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主汛期,
强降雨将加大洪涝、泥石流等灾害的风险,又遇中小学生暑期,
人们接触溪水、水塘、沟渠机会大大增加。当大家和疫水接触几率变大时,
容易忽视一个疾病: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
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
人和家畜接触了
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
(简称“疫水”)
就会感染血吸虫病
血吸虫感染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10月
Q
血吸虫病是如何感染的呢?
主要是通过人体的皮肤、黏膜和有阳性钉螺的水接触,尾蚴进入人体而得病。人或其他哺乳类动物感染血吸虫后,成虫在血管内交配产卵,虫卵随粪便排至体外。虫卵入水后,在适宜温度(25-30℃)下孵出毛蚴,毛蚴又侵入中间宿主钉螺体内,繁殖出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出后,随水流在水面漂浮游动。当人接触疫水时,尾蚴在极短时间内从皮肤或黏膜侵入,然后随血液循环流经肺而终达肝脏。
大家看一下下面这张图,
就能明白它的传播途径啦!
Q
血吸虫病有哪些症状和危害呢?
初次接触疫水后,尾蚴大量侵入皮肤或黏膜,发生急性血吸虫病,会出现发热、过敏反应(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食欲减退、腹部不适、肝脾大。危重病人可出现神志淡漠、心肌受损、重度贫血、消瘦等,还可迅速发展为肝硬化。在流行区,慢性血吸虫病占绝大多数,主要是由于反复轻度感染所致。有的不表现出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肝大;有临床症状的主要表现为肝炎和结肠炎。反复或大量感染血吸虫尾蚴后,肝脏损害严重发展成肝硬化,即晚期血吸虫病。可见到巨型脾脏、大量腹水、腹泻、腹痛等,若是幼年慢性反复感染还可导致患者身材矮小。
Q
那我们怎么预防和治疗?
如果接触疫水后,出现以上类似的症状,不要擅自用药,医院进行诊治,以免延误病情。目前,常用药物吡喹酮可用于各期各型血吸虫病患者,但根据患者病程及临床表现不同,药物的用量及周期都有所不同,要视情况而定,不能盲目用药。血吸虫病是可防可治的。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治疗血吸虫病安全而有效的药物是吡喹酮。如果大家有疫水接触史,要及时去医疗机构和有预防医学门诊的疾控机构检查、治疗。Q
汛期血吸虫病到底会带来什么风险?
1、钉螺扩散和血吸虫卵污染
洪涝灾害造成沟渠、田地等环境严重破坏,加之雨水冲刷,易造成钉螺扩散。此外,洪水将粪便冲走扩散,可能出现感染性钉螺。
2、人员接触疫水机会增加
当地人群和大量外来救灾人员进入流行区,到野外自然环境接触血吸虫疫水机会增加。此外,暑假来临,家长带领孩子外出旅游,不可避免会接触到溪水、河水。这些都可能导致感染血吸虫病机会增多。
3、血吸虫病传染源输入风险增加
外出务工人员返回和外来人员进入灾区,可能将外省血吸虫病带到我省血吸虫病流行区。
Q
你该怎么做?
减少生产、生活、玩乐等方式接触疫水,做好必要的防护。如果看到“此处有血吸虫严禁下水”等字样,请不要下水嬉戏。
如果接触过流行区野外水源,出现发烧、腹泻、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或是初次进入、长时间接触野外疫水的外来人群,可主动去当地医疗机构查治。
雨季来了,
怎样预防血吸虫病,
你知道了吗?
——end——
总编:杨沙莎
编辑:陈琳
审阅:蒲云碧
SLIGHTHEAT##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