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灾后注意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馨温提示:点击上方"丹霞资源"↑   痢疾等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起病较急,高热达40℃以上。

  预防: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厕所及粪便管理,消灭苍蝇。

  霍乱:表现为剧烈的吐泻,排出淘米水样大便,患者四肢冰凉,双眼深深凹陷,严重脱水,治疗不及时可在发病后几小时到十几小时内死亡。

  预防:管理好水源、饮食,处理好粪便。

  血吸虫病:这是一种人和动物都能够被感染的寄生虫病。临床上常见症状为肝脾肿大、腹水、门脉高压。

  预防:发现病人、病畜,积极治疗,以消灭传染源。消灭钉螺。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

  流行性出血热: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起病急、发冷、高热,患者常极度疲乏,剧烈头疼,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同时患者有“酒醉貌”。

  预防:灭鼠。

  洪水脚:破损创口长时间浸没在洪水中会促使下肢肿胀、溃烂,除局部剧痛外,还伴有畏寒、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下降等全身的症状。

  预防:及时将病人送当地卫生机构诊治,防止传染病蔓延。

  皮肤病:湿疹、皮炎、蚊虫叮咬等都是灾区常见的疾病。据统计,皮肤病约占灾区各种疾病的50%以上。

  预防:不同皮肤病有不同的治疗手段。总的来说要保持皮肤的干净卫生,使用蚊帐。

  2、饮食卫生八个“不”

  要严防“病从口入”,除强调食品一定要煮熟煮透外,生活中还必须注意“饮食卫生八个不”:

  一是不喝生水,尤其不能喝已污染的水和未消毒的水。

  二是不食用被水淹过或受其他原因污染的面粉、挂面、饼干、面包等食物。

  三是不吃毒死、病死、淹死和死因不明的家禽、家畜和水产品。“淹死”或其他死因不明的禽畜、水产品可能受毒物或病菌污染,此类食品也不能上市销售。

  四是不吃未洗净的瓜果。未洗净或污染水洗过的瓜果,可能沾有病菌、病毒,吃了很容易得病。

  五是不吃凉拌菜。由于卫生条件,凉菜特别是卤菜在制作过程中容易污染,吃了容易生病。

  六是不吃馊饭菜。饭菜馊了以后,即使经过重新蒸煮仍不能吃。要吃新鲜的饭菜,吃剩的饭菜要煮开或蒸透后存放,下顿再吃时,还要重新加热煮透。

  七是不吃发霉的米面和发芽的花生、土豆。

  八是不搞大型的聚餐活动。大汛过后置办宴席,卫生条件差,食物易污染,参加宴会的人中如果有病人或带菌者,易把病传给别人。

  3、饮用水“水”不得

  1、如何对缸水、井水进行消毒?

  缸水:静置沉淀1小时,用以下方法之一进行消毒:①煮沸5-10分钟。②漂白精片消毒法:清洁水公斤加漂白精片1片,混匀静置30分钟即可。

  井水:用毫升的矿泉水瓶或竹筒装入半瓶(筒)漂白粉,在容器上面或旁边均匀钻4-6个小孔,孔的直径0.2-0.5厘米。将简易消毒器口扎紧置于井水,用浮筒悬在水中。一次加药后消毒可维持3至5天左右。

  2、如何处理浑浊水?

  对于浑浊水,取水装入缸(桶)中,可选用明矾、硫酸铝、三氯化铁、碱氏氯化铝等混凝剂,按要求比例加入水中,充分搅匀,将水中的泥沙或有机物混凝,静置沉淀约1小时取出上面澄清液倒入另外缸(桶)进行消毒才能饮用。

  3、重新启用的水井需注意事项?

  重新启用的水井必须进行清掏、冲洗与消毒,先将水井抽干,清除污泥,用清水冲洗井壁、井底,再抽尽污水。待水井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进行加氯消毒。

  4、发生饮水污染如何处理?

  当发生饮水污染时,立即停止饮用,并立即上报村委会、乡、镇政府等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专家建议,对于水灾地区来说,应饮用纯净水、矿泉水、瓶装水、开水。不提倡喝生水,因为生水可能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饮用后容易导致腹泻等疾病。饮用开水是灾害期间最简便易行的卫生用水,应该大力提倡。

  4、杀虫灭鼠很重要

大面积洪水泛滥之后将会出现许多大大小小积水,形成大量蚊虫滋生繁殖的场所,洪水中淹死的牲畜、垃圾、粪便等会腐败、霉变,成为蝇类大量滋生繁殖的场所。为了防止灾后疫病的发生,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杀虫、灭蝇措施。

丹霞资源编辑部本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属有

资源县新闻媒体平台:丹霞资源









































中科白癜风医院寒假送健康
中科获“聚力共健”品牌影响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cb/3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