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腹泻和便秘吗?大家都有的症状,而且我还天天吃酸奶调理肠道菌群,怎么就成了直肠癌?”
成都54岁的李阿姨,面对自己患癌的事实,百思不得其解,偷偷在病房里落泪……
从今年年初开始,李阿姨就反复腹泻、便秘,刚开始以为是肠胃炎,便购买了大量酸奶食用,调理肠道。
可没想到,几个月下来,症状不仅没有改善,还出现了腹胀、腹痛。家人看她实在难受,医院看看。
医院,李阿姨被诊断为肠梗阻。更为关键的是,引发她一系列肠道不适的原因,不是什么肠胃炎,而是直肠恶性肿瘤(直肠癌)!肠梗阻,就是因为直肠癌引发肠腔狭窄所导致。
可直肠癌,怎么就盯上了李阿姨?
这病有8大高危险因素
赶紧自查,你占了几个?
「医院」普外科「金成武医生」介绍到,结直肠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的统称)是当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每年全球有约万名患者被确诊为结直肠癌,而有超过60万名患者直接或间接死于结直肠癌。
男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此外,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
而诱发结直肠癌的高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8点↓
吃得太精细
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尤其是经过煎、炸、熏、烤后的食物,是结直肠癌常见的危险因素。
而腌制食物、精细纤维素的摄入,也被认为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与之相反,新鲜蔬菜、水果等在提供机体粗纤维的同时,可以补充机体的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对机体抗直肠癌有保护作用。
红肉、油炸、腌制食品及加工肉类
红肉中含量较高的血红素铁,已被证明可通过刺激内源性致癌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来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
在高温下,烹饪肉类会导致杂环胺(HCA)和多环芳烃(PAHs)的形成,两者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
加工过的肉类(例如香肠),通常在高温下烹饪,会更大程度的产生HCA和PAHs,而且加工肉类的脂肪含量高于红肉,因此可能会通过合成二级胆汁酸,从而刺激肿瘤的发生。
肥胖
肥胖的人群,其胰岛素水平增加,胰岛素的增加可以促进细胞生长和抑制细胞凋亡,这与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有关。
另外,身体肥胖也会刺激身体产生炎症反应,会促进结直肠癌的发展。
过度饮酒
乙醇氧化的有毒代谢产物—乙醛,可使结肠细胞致癌。
同时,较高的乙醇消耗,会使机体产生具有遗传毒性和致癌性的活性氧增加,从而诱导氧化应激反应。
另外,酒精可作为致癌物溶剂,促使致癌物进入口腔、食管、胃肠道等,影响激素代谢或干扰类视黄醇代谢和DNA修复机制,从而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
吸烟
吸烟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且与吸烟的年限和总量,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炎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等炎性肠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和病变范围的扩大,其结直肠癌发生率增高。
遗传因素
家族史是遗传因素最直接的体现,患癌的危险度同家族史密切相关,而且危险度的大小与家族史中结直肠癌亲属的数量、是否为一级亲属以及发病年龄等因素相关。
其他因素
比如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糖尿病、胆囊结石、阑尾炎术后等,也与结直肠癌有关。
身体发出的这10个信号
要高度警惕!
结直肠癌因为发展迟缓,易于发现和预防,也被医生们称为“傻子癌”。
与其他癌症相比,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基础上。
因此,身体一旦发出结直肠癌早期的这10个警戒信号,就需高度重视!
1、突然体重减轻。
2、不原因不明贫血。
3、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
4、腹部有块。
5、大便带血或出现黑色粪便。
6、大便中有脓血或黏液血便。
7、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或腹泻
8、腹泻与便秘交替进行。
9、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扁或带槽沟。
10、检查发现有多发性息肉,或乳头状腺瘤。
金成武医生强调:出现症状,不要自行判断,医院就诊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目前,肠镜检查依然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
90%以上的结直肠癌是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肠镜可以直观地发现,并能够取检、及内镜下切除以绝后患。
因此,肠镜检查既能筛查、预防,又能治疗。医生建议,40岁以上人群,有无症状都要做一次肠镜检查。
尤其是以下9类人群,需高度警惕!
①肠癌高发区的成人(主要以一线大城市如北上广深为最高,这可能与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缺乏运动相关)
②结直肠腺瘤患者
③以前患过结直肠癌者
④血吸虫病患者
⑤盆腔接受过放射线治疗者
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⑦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
⑧遗传相关疾病(以下疾病患者及其一级亲属:腺瘤性息肉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错构性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Juvenile腺瘤性息肉病(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结直肠癌、IBD尤其是UC或慢性肉芽肿性结肠炎)
⑨其他(免疫法粪便潜血阳性,或慢性腹泻、经常黏液性血便、慢性便秘者等)
金成武医生强调:上述这9类人群,要提前进行筛查,筛查的起始年龄建议在40岁前,筛查手段主推肠镜。
家族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更要在青少年时期进行干预。
喝酸奶、吃益生菌
对调理肠道,真的有用吗?
文章开头的李阿姨,在出现肠道不适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喝酸奶进行调理,而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普遍做法。
除此之外,还有吃益生菌、香蕉、火龙果等方式进行调理肠道,这些做法真的有用吗?金成武医生进行了一一解答↓
酸奶
消化,需要规律的胃肠蠕动,以及消化酶的参与。
但酸奶本身,并不能纠正不规律的胃肠运动,也没有消化酶,不能真正帮助到消化。
益生菌
益生菌的相关研究是很热门的。面对各种疾病和临床症状,益生菌都想扮演重要角色,但是现状可以用「理想是美好的的,现实是残酷的」来形容。
关于益生菌本身,实验室研究得来的数据很难在临床中复现,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首先要保证益生菌的数量和种类,其次还要保证益生菌的活性。
但是,从制作到售卖的过程中,益生菌会出现衰退。你所期待的可能并不会如约而至。FDA始终不认为益生菌制剂是药物就是这个原因。
因此,不顾菌群的数量和种类,单独说一句益生菌可以治疗某某疾病,现在看起来都是不严谨的。
益生菌制剂都是如此,酸奶中的益生菌就更没有评价标准了。
香蕉、火龙果
吃香蕉可以治便秘的说法,相信大家都听过。
熟透的香蕉,富含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两者都能一定程度上促进排便。
但实际上,苹果、橙、梨、火龙果的纤维含量都明显高于香蕉,所以香蕉的通便效果并不是最好的。
且生香蕉含有大量鞣酸,会吸收粪便水分,很不利于排便。另外香蕉含糖量大,血糖高的人群需要谨慎食用。
受访医生▼
采写/编辑/制图|豆豆
图|rf等;动图来自SOOGIF
部分内容来源|医院
监制|清清
审核|蓝岚
本文为「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原创,未经授权禁止全文或部分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
?鸡蛋这样吃简直暴殄天物!营养科医生:最健康的吃法是↘
?癌症确诊前,大多会经历这个“关键阶段”!省肿瘤姚文秀:这8种情况要高度警惕
?32岁的“亚洲飞人”苏炳添到底有多自律?看似简单,99%的人做不到!
商务丨会务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