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肇磊王思琪民国时期湖北城市疾疫灾害的

疾疫灾害是疫菌大规模流行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直接危害的顶级灾害。作为中国重疫区的湖北省在民国时期因社会动乱和自然环境异动,城市疾疫灾害无论是数量上和频度上,还是在分布区域上均比以前和增长迅速。江汉平原城市是当时湖北最主要的流行区并且疾疫灾害在时间分布上呈现出由季节性向经常性发展的趋势。湖北城市疾疫在时空分布上发生历史性的变迁,极大地增加了城市疾疫灾害防治的难度,从而阻碍了湖北城市的发展。本文出自《城市史研究》(第33辑),作者王肇磊,江汉大学城市研究所;王思琪,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限于篇幅,图表与注释略,详见原文。

疾疫灾害是由疫菌大规模流行所引起的灾害,它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全,自古以来便是人类社会的顶级灾害,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医学空前进步的今天。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称:“全世界每小时有人死于传染性疾病,其中大多数是儿童和具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而城市因人口聚集成为疾疫灾害流行的主要载体,城市发展因之也受严重的制约。探讨历史上城市疾疫问题,对于今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问题的防范和保障市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目前,相关研究由过去的非主流地位逐渐转变为“引起了广泛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cb/6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