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愧无悔,从直从心丨大道践德钱惪教授捐赠

5月27日上午,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纪念中共党员钱惪教授诞辰周年,大道践德——钱惪教授捐赠纪念展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开幕。医院原副院长、西迁教授左景鉴之女,上海市原副市长、上海医学院教授左焕琛,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校友会会长、复旦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上海医学院原院长桂永浩,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艳萍,重庆医科大学副书记、副校长邓世雄,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西迁老教授及后人代表,复旦大学及重庆医科大学相关部处和院系代表等共同见证展览揭幕。陈思和、张文宏、邓世雄、闻玉梅、桂永浩等先后致辞,张艳萍主持开幕式。

钱惪教授是我国著名传染病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家一级教授,医院感染科主要创始人,医院院长和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他曾先后参加医疗队进行血吸虫病防治、抗美援朝前线救治工作,是医学界第一批全国劳模之一。年,钱惪教授奉命西迁,作为主要创建者创办了重庆医学院(现重庆医科大学),并自此扎根重庆,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奉献了终身。

桂永浩会长从钱惪教授忘我工作,击退瘟神;受命西迁,大写忠诚;从严治学,诲人不倦;一身清廉,无私奉献等几个方面强调了钱惪教授的高尚情怀。展览中展出的手稿、照片、书信、奖章等珍贵史料是弘扬复旦精神和上医传统的鲜活素材,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三全育人”、医学人文教育的现实教材,也是推进师德师风、医德医风、校风学风建设的宝贵题材。桂永浩会长还号召值此建党百年之际,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更有责任保存好、记录好、挖掘好、使用好这批史料实物,把老一辈上医人听党号令跟党走、赤诚报国一生无悔的故事一代代讲下去,把“正谊明道”“为人群服务”的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引导广大师生和医护人员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沿着前辈先贤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向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学院和一流大学的目标勇毅前行,为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新贡献!

陈思和馆长介绍了展览标题“大道践德”的由来:“大道”意为真理,指钱惪一生都是在大道上行走;“践”是践行、实践;道德的“德”即钱惪的“惪”(“惪”为“德”字古体),亦指他高尚的品德。以钱惪教授为代表的西迁人,承载着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深厚情怀。他们放弃了在上海相对优越的条件,远赴西南,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顽强意志,以“为人群服务”为使命担当,为西南地区的卫生事业发展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年,钱惪教授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是上医建校后的第二届毕业生,生前对母校始终抱有深厚的情感。钱惪教授的家人在其过世后,化私为公,陆续将他的照片、手稿、奖章、证书、衣物等约件珍贵史料捐赠给母校图书馆。本次展览由复旦大医院感染科主办,复旦大学档案馆协办,得到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和重庆医科大学各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

张文宏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医院感染科主要创始人,奠定了华山感染科的学科特色与优势,这也与上医的创始人颜福庆、老校长陈同生的医学教育思想有关,正谊明道、为人群服务,这些都是经过前辈创造发扬,传承至今的精神美德,无论是上医学子还是重医学子,身上都流淌着这样的基因。张文宏教授还着重介绍了钱惪教授对如何做一名好医生的体会,至今也不过时:“医生应有三心两意。”“三心”指细心、虚心、尽心,无论是对医学知识还是病患,都应做到细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jc/83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