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风险加大中疾控紧急提醒

目前我国已全面进入主汛期,多地发生洪涝灾害。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了汛期健康提示,提醒公众谨防感染血吸虫病。中国疾控中心介绍,汛期水位升高,引起的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的流行具有重要影响,血吸虫病的传播风险加大。血吸虫病是一种经水传播的寄生虫病,人畜接触了含血吸虫尾蚴的水体而感染患病。我国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上海、江苏等12个省份。血吸虫病的传播季节主要是在每年4—10月份,血吸虫病分为急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和晚期血吸虫病。汛期水位升高,易引起人畜接触水体频次增大、粪便污染水体机会增加、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分布范围扩大,从而增加血吸虫病的传播风险。预防感染血吸虫病需要注意做到以下措施:避免接触疫水。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尽量避免在河流、湖泊、池塘等可能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中捕鱼、游泳、洗澡或洗衣等。因抗洪抢险、抢收抢种等原因无法避免接触水体时,须在下水作业前涂抹防护药膏,并穿戴防护用品。安全用水。尽量使用干净卫生的水源,不喝生水。管好人畜粪便。安全放牧,避免粪便入水,阻断血吸虫病传播。如接触了血吸虫病流行区自然水体,出现发热等症状,应主动去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检查,发现感染应及早规范治疗。洪涝灾害发生时,如何防范疾病传播?近期全国多地逐步进入主汛期,国家疾控局密切跟踪了解相关省份洪涝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开展情况,指导全力做好传染病监测报告、安置点卫生管理、防疫物资保障、环境消杀、免疫接种等应急处置工作,严防灾情疫情叠加。及时组织国家级公共卫生专家对发生洪涝地区开展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指导地方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强化汛期传染病防控、环境消杀、饮用水卫生、病媒生物防制专家的备勤工作。同时,要求未出现汛情的各省份疾控部门认真查备预案、备足人员队伍和防疫物资,加强值班值守,扎实做好应对灾情的各项准备。对于灾区的重点提示在洪涝灾害之前,要做好汛期的应急准备,及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jc/120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