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控制癌症的显著成效并不仅仅是禁烟控酒那么简单,而是从预防风险因素到早期发现,再到治疗和姑息治疗的癌症全过程中,美国都采取了针对癌症的有效方式,包括针对个体和群体的癌症预防和控制干预措施。
01预防远比治疗癌症容易的多,也更有效!
实际上,我们国家近几年也在提倡癌症的早期筛查和预防,但是和美国,日本相比,收效甚微。
禁烟大家都知道限制烟草是最可预防的癌症死亡的方式,它是一个最全球化的风险因素。比如通过增加卷烟消费税,无烟空气法,癌症相关科普,可以大大减少烟草使用,这是全世界可预防的癌症的原因。
美国每年由于癌症去世的人里,肺癌占了1/4以上。60年代开始的控烟运动,吸烟人数40年持续降低,而且公共场合全面禁烟继对吸烟时间、地点做出了严格法律限制,从年到现在,成人吸烟率从4.4%降到了16.8%,死于肺癌的男性降低了45%,女性降低了19%。而我国,拥有全世界1/3的肺癌患者及1/3的烟民,不论是老烟枪还是青年小伙子,吸烟的人比比皆是。尽管近两年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颁布室内禁烟的法规在某些场所也形同虚设。你知道每天吸烟0支以上的人,患癌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若干倍吗?且女性比男性患癌风险更大!研究显示,30%的癌症可归咎于吸烟,如:85%的肺癌、50%的膀胱癌、30%的胰腺癌、0%的结直肠癌等都与吸烟有关,甚至85-90%的肺癌死亡也与吸烟有关。您可千万别说:我家二大爷吸了一辈子烟照样活到80岁,那只是个例,也是您的自我安慰。这种吸一辈子烟不得癌症的几率比中彩票高不到哪去,如果您觉得自己没有中五百万的运气,请您为了自己和身边的人尽快戒烟。也希望更严格的法律法规能尽快在全国普及,降低肺癌的发病率。此外空气污染也占肺癌死亡人数的很大比例,可以通过使用清洁炉灶,清洁燃料,适当的通风来减少。注射疫苗针对乙型肝炎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的疫苗可分别减轻未来肝癌和宫颈癌的发病率,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如果9岁女孩接种疫苗,可在一年内预防70%的死亡人数,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可避免70万人感染。此外,通过改善卫生和教育人们改变其高风险行为,可以预防血吸虫血吸虫病(丙型肝炎病毒)。防止有害阳光照射可降低患皮肤癌的风险。通过改善工作场所安全可以预防致癌的职业暴露。
0强烈的癌症早筛意识!
及早发现癌症意味着更有效的治疗甚至治愈。
1、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约为99%!
、甲状腺癌----5年生存率大约为98%!(取决于不同的组织类型)
3、睾丸癌---5年生存率大约为95.1%!
4、黑色素瘤---5年生存率约为91.7%!
5、早期乳腺癌----早期(0期和1期)5年生存率:99%-%!
美国积极推广早癌筛查,结直肠癌是美国主要癌症之一,但过去十年,发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下降。这主要得益于筛查,尤其是肠镜检查的普及。美国推荐50岁以上人群进行肠镜筛查,年接受筛查人群的比例只有1%,但年已经上升到60%。
结直肠肿瘤从良性发展到恶性,通常需要15年以上,如果能在早期发现,治愈率非常高。肠镜等筛查手段能有效发现早期肿瘤,正是它的普及,让美国显著降低了恶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中国50岁以上人群接受肠镜检查的比例仅15%,还有巨大的提高空间。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其他体检。
1、提前15年体检
有肿瘤遗传家族史的人,除了一般体检外,一定要在比直系亲属的患癌年龄早15~0医院或科室做防癌体检。比如,直系亲属55岁查出癌症,那么你在35~40岁的时候就应该启动防癌体检。
人乳头瘤病毒(HPV)测试可以早期发现宫颈癌。
在许多高收入国家,乳腺X线筛查减少了乳腺癌死亡率。
粪便潜血试验筛查降低了临床试验中结直肠癌的死亡率。
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可以降低肺癌死亡率和降低死亡率。
、40岁以上最要留意
40岁以上人群,患癌风险明显加大,需要更加重视癌症的定期筛查。
03抗癌新药领跑全球!
