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场面余江这个新闻发布会,吸引全国30

无论是风里,还是在雨里,我都在这里守候着你~

12月14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余江区就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等工作进展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局长毛群安,中国疾控中心地病中心主任孙殿军,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所长周晓农,中共余江区委书记路文革,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江陵县血防所主管护师李霞出席会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主持发布会。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局长毛群安介绍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他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地方病防治工作,大多数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年5月12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做出重要批示,要求采取有效举措,解决当前地方病(含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完善防控措施,实现控制和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的目标。随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年)》(草案)。《行动方案》中提出了“重点防控措施强化行动”、“现症病人救治救助行动”、“监测评价全覆盖行动”、“群众防病意识提高行动”、“防治能力提升行动”、“科技防病突破行动”等六项行动,针对目前地方病防治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控制和消除地方病的目标,加强组织管理,让每一位现症地方病病人和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全部得到有效救治,病区人居环境普遍改善,环境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防控体系得到稳固加强,助力脱贫攻坚。

中国疾控中心地病中心主任孙殿军介绍地方病防治情况。他指出,地方病是由生物地球化学因素、生产生活方式等原因导致的呈地方性发生的疾病,我国曾是地方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病情重、危害大、分布广,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不同程度地遭受疾病危害。通过几十年的防治工作,全国地方病防控取得了以上显著成效,为巩固保持防治成果还需继续精准施策,联合相关部门有针对性的做好各项防治措施落实;继续加大地方病科学研究力度,防治科研工作取得突破。

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所长周晓农介绍第三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情况。他指出,第三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覆盖我国31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地区)。全国农村调查点个,调查人数48.42万人;城镇调查点个,调查人数13.32万人。与前两次调查相比,我国重点寄生虫病人群感染率显著下降,全国总感染率降到6%以下,绝大部地区均已处于低度流行或散发状态。在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中,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完善综合监测体系,定期开展寄生虫病流调。

中共余江区委书记路文革介绍余江血防工作情况。他指出,余江区曾是血吸虫病流行重灾区。在毛泽东同志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伟大号召后,当时的余江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号召,立下了“两年消灭血吸虫病”的军令状,于年5月取得了根除血吸虫病的伟大胜利。在全国率先树立了以县为单位消灭血吸虫病的第一面红旗。时至今日,全国血防第一面红旗已经在余江大地飘扬了整整60年。余江60年巩固血防历程中,始终坚持把血防责任扛在肩上,始终坚持把发动群众作为根本,始终将弘扬血防精神作为不懈动力,奋力谱写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余江新篇章。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江陵县血防所主管护师李霞介绍基层血防工作情况。她指出,江陵县有多年血吸虫病流行史,是湖北乃至全国有名的血吸虫病重疫区之一。年,湖北省政府与原国家卫生部等部委签订部省联合防治血吸虫病协议,江陵县抢抓机遇,血吸虫病疫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全县已连续6年未发现当地感染的病人病畜,连续7年未发现感染性钉螺。下阶段,将紧紧围绕“严防反弹保成果、夯实基础上水平”的总体思路,继续坚持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切实增强血防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江陵县血防工作做的更好。

今年恰逢毛泽东主席《送瘟神二首》发表60周年,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新闻发布会,在余江区召开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发布会在中央及省、市级媒体的激烈提问中落下帷幕。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

您好,我想问一下毛局长,您刚才提到三年攻坚的总方案是防治目标与脱贫攻坚任务同步完成,在您看来,三年攻坚行动的主要攻坚方向是什么?我想问一下,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局长毛群安回答记者提问:

好!我来回答这个记者朋友的问题,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当前,地方病的防治存在的问题,一个是部分重点地方病防治措施有待进一步的落实。比如说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目前还有多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村,还需要进一步改水,或者巩固提升改水的效果。还有一些地区,合格碘盐食用率还不高。传染源的控制,我们常讲的部分血吸虫病疫区有螺地带禁牧措施还落实不到位。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另一方面,部分历史上的重病区,还有一些现症的病人需要救助、救治。比如我给大家提供几个数据,成人大骨节病病人还有17.7万人,因病致贫影响了这些病人及家庭的脱贫致富。针对这些问题,攻坚行动方案,重点要落实以下几个措施:

一是全面落实预防措施,持续巩固防控的成果。我们坚持分类指导,通过不断改善病区群众的营养水平和生产生活环境,逐步推广、普及比如低氟砖茶的供应,保障合格碘盐市场供应,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等综合防治措施,确保实现控制和消除地方病、血吸虫病危害的目标。

