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地方性疾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
血吸虫感