相比其他任何国家,美国人可以使用更具革新性的药物,因此在整体生存率方面获得显著益处。”尤其是一些较罕见、预后较差的肿瘤,医院的科研实力对病人的生存机会影响极大。
据统计:美国的癌症平均五年生存率是66%,中国是30.9%。而药是癌症患者“续命”的根本。
年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在研新药数量约占全球的48.7%,全球一半的新药几乎都在美国;排在第二和第三的英国、日本,占比仅有8.0%、7.0%;中国仅为4.1%,和美国相差达44.6个百分点。
碾压式的优势,让美国新药、新疗法在数量和前沿上领跑全球。
美国是拥有靶向和免疫药物最多的国家,截至年,美国已经上市了96个靶向和免疫药物,中国仅有33个。在临床试验方面,截至年3月,全球共有近30万项临床试验登记注册,其中约40%在美国进行。
其中最重要的靶向进展之一是年11月FDA批准了全球首个不区分肿瘤来源用于初始治疗的靶向药--Vitrakvi?(拉罗替尼,larotrectinib,下文统称拉罗替尼),这是一种口服TRK抑制剂,用于治疗成人和小儿具有神经营养受体酪氨酸激酶(治疗NTRK)基因融合的实体瘤治疗。这在肿瘤治疗史上绝对是一个振奋人心的里程碑。
好消息是,这款药物已在国内开展临床试验,想参加这款最新药物的国内癌症患者现在可以通过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评估和申请。
由于中国没有加入“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规定国际协调会议”(简称ICH),任何一种新药,无论拥有多么充足的全球数据,无论在国外已经安全使用了多少年,要想进口到中国就必须再在中国病人身上进行一次临床试验。通常情况下一次Ⅲ期临床试验至少需要两年时间,也就是说,国外已上市的新药要想进中国,理论上最少迟两年。
但幸运的是,本届政府提出了各种抗癌救命药的市场化的改革方案,
我们也能感受到,在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国内新药上市速度已大幅提升。干货!中国,美国已上市的各类癌症药物更新汇总(00版!)
04将患者的就医质量放在首位!
保证质量,一周只看五个病人!“平均来说,普通门诊能够分配给一个病人的时间大概为5分钟,专家门诊为10分钟,特需门诊则为15分钟。”这是一位国内知名的胸外科医生算过的一笔账。
而在美国,看一个病人的时间平均为45分钟左右。而为了保证质量,有些美国医生每周最多接收五个新病人。
比如,病人预约九点钟过来,那么八点四十五的时候,病人所有的病例材料都已由医生助理整理好并提交给医生了。医生用10分钟浏览一下。,会用大概0~30分钟与病人详谈,如果病人有其他问题,还可以自由向医生提问,整个过程约45分钟左右。
多学科会诊癌症是个马蜂窝,关键在于医生是拿棍子直接把它捅下来,还是各方配合将它安全地摘下来。”在美国,多学科协同作战(MDT)是治疗癌症的关键。
MDT通过各科室专家组成统一工作组,定期进行会诊,共同协商治疗方案,再由相关学科单独或联合执行。MDT可以避免“医疗彩票”,即病人初诊时落在哪个医生手里接受什么治疗全看运气。中国病人正在逐渐认识到这种全面、整合的治疗方式的价值,并愿意为此支付不菲的价格。
美国波士顿丹娜法伯BWHF医院负责质量控制的首席医疗官、乳腺癌外科医师MargaretDuggan表示,医院设有专门的MDT协调员,就像是穿越迷宫的向导。MDT协调员会根据患者需求,建议去哪个专科就诊。考虑到国际病人初诊时间紧张,协调员会争取在一天之内预约安排内科、整形科等不同科室的医生。
一旦患者治疗方案改变,医生可通过院内电子病历,提示其他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