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咚咚,清泉缘何为这个湘阴人而歌唱h

清泉在歌唱

——“中国好人”李立华和她的公益事业

◇海浪声声

引子

爱是绝境中的明灯,犹如滋养大地的甘泉,恰似寒风中的暖流。

她为农民工办理银行卡发放工资,她把温暖和爱送给孤寡老人,她帮助贫寒学子实现穿校服的梦想,她替绝境中的癌症病人缴纳医疗费,她给获奖学生颁发奖金,她帮家乡人脱贫致富……

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如春雨般润物无声,却感动着那些需要关怀的人们;这些点点滴滴的真诚铸就了父老乡亲的信任,汇成股股清流长流不息……

积跬步方至千里,积小善方成大爱。20余年来,她致富后矢志不渝地走在公益路上,累计捐款多万元,获评“中国好人”“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安康杯先进个人”“湖南好人”“湖南省劳动模范”“湖南省最美扶贫人物”“湖南省文明家庭”“湖南省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李立华(左)为农民工发放工资卡。

她就是湖南省鸿达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华,历经人生磨难仍然奋力前行,面对繁华浮世依然保持着一颗仁爱之心,爱父母,爱乡亲,爱丈夫,爱子女,爱同事,特别是几十年如一日在“左公故里”无怨无悔从事公益事业,播撒爱的种子,向世人展现了湘阴儿女生生不息、延绵不断的大爱情怀。

年2月,中共湘阴县委、湘阴县人民政府发文,号召全县干部群众向“中国好人”——助人为乐典型李立华同志学习。

父母的爱,滋养儿女的心田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李立华生于南洞庭湖边的一个普通农家,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却依然仅仅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夕阳西下,孩子们在一栋小小的土砖屋院内追逐嬉闹,笑声在傍晚的湖村引起阵阵回响,如同荡起洞庭湖面一片片涟漪。

父母的爱,就像注入洞庭湖的溪水,汩汩地流淌,滋养着儿女的心田,孕育着无限的希望……

“小货郎只要进了村,准保很多小孩一路追着,因为有糖吃。大人们一天到晚在禾田里忙来忙去,挥汗如雨,为的是耕种好庄稼,因为家里烧红了锅等着米呢。”李立华有五个姊妹,她是老大,因为家里穷,温饱都成问题,往往一件衣服缝缝补补姊妹几个要轮流穿上几年。放学回家,李立华的肚子咕嘟咕嘟直叫,就会悄悄跑到杂屋墙角的一个瓦缸内抓一小把梅干菜充饥。

盛夏,太阳炙烤着大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这一天,是李立华的八岁生日。父亲农作完后,跑到洞庭湖抓回来一条大鲤鱼。母亲点上一把柴火,鱼香在小屋内飘荡,引得几个孩子踮脚围着灶台直流口水。“慢点,慢点!有一锅呢,要把刺拣出来啊,别卡到喉咙!”一张四方桌上,母亲边摇着大蒲扇边提醒桌上狼吞虎咽的儿女们。

正当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一个提着帆布袋子的老人牵着一个面黄饥瘦的小女孩来到了家门口。李立华的母亲忙起身到正屋床角的小缸里舀了半升子米,倒进老人的手提袋。母亲注意到,小女孩一直盯着桌上的食物。

“这孩子饿坏了吧!”母亲招呼老人带小女孩坐下来一起吃。母亲拿勺给小女孩盛了一碗鱼汤,再用筷子夹了一大块鱼肚皮处的肉,又剔去刺,放到小女孩的碗里。李立华望了望小女孩,低头扒了几口米饭,发现碗底下藏了一个荷包蛋。李立华顿了顿,夹起荷包蛋放到小女孩的碗中……

辍学打工,撑起弟妹的天空

命运总爱捉弄人。李立华十二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母亲年轻的生命,原本虽穷困但温馨的小家瞬间被哀伤笼罩。为了养家糊口,父亲无奈远走他乡卖苦力。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经历了太多苦难,也磨砺了李立华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大爱无私的精神品格。

清晨,满湖朝霞,舟楫如织;入夜,桨声灯影,枕湖而居……沉浸在美妙风光的人们很难想象,在这个贫困的家庭,年少的姑娘用她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弟妹们的一片天空。

每天早上,天空刚露出鱼肚皮,李立华便起床了。她为弟妹做好早餐后,再步行到十二公里以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便马不停蹄地赶回家做饭、打扫卫生、到菜地里劳作、帮弟妹洗澡洗衣。晚上,李立华与弟妹们挤在一张旧床铺上,她们紧紧地抱成一团,互相安慰,“别怕,妈妈会保护我们的!”

波澜壮阔的洞庭湖水包容万象,孕育着湖湘大地。有时候,渔民的船只飘过,远航到看不见的水天交界处,她就在想,远去的小船能不能将思念带给母亲呢。

李立华从小成绩好,梦想将来能考上高中、上大学。无奈,家里几张嘴要吃饭,穷得连锅都揭不开了,加上最小的弟妹慢慢都到了上学的年龄,靠父亲在外打零工的微薄收入已不堪重负。

“妈妈,你在哪里?我好想你!”一天放学,李立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跑到母亲的坟头上去了。那一刻,她所有的委屈和心酸全部涌上心头,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哗”地一声流了下来,如同决了堤一般……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打湿了李立华的衣衫,打湿了母亲的坟头,打湿了漫长的黑夜。

那一夜,李立华没有和父亲商量,自己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学业,外出打临时工贴补家用,供弟妹读书。当时,她还不到十四岁。

挑水、砍柴、做饭、喂猪、洗衣……李立华“两头不见天”,她在集镇上的一家肉食水产站身兼多职。那条坑坑洼洼的坡路上总晃动着李立华的身影:身单体薄的她咬紧牙关,每天从两百米外的水库挑回几担水,喘着大气,踉跄着,踉跄着,颤悠悠,晃悠悠,水不时溅出桶外,弄湿了衣裤,然而一步一个脚印,坚韧、执着、向前!

刚开始,李立华做的饭菜口味并不好,难免有人“直话直说”,甚至“言中带刺”。她从不与人争执,有时委屈极了,便跑到房间蒙着被子大哭一场,睡上一觉。第二天,太阳从东边照常升起,透过树隙照进那条坡路上,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深夜里,洞庭湖上大雨磅沱,电闪雷鸣,波涛声像虎在咆哮,像猿在哀叫……李立华瑟缩在被子里,默默念祷着:妈妈,你要保护我哦,我就不会害怕……

两个月来,李立华黑了、瘦了,幼嫩的肩膀脱了一层又一层皮。劳作一天的她已是腰酸背痛,但她这一天的工作并没有结束,还有一堆工人的衣服需要她清洗。杂屋房间内传出一阵阵沉重的搓衣声,脚盆内浮起了成堆的泡沫……

“孩子,吃个馒头吧!”住在李立华对门的邓娭毑从窗口注意到她还没睡,便送来了两个馒头。原来,邓娭毑一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cb/6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