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已至
当心血吸虫
近期全国及四川省内大部分地区持续遭遇强降雨,多处发生洪涝、泥石流等灾害,加上中小学生暑期放假,人们接触江河、水塘、沟渠机会大大增加。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长江以南的12个省(市),尤其是湖北、湖南、江西等省是血吸虫病的重流行区。那么血吸虫病到底是怎样的疾病?有哪些方式可以预防?感染后又到哪里去诊治?
血吸虫病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呢?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感染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寄生虫疾病,俗称大肚子病,但是它只在部分流行区存在,不是每个地方都有。
血吸虫病有哪些传播方式呢?
上图就是血吸虫病的生活史啦,主要是通过人体的皮肤、黏膜和有阳性钉螺的水接触,尾蚴进入人体而得病。
血吸虫病症状及危害
血吸虫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入侵部位发生皮炎,并伴有发热、全身皮疹、腹痛腹泻、肝区压痛等。反复或大量感染血吸虫的患者会出现腹水、门脉高压致胃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等肝功能受损症状。
预防和治疗
血吸虫病是可防可治的。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只要接触疫水就有可能得血吸虫病,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治疗血吸虫病安全而有效的药物是吡喹酮。有疫水接触史,要及时去医疗机构和有预防医学门诊的疾控机构检查、治疗。
汛期血吸虫病到底会带来什么风险?
1
钉螺扩散
洪涝灾害造成沟渠、田地等环境严重破坏,加之雨水冲刷,易造成钉螺扩散。
2
人员接触疫水机会增加
当地人群和大量外来救灾人员进入流行区,到野外自然环境接触血吸虫疫水机会增加,这可能导致感染血吸虫病机会增多。
3
血吸虫病传染源输入风险增加
外出务工人员返回和外来人员进入灾区,可能将外省血吸虫病带到我省血吸虫病流行区。
4
血吸虫卵污染和感染性钉螺出现的机会增加
洪水将粪便冲走扩散,可能出现感染性钉螺。
我们应该怎么做?
减少生产、生活、玩乐等方式接触疫水,做好必要的防护。如果接触过流行区野外水源,出现发烧、腹泻、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或是初次进入、长时间接触野外疫水的外来人群,可主动去当地乡镇卫生院或县级疾控中心查治。
汛期已至,减少下水,
预防血吸虫病,你get到了吗?
撰稿:李荣智美编:谢鑫
审核:钟波、刘阳、程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