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知识宣传
防治血吸虫4月27日,蒿子港镇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活动,蒿子港血防站派出十余人的医疗、宣传团队,宣传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流动广播车、宣传画板、横幅、血防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
上午八点半,在蒿子港镇振兴街,整齐的宣传画板成行摆放,村民朋友们认真观看展板宣传内容。现场更是有医务人员耐心地跟前来咨询的村民讲解防治注意事项,及宣传有关血吸虫病防治知识,以达到早防治、早治疗的目的。
资料显示目前,蒿子港镇所在的澧水流域为血吸虫病流行区。经过多年的努力,蒿子港镇已达到传播控制标准。但目前全镇的存栏牛羊和大量渔民在周边水域活动,仍有可能发生感染。
蒿子港镇位处湖区,血吸虫病防治压力大。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蒿子港党委政府将携蒿子港血防站继续大力普及防治卫生知识,提前部署,通过群防群治达到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同时,血防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与支持。
什么是血吸虫PHILOSOPHY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japonicumKatsurada)即血吸虫,国内分布于南方各省区;国外分布在日本。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地方性寄生虫病。在我国因只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故通常将日本血吸虫病简称为血吸虫病。成虫寄生于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中,雌雄虫经常抱在一起。雌虫产卵于肠壁,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如遇钉螺则侵入其体中,毛蚴在钉螺体内经过无性生殖,产生大量的尾蚴。尾蚴自螺体内逸出后,借尾部摆动,遇到人或易感染的动物而从皮肤钻入,引发感染。其寄生能引起人和动物的血吸虫病。
控制措施PHILOSOPHY1查治病人、病牛、消灭传染源 病人的确诊需要粪检虫卵或孵化毛蚴,随着血防工作深入开展,粪检虫卵的难度日增,因而不断改进检查方法,同时提出一系列血清学诊断方法,这些方法日趋完善,简便有效。在现场大规模普查,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综合查病方法。耕牛是重要的保虫宿主,在防治中切不可忽视。查出的病人、病牛要及时治疗。70年代我国合成了吡喹酮,是一种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治疗药物。对晚期患者常在接受中药调理后,再作杀虫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等。
2控制和消灭钉螺 平原水网区及部分丘陵地区主要是结合生产与兴修水利来螺,局部配合应用杀螺药。湖沼地区主要是控制水位,改变钉螺的孳生环境。一定要结合生产,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从控制钉螺到减少钉螺密度,最后消灭钉螺。在某些地区采取化疗结合重要灭螺的防治措施,其关键是能找到易感地带,并进行易感地带灭螺。
3加强粪便管理,搞好个人防护 结合农村爱国卫生运动,管好人、畜粪便,防止污染水体。如建造无害化粪池,粪尿混合贮存粪便方法。近年来推广沼气池,使粪便管理开辟了新途径。在易感地带反复来螺,做到安全用水。流行季节加强个人防护,可涂擦防护药或口服预防药。另外,要加强宣传教育,特别是对易感人群的健康教育很重要,引导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劳动方式到重视自我保健的轨道上来。
目前,我国防治血吸虫病的基本方针是“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综合措施、因时因地制宜”。??
血吸虫病的预防PHILOSOPHY1开展健康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
2避免或减少接触疫水:如在有螺地区修路、搭桥、设渡口;在有螺地区生产作业必须接触疫水时,应穿戴防护用具或涂擦防护药物。目前常用的防护药物为防蚴灵,可预防血吸虫感染,该药可持续防护4小时左右,如下水时间长,应增加涂药次数;
3饮用安全卫生水,如自来水、井水等,不得饮用未经消毒的塘沟水;
4早期服药预防发病:口服吡喹酮进行早期治疗,按每公斤体重40mg总量,晚饭后一次顿服或1日2次分服;
5做好个人集体防护:使用防护用具,如长筒胶靴、胶皮手套、尼龙防护裤等;涂擦防护药物,如防护油、防蚴膏等,每四小时涂擦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