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get儿科主治医师细菌性痢疾考点总结

深耕十六载致力于打造医护考试和论文润色辅导一站式服务平台

▓▓▓▓▓▓▓▓▓▓▓????努力加载中……

儿科主治医师细菌性痢疾

考点总结练习题

编辑

河南职称论文网

来源

网络

导语

细菌性痢疾是儿科主治医师考试会涉及的内容,为了帮助各位儿科主治考生复习备考,小编整理细菌性痢疾考点练习题总结如下:

细菌性痢疾考点总结

01

病原学

痢疾杆菌分四群:A群志贺、B群福氏、C群鲍氏、D群宋内,我国最常见的是B群。患者和带菌者为传染源,夏秋季多见。

02

发病机制及主要病变部位

(1)发病机制:痢疾杆菌进入消化道,如机体免疫力低下,细菌侵入后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中繁殖,引起肠黏膜反应和固有层小血管循环障碍。特异性表现:溃疡表浅呈地图状。

(2)主要病变部位:乙状结肠和直肠。

03

临床表现

(1)急性菌痢

1)普通型:起病急、高热可伴有发冷寒战,继之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开始为稀便,迅速变为黏液脓血便。

2)重型:腹泻每日数十次甚至失禁,稀水脓血便。可以出现休克征象。

3)中毒型:好发于3~7岁儿童。起病急骤,突起高热,病势凶险,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而肠道的症状比较轻。根据临表分以下3型:休克型:有休克症状;脑型:有脑的症状;混合型:最凶险,死亡率最高。

(2)慢性菌痢:由于急性菌痢病程迁延或反复发作超过2个月不愈者。

1)慢性迁延型;2)急性发作型;3)慢性隐匿性。

04

治疗

首选的是喹诺酮类,孕妇和婴儿及肾功不全的禁用,就用三代头孢。

中毒型菌痢:应把好高热惊厥、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三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抢救、早治疗。治疗包括:选择高效的抗菌药物抗菌治疗,退热止惊,抗休克(扩容、补碱纠酸、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糖皮质激素),防治脑水肿与呼吸衰竭(改善微循环,脱水降低颅内压,应用糖皮质激素,吸氧,必要时可用呼吸兴奋剂或气管内插管与气管切开,用人工呼吸器)。

细菌性痢疾习题总结

1.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

B.消化道

C.虫媒传播

D.血液

E.接触传播

B

细菌性痢疾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感染。虫媒如苍蝇可以传播。但亦通过污染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其余途径一般不会传播。

2.30岁男性农民。腹痛、腹泻半个月,大便4~8次/天,便量多,为暗红色,有腥臭味。肉眼可见血液及黏液,患者无发热,右下腹隐痛,粪便镜检:WBC10~15个/HP。RBC满视野,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细菌性痢疾

B.伤寒合并肠出血

C.阿米巴痢疾

D.溃疡性结肠炎

E.血吸虫病

C

选项A,细菌性痢疾的大便一般为黏液脓血便,没有粪质,无腥臭味道,镜检可见大量的白细胞;选项B,肠伤寒合并肠出血时大便常呈暗红色无腥臭味;选项C,阿米巴痢疾的大便为暗红色果酱状,腥臭,粪质多,含血和黏液,粪便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和少量白细胞:选项D,溃疡性结肠炎大便也为黏液脓血便,但一般无腥臭味,粪质为糊状;选项E,血吸虫病的大便稀薄,为黏液血性,粪检可检出虫卵。患者粪便的特点符合阿米巴痢疾的表现。故选C。

3.男,7岁,因发热伴惊厥1天,于8月入院,既往健康。查体:T38.3℃。BP/68mmHg,球结膜水肿,腹软,脐周压痛(+),反跳痛(-),颈无抵抗,布氏征(-)。化验:血WBC27×/L,中性粒细胞0.90。淋巴细胞0.10。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疟疾

D.中毒型痢疾

E.败血症

D

中毒型菌痢以儿童最为常见,起病急骤,病势凶险,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伴全身严重毒血症状,可迅速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以严重毒血症状、休克和中毒性脑病为主要临床表现,肠道症状较轻。故选D。

END

以上“儿科主治医师细菌性痢疾考点总结练习题”由河南职称论文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资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cb/7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