二是加强现症病人的救治力度,助力实现全面小康。我们要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实行个案管理,加大医疗救治力度,改善他们的健康状态,特别是提高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减少残疾。我们通过统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慈善扶助、财政补助等保障措施,降低病人的治疗负担。对地方病病人及其家庭开展综合帮扶,加快他们脱贫的步伐。

三是我们要着力加强机构能力建设,保障我们攻坚行动方案能够得以实施。我们要全面提升基层防治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落实防治工作的经费,强化防控能力建设。就像刚才李霞同志讲到的,我们整个的防控工作,主要还是依赖我们基层的专业机构,来加大工作的力度。同时,我们国家级的防治机构,要加强基层人员的培训,提高防控能力。同时要开展疾病监测,还有健康教育等工作。

今天,因为跟媒体同志、朋友们沟通,我们特别呼吁,在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加大对全社会,特别是地方病病区公众的健康教育。我们将为媒体提供科学、权威的传播材料,我们也希望和媒体共同合作,开发一些具有传播力,能够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健康传播的材料,共同实现地方病三年攻坚的行动目标。我就回答到这,谢谢!

新华社记者提问:

您好,您刚才在发言中提到了燃煤污染型氟中毒,一般我们知道的是燃煤一氧化碳中毒。燃煤污染氟中毒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地病中心主任孙殿军回答记者提问:

谢谢您的提问,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地方性氟中毒类型。这种地方病,是上个世纪70年代在中国发现的。当时围绕着疾病的病因,也开展了多年的研究。当时发现,当地的水氟含量不高,但是老百姓出现了氟中毒,后期深入的研究发现,当地老百姓有通过烧土灶、土炉,用于炊事、取暖和烘烤干燥食物的习惯。因为是敞炉敞灶燃烧,所以燃煤中的氟释放到空气中,导致烘干的粮食氟污染严重,老百姓通过空气污染和食物污染,导致氟中毒发生。

后来我们国家开展了全面的普查,发现在12个省,个县存在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涉及的病区人口达到多万,重病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一些省份,如贵州、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陕西等。同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相比,这些地区往往更加贫困,导致这种类型的氟中毒病情比饮水型氟中毒还要严重。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发现确认之后,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防治措施落实工作,主要开展了一些局部地区的改炉改灶试点和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国家大规模的防治经费投入,还是从本世纪开始,通过中央转移支付项目,国家投入17.33亿元,用于开展以健康教育为基础、以改炉改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目前,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居民除了使用改良改灶(带炉盖和烟囱,确保煤烟能够有效排出到室外)外,还大规模推广应用清洁能源,从根本上解决燃煤污染的问题。仅以贵州为例,年,原卫生部与贵州省开展了部省合作项目,国家和贵州省共投入经费12.1亿元,为病区改炉改灶.7万户,病区累计改炉改灶率达到了99.3%。截止到年底,全国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改炉改灶.2万户,总体改炉改灶率达到了98.4%,防治措施已基本全部落实。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对改良过的炉灶进行维护,同时还要不断进行健康教育,在病区还要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确保防治成果能够持续巩固。我的回答就这些,谢谢媒体同志们!

中国县域医疗报道记者提问:

我想向路书记提问,我们知道余江是第一个消除血吸虫病的地区,在您看来,余江血防事业60年不倒,在巩固和弘扬血防精神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谢谢!

中共余江区委书记路文革回答记者提问:

谢谢你的提问!年,余江率先以县为单位,消灭血吸虫病。毛泽东同志赋诗两首,余江名满全国。我们先后树起了血防、征兵、水利三面红旗,激励了余江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60年红旗不倒,我们认为最关键就是我们的党委,坚守和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也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将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结合起来,克服一个个困难,取得一个个胜利。我认为这就是60年红旗不倒最关键的地方。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历届县委政府,我们也秉承弘扬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我们也大力培育血防文化,植入了本土文化,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宣传,融入到百姓当中。我们余江人民感党恩,对党委政府非常认同。因此现阶段,我们也在血防精神指引下,我们的农村改革,特别是宅基制度的改革,也走在全国的前面。因此,新时代余江人民也赋予了血防精神新的时代特征,比如扎实苦干的奋斗精神,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顽强拼搏的自强精神和不找借口、找办法的钉钉子精神。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血防精神。引导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全身心投入经济社会发展中去,重整新装再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谱写幸福美丽现代化新篇章。

中国家庭报记者提问:

您好,李霞老师,结合您刚才讲述的咱们湖北省江陵县的血防工作,也分享了基层工作者的工作经验,您能否结合相关经验,为我们讲述一下江陵是如何具体开展血防工作的,谢谢!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江陵县血防所主管护师李霞回答记者提问:

非常感谢这位媒体记者的提问,也感谢你对我们血防工作的关心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cb/61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