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饮食远离结直肠癌
饮酒与结直肠癌
有一些流行病学研究认为,饮啤酒与结直肠癌有显著正相关。但丹麦一啤酒厂的调查分析表明,该厂工人虽然每人每天可免费饮啤酒6瓶,其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并不高于普通人群。最近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在动物实验中却发现,啤酒能减少肠道肿瘤的发生。可见饮啤酒与结直肠癌的关系并不明确。另外,对果子酒、高度蒸馏酒与结直肠癌的关系,至今亦无定论。总之,饮酒与结直肠肿瘤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维生素与结直肠癌
维生素A调控上皮组织分化,使上皮细胞发育导向成熟的非角质化的细胞。当缺乏维生素A时,上皮细胞分化将导向角质化形成鳞状细胞,最终发展成癌。实验动物缺乏维生素A则易发生结肠癌,而只要在动物的饮食中加入少量维生素A就可以消除这种危险,食用适量的维生素A可为肠道的癌变提供额外的防护作用。
有证据表明,维生素A至少能对抗结直肠癌在内的8种癌症。另外,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均能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的相对危险度。
国外学者发现,摄入钙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鱼和蔬菜、或直接补充钙剂,可减少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摄入维生素D与钙量最多的人,结直肠癌危险性最小。
日光照射与结直肠癌呈负相关。有人认为钙减少患肠癌的机理为钙剂能使分裂异常迅速的结肠粘膜细胞增生减缓,足量的钙还可与脂肪酸及胆汁酸相结合形成不溶性化合物排出体外,有对抗脂肪及胆汁酸的作用,从而减少患肠癌的危险性。
日光并不是影响结直肠癌发病的直接因素,而是使人体内产生内源性维生素D,提高人体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水平而预防结肠癌。日照多的地区,其谷类、蔬菜和水果生长时接受的阳光多,这些食物中含的维生素D可能更丰富,人们以谷类为主食,结肠癌发生率就低,相反,同一地区以肉类为主食的人则结肠癌发病率就多。有人统计血清中2,5-OHD水平达27~41mg/ml(中位数30.5mg/ml)时,患结肠癌的危险性下降80%。
食盐与腌制食品
Tuyns研究了食盐量与胃癌、结肠癌及直肠癌之间的关系,发现高盐摄入组三种癌症的相对危险度均增高。杨工发现每周摄取3次以上腌制食品者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是不足1次者的2.2倍,直肠癌为2.3倍。该危险因素可能与食品腌制过程中产生的致癌(促癌)物有关。而高盐摄入可能是一种伴随状态。
葱蒜类食物
许多研究表明,常食葱蒜类食品可降低胃肠恶性肿瘤发生率,其机理可能是减少致癌物对胃肠粘膜的损伤。
结直肠癌的环境因素
一、微量元素
多年来人们研究了微量元素钼、硒等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但尚缺乏统一认识。
钼是植物亚硝酸还原酶的组成元素,此酶可使土壤中亚硝酸还原为氨,解除其致癌性,土壤中缺钼可导致硝酸盐、亚硝酸盐在农作物内积聚,以致人们从食物中获得较多量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它们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可转化成致癌物引起结直肠癌。
钼还是已知的一种抗氧化剂,土壤、食物中缺钼使人体中缺钼,缺乏抗氧化剂,从而缺乏防止致癌物活化的保护剂。所以,土壤中缺钼与结直肠癌高发有一定关系。
二、血吸虫病
一般认为血吸虫病引起结直肠癌有以下几种途径:
①虫卵的物理作用:大肠粘膜上长期有血吸虫卵沉积,造成反复的粘膜溃疡、修复以及慢性炎症等病变,大肠粘膜上出现腺瘤样增生,并可在腺瘤的基础上发生癌变。
②虫卵的化学作用:从新鲜的虫卵中可分离出吲哚和胆固醇样物质,吲哚是DNA损伤剂,胆固醇为潜在的化学促癌物。
③血吸虫病感染致胆汁酸排泄分泌改变,胆汁酸具有致癌性。
④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减弱,为肿瘤的发生提供了条件。但从临床流行学资料看,虽然早期有一些论据显示血吸虫病与结直肠癌的地理分布呈显著正相关,加大拿近来却发现血吸虫病感染率明显下降的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仍未降低,看来,血吸虫病与结直肠癌的关系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职业与心理
结直肠癌在石棉开采及加工工人中高发,进一步的研究提示,石棉纤维可损伤肠粘膜,造成机械损伤后的肠粘膜对致癌物质更敏感,故易发结直肠癌。还有人统计结直肠癌与密切接触农药(除草剂、杀虫剂)有关。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提示受长期沮丧、焦虑、苦闷、恐惧、悲观甚至绝望等不良情绪刺激的人好发肿瘤,主要由于不良情绪会造成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引起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胃肠蠕动减慢,造成食物残渣在肠腔停留时间延长,使更多的致癌毒物被吸收而致肠癌。
另外,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可能导致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功能失调,使抵御肿瘤的免疫能力减弱,对某些突变的上皮细胞丧失监视清除能力而形成肠肿瘤。
专家介绍罗成华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医院大外科主任
罗成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党委委员、大外科主任、普外科部副主任、腹膜后肿瘤外科主任,美国结直肠外科学会(ASCRS)InternationalFellow,知名肿瘤外科、肛肠外科、普通外科专家。
擅长疑难腹膜后肿瘤及复杂盆底、肛肠外科等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每年诊治疑难、复杂腹膜后肿瘤及盆腔肿瘤病人达例以上。曾被中央电视台2、7、10频道,北京电视台、新华网、健康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SCI论著10余篇。举办中国腹膜后肿瘤论坛、中国肛肠创新论坛等大型学术会议。获全军医疗成果奖1项,国家专利4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行业专项及北京首发基金等项目,总科研经费达万元。
已出版《肿瘤专科医师培训教程》(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腹膜后肿瘤》(人民卫生出版社)、《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外科学-理论与实践》(人民军医出版社)、《结直肠肿瘤》(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便秘治疗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痔治疗新技术-LigaSure痔切除术(附手术操作DVD)》(人民军医出版社)等专著,正主编《RetroperitonealTumors:InvestigationandManagement》(Springer美国出版)。
兼任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模拟医学分会会长、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腹膜后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腹膜后肿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肛肠医学联盟理事长、中国中医药肛肠分会副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肠肛门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医学杂志》及《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委等职。
来源:spanal医学
责任编辑:吴菁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电话小孩得白癜风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