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剑血吸虫病李锋评诗

血吸虫病

诗/朱剑

年代

我外公

39岁

挺着一个将军肚

饿死了

李锋评诗

有人评价此诗“未成诗”,也有人说写得“泛泛”,看见这些无知却又充满自信的言论,我就来气。他们以为口语诗简单可欺,殊不知口语诗的复杂精致是他们那样粗疏的目光根本看不见的风景。从题材和诗意的分量上讲,这无疑是一首民族的史诗,尽管呈现为文字的形式尚不足二十字,可偏就是这短小的五行就能撑举起历史的重大,这不能不说是诗人以其纯熟的诗艺让我们见证奇迹的时刻。这首诗充满了矛盾的美学,处处有悖论,在荒诞感中凸显民族苦难之沉重。“年代”,并不特指某一年,而是一个时间区段,具有一种普泛性的能指,而“39岁”必定对应于某个具体的年份,可以包含于前者之中,那么这就是一与多的兼容,以一个具体之人的遭遇便可以推想那个年代里整个民族的苦难。诗人采用的是一种隐显叠加的写法,写出了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大饥荒和血吸虫病泛滥肆虐的双重苦难。血吸虫病是显写,大肚子是此病后期的一个明显症状,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基本上是不治的绝症,早晚是病死,可偏偏这样的苦难还只是小的,它覆盖不了的另一个更广大的苦难是全国性的大饥荒,饿死上千万人,以致外公来不及病死就已被饿死了,不病死也必定要被饿死,这是多么绝望的处境。还有“外公”和“39岁”并置后的荒诞性,这必定是一个追加的称呼,正当壮年而早逝的亲人生前肯定是听不到这呼唤的。还有“将军肚”与“饿死”的奇异连接,一种被人羡慕的营养过胜的富态形象与饥饿致死的真相间是多么强烈的对比,这当然已经构成了对历史的质问与控诉,但它首先还是美学的,是诗歌的,是以形象来动人的。这就是口语诗杰作,它的精妙深邃,隐显开合,具体而普遍的高超诗艺岂是无知的蠢货自以为是的简陋。

诗人简介

朱剑,口语诗人,长安诗歌节同仁,出版诗集《陀螺》《弹弓与原子弹》《诗运》,曾获新世纪诗典·李白诗歌奖(铜诗奖和评论奖)、王维诗歌奖、秦岭文学奖。

串联——

背后开枪不是好汉

朱剑八首

专题推评

背后开枪不是好汉

朱剑八首

专题推评

《李锋评诗》投稿须知

1、仅接受中文现代诗歌稿件,今人古体诗词创作免投。

2、每次可投十首以内短诗。长诗组诗免投。

3、诗作不论新旧,不管是否发表,只求最佳,最好注明写作年代。

4、来稿请附诗人简介,务请简要,不必尽数罗列发表刊物、各项荣誉。

5、来稿不宜过频,两月一次比较合适。

6、来稿务必原创,杜绝抄袭,文责自负。

7、来稿均由李锋一人选评,作品至上,宁缺毋滥,不唯名家,不贵新人。

8、公号推选诗作均无稿酬,赞赏所得全部用于李锋生活。

9、公号推选诗作定期结集出版,择优向各类纸刊推荐,来稿视同授权。

10、收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jc/7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