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化学毒物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技术指南

今天凌晨零点推送了“致癌物职业接触定量风险评价方法”推文后,AQ标准《化学毒物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技术指南》主持制定人天津渤化劳研所黄德寅先生凌晨5点给我QQ留言,并寄给我编制指南与报批稿以及《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指南》编制说明。我非常感激他的支持,心底里佩服他的专业精神。

今天继续介绍风险评价技术指南报批稿中的化学有害性分级。我们都知道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有害性,二是接触量。下面为报批稿中的有害性等级划分相关内容。采取两个方法分级,一是以急性毒性划分为依据,二是以非急性毒性为依据。

1.1.1 化学毒物危害等级(HR)评估

1.1.1.1 依据急性毒性划分危害等级

应按表1的规定依据急性毒性划分危害等级。

表1 依据急性毒性划分危害等级

危害等级

HR

鼠经口吸收

LD50a(mg/kg)

鼠或兔经皮吸收LD50(mg/kg)

鼠经吸入吸收(气体和蒸气)

LC50b(mg/(L·4h))

鼠经吸入吸收(浮质和微粒)

LC50(mg/(L·4h))

2

LD50>

LD50>

LC50>20

LC50>5

3

<LD50≤

<LD50≤

2.0<LC50≤20

1<LC50≤5

4

25<LD50≤

50<LD50≤

0.5<LC50≤2.0

0.25<LC50≤1

5

LD50≤25

LD50≤50

LC50≤0.5

LC50≤0.25

aLD50为半数致死量;

bLC50为半数致死浓度。

1.1.1.2 依据有毒作用影响/危害分类结果划分危害等级

应按表2的规定依据有毒作用影响/危害分类结果划分危害等级。

表2 依据有毒作用影响/危害分类结果划分危害等级

危害等级HR

作用影响/危害分类的描述

1

不确定的健康危害影响及未归类的有毒或有害物质;

职业健康监护与流行病学资料中未见明确健康影响;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aG4;

未按有毒或有害分类。

2

对皮肤、眼睛、粘膜的可逆的结果或者并未造成严重的健康损害;

职业健康监护与流行病学资料中可见有健康影响,健康影响一般为可逆的;

IARCG3;

皮肤过敏和刺激物质。

3

可能为人类或动物致癌物或致突变物,但尚无充足证据;

职业健康监护与流行病学资料中可分析到剂量与健康效应关系,健康影响一般为可逆的;

没有可靠的充足证据的流行病学资料;

IARCG2B;

腐蚀性物质(pH3~5,或9~11)、呼吸性敏感物质、有害化学毒物。

4

基于动物研究的很可能人类致癌物、致突变物或致畸物;

职业健康监护可分析到有明显剂量与健康效应关系,健康影响出现不可逆的并有可靠的流行病学资料证实;

IARCG2A;

高腐蚀性物质(pH0~2,或11.5~14);

有毒化学毒物。

5

已知人类致癌物、致突变物或致畸物;

职业健康监护可分析到有明显剂量与健康效应关系,流行病学资料中有典型病例报告;

IARCG1;

高毒化学毒物(列入《高毒物品目录》)。

aG1:确认人类致癌物;G2A:可能人类致癌物;G2B:可疑人类致癌物;G3:对人及动物致癌性证据不足;G4:未列为人类致癌物。

个人建议:以去年安监总局颁布的危险化学品有害性为依据或许要好些,下面是我归纳的推文,请参考。

壹.对皮肤眼睛有腐蚀与刺激损伤的物质在这里(1)

贰.对皮肤眼睛有腐蚀与刺激损伤的物质在这里(2)

叁.对生殖有损伤的种物质在这里

肆.对精子卵子有损害的种物质全在这里

伍.对人有致癌性的种物质全在这里

陆.对呼吸道与皮肤致敏的危险化学品种在这里

理由:这些分类其实也是参考了联合国颁布的《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全世界包括我国都在推进GHS分类制度。

分级举例:

A.1 化学毒物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采用化学毒物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方法对该建设项目的己内酰胺、苯甲酸、氨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表A.1 化学毒物危害等级

化学毒物

危害等级划分依据

危害等级HR

LD50/LC50

毒性及腐蚀性等

己内酰胺

LD50:mg/kg(大鼠经口)

(HR=3)

IARC:G4

(HR=1)

3

苯甲酸

LD50:mg/kg(大鼠经口)(HR=2)

刺激性

(HR=2)

2

LC50:mg/m3(大鼠吸入,4h)(HR=4)

高毒物质

(HR=5)

5

表中的数据来自美国疾控中心[







































白癜风的专科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cb/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