有禁忌,所以用了这个外敷的偏方。取仙人掌50克,冰片3克,75%的酒精适量,将仙人掌去刺和外皮,冰片溶解在酒精中,仙人掌肉和冰片的酒精溶液混合并捣成糊状,外敷于关节肿痛处,用保鲜膜固定。此方可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每日换药两次即可。我每次痛风急性发作时,用这个方子可以止痛。

4、芦根蜜饮降尿酸(摘自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取干芦根3克或鲜芦根12克,用开水毫升冲泡,水温时加入10毫升蜂蜜,拌匀饮用,每日1剂,代茶频饮。芦根是芦苇的根茎,其味甘、性寒,归脾经和胃经。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咳,利尿消肿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芦根可以提高肾小球对尿酸的滤过作用,减少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从而加速尿酸的排泄,预防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适量加入蜂蜜,可以缓解芦根的寒性,避免久服伤胃,但多加无益,反而会因果糖摄入过多而导致血尿酸升高。

小结一下。痛风虽然很难治,但随着人类对痛风本质认识的逐渐深入,它可能是我们唯一可能“根治”的关节病。所以,得了痛风不要灰心,要树立信心,先从经方(即典籍可见的经典中医方剂)用起,规范治疗。偏方只能作为痛风防治的一种尝试和补充,而且需要先保证安全。

更多痛风防治知识科普和中医痛风问题咨询,可







































有什么土方治白癜风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cb/2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