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过后如何对居住环境进行整治、消毒?
1、灾后的室内消毒工作:用含氯消毒剂或二氧化氯消毒液将房间的墙壁、地面及各种物体表面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喷洒,加强通风,室内干燥后方可搬入居住;日常生活用品及衣服被单可进行煮沸消毒或在阳台下曝晒。
2、清除住所外的淤泥、污水,垫上砂石或新土;开展灭蚊、灭蝇、除蟑螂和灭鼠工作,防止生物媒介传播疾病,其中,防蚊灭蚊时应清除杂草,疏通沟渠,填平洼地消除积水,不用的缸罐要倒转放置。
3、对于被洪水淹没、污染的水源或蓄水池,应立即清理修复,重新蓄水后做一次彻底消毒;厕所和禽畜圈也需要整理修缮。
洪灾后易会出现哪些疾病?
据雁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介绍,洪灾过后,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的传播和流行。常见的有:甲型病毒性肝炎、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疥疮、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血吸虫病等虫媒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洪灾后群众如何注意个人卫生?
疾控专家建议,灾区群众为了预防传染病,需要做到“四勤”“两不”“五好”,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四勤--即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打扫卫生。两不即不要共用卫生洁具,如毛巾、杯子等;不乱扔垃圾。五好--就是心态调整好、生活安排好、饮食调节好、衣服穿得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