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担任玻璃厂采购员,为拿指标整天泡

年时,曹德旺在一个玻璃厂担任采购员,他通过每天泡温泉澡堂结交关系网,竟成功“泡”出了一张关系网。那时候正处于计划经济时期,采购员需要发挥自己的能力来获取物资指标。

起初,曹德旺对如何处理采购一无所知,感到困惑不已。后来,在一个贵人的帮助下,他逐渐摸索出门道。

他发现福州其他企业的采购员们每天下午2点都会在澡堂里泡温泉。于是,曹德旺也开始每天去澡堂,将其视为信息交流和指标交换的场所。

当时,他每天的出差补贴只有8毛钱,但为了获得指标,他每天至少要花费一元请客,而且请客的费用很难报销。

曹德旺每天自掏腰包请客,甚至花光了自己的积蓄。别人都认为他是个傻子,但他在短时间内结识了福州城里所有采购科长,无论是什么采购指标,他都能搞定。

后来,他做生意做得很大,这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与当时结识的这些物资调配人员的关系。

在做生意时,商人需要愿意投入,先舍后得。通过建立关系网,才能在生意上取得成功。

面对复杂的世界,想要有所成就,除了愿意投入外,还需要一颗善良的心。

曹德旺人生中的第一位贵人,正是通过善良的行为结识的。

曹德旺26岁时,在一个农场担任果苗技术员。有一天,他遇到一个赶路的人向他借吊桶,想从井里打水喝。

那天天气很热,这个路人又口渴又热,曹德旺担心他一下子喝了冰凉的井水对身体不好,于是委婉地说:“井水里有血吸虫会导致疾病,我给你拿些泡好的凉茶来。”

后来,曹德旺了解到这个路人是农场的场长王以晃。他知道王以晃当天肯定赶不上车,如果他空着肚子走夜路,会很危险,所以曹德旺提议让他在农场吃一顿饭,住一晚上。

这位路人性格豪爽,没有推辞,便留了下来。当晚,他不仅吃了曹德旺提供的一斤米,还喝了一瓶酒。几杯酒下肚,这两个素未谋面的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兄弟。

在交谈中,曹德旺得知这位路人叫王以晃,是农场的场长。当时,曹德旺每月的工资只有40块钱。王以晃建议他去农场做销售员,认为这样的工作前途更好。

于是,曹德旺前往了那个农场。第一年他没有赚到钱,但他机智灵活,积累了一年的经验。第二年,他赚了3万元,这在70年代可是一笔巨款。

到了年,曹德旺已经在玻璃厂工作,而王以晃则被诊断出晚期肝癌。他托付曹德旺帮助自己的儿子办婚礼,但当时他没有钱。

曹德旺找到了曾经的老朋友,对他们说:“你们不用给以晃钱,因为他不会接受资助。现在他儿子要结婚,我们可以去捧个场,帮个忙,红包给大一点就好。”

婚礼当天,曹德旺先包了一个元的红包,整个婚礼收到了1万元的贺礼,扣除开销后还有很多剩余。

曹德旺常说:“有钱容易,有思想境界不容易。”

事实上,拥有正确的思想境界,自然会带来财富。有时候,我们只看到别人赚钱,却没有看到他们如何花钱。我们只看到别人拥有贵人缘,却没有看到他们如何真诚待人,义不容辞。

这些故事都来自曹德旺的自传《心若菩提》。这本书记录了曹德旺如何从年少时的贫困逐步闯荡社会,成为备受尊敬的企业家的过程。

从9岁上学,14岁辍学打工,曹德旺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跨省卖白木耳,后来又修自行车;做农场技术员,接着又创办玻璃厂,然后一步一步发展壮大,到今天成为全国第一、世界第二的玻璃企业,可以说尝尽人生百态。

曹德旺70岁时,很多记者找到他,想帮他代笔写自传,说一定会大卖。曹德旺拒绝了,他说,自传应该由我本人来写;而且不为赚钱,关键要把我的人生经验、商场经验写进来,让年轻人少走些弯路。

就这样,曹德旺亲笔写了自传《心若菩提》,书中有他70多年的人生经历和智慧结晶。无论是对职场打拼者,还是创业青年,亦或是公务员,相信曹德旺的人生智慧都能给你带来启发,能让自己在职场、商场以及生活中少走弯路。

如果您正面临着人生的转折,对未来感到困惑,我建议您阅读这本《心若菩提》。相信它会为您提供灵感和前行的智慧。感谢您阅读本文,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信息,点击图片下方的“查看详情”即可获取本书。

心若菩提曹德旺著奥斯卡电影美国工人生智慧精选月销量¥6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jc/10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