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病治疗误区

随着我国养羊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羊养殖规模不断的扩大,集约化养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不过受传统的养殖方式的影响,散户羊养殖在我仍旧占有较大的比重,同时也因为养羊技术参差不齐给养病治疗带来了较大的障碍。本文就来谈谈羊病治疗中的常见误区。误区一:防病用药随意对于养羊水平不高的养殖户而言,养殖过程中提高闻某些地区发生羊疫病,过度担心,根据一些可能符合的症状判断羊患有疫病,或担心患有疫病,未经确诊就随意为羊注射疫苗防疫,如布氏杆菌,导致养殖环境中引入新的菌种,反而增加了病菌感染的风险。为此,养殖户应该提升羊养殖技术,增加对羊病的了解,科学的防治疫病。在不确定羊群中发生疫病时,先采用消毒阻隔的方式进行防疫,做好防疫准备即可。误区二:有病诊断不准部分养殖户对于羊病了解较少,只知道部分病症,但忽略了大部分疾病发生时会有的共性症状,仅凭一些常见的主要症状判断羊病,自发的为羊购药治疗。由于羊病诊断不准确,导致治疗不准,反而加重病情。为此,养殖技术不高的养殖人员应该在羊病发生后请兽医前去就诊,务必确诊后正确治疗。误区三:延误治疗时间部分羊病的潜伏期较好,在患病初期不易发现,一些缺乏羊病知识和较为粗心的养殖户,未能够及时的发现羊病,导致羊病发生后逐渐的加重,直到重症时才发现,却因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从而导致治疗的成本增加,治愈期延长,部分急症还可能导致治愈概率降低,造成羊死亡率增加。为此,羊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应该加强羊病知识的,养殖中要细心、谨慎,对羊病早发现、早治疗,发现羊精神状态不佳、大便异常、行为异常时请兽医进行诊断,以免延误病情。误区四:见效停药过早部分羊病具有继发性和反复性,得到控制后复发的概率较高,而养殖人员在羊病得到控制后认为不需要治疗,便早早的停药,忽视了羊病巩固和调理的过程,或发展为慢性疾病,或长期潜伏,造成羊病隐患。这种行为虽然在表面上看似节约了成本,实际上不利于羊长期的健康成长,不仅影响羊的健康,还影响饲料转化率。为此,养殖人员的治疗疾病后要加强用药巩固,可酌情减量或使用中药调理,延长3-4次的用药,使羊病彻底治愈。误区五:随意使用药物在羊疫病或一些急性羊病的防治中,部分养殖人员存在着乱用抗生素药物的行为,导致羊对于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虽然短期内防治有效,但会给后期其他疫病的防治留下隐患,导致治疗困难。针对滥用药物的情况,建议养殖人员对于一些慢性病、无感染性疫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急症或疫病采用西药治疗、防疫治疗稳定后再转为中药治疗,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防止大肠杆菌、球虫病毒等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误区六:用法用量不精事实上,羊病治疗对于技术性要求较高,羊病发生时用什么药、用法用量等都有差异,而在羊病实际的治疗中,部分养殖人员由于不懂药性导致用法用量不规范,影响药效。部分养殖人员存在着急症应该用量大,或用量大就效果好的误区,因为用量大增加了羊的副作用,或因为用量小而起不到治疗效果。因此,养殖人员要多了解和熟悉药性,羊病防治中尽可能做到精准用药。结语:综上所述,羊病治疗中的误区是由于养殖户养殖技术不高,对于羊病的知识了解较少,缺乏羊病防治经验和科学的防病意识所致,导致羊病诊断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误诊、错诊、漏诊等现象,在治疗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不对症、乱用药、多用药、少用药、治疗不彻底等误区,严重影响着羊病治疗的效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jc/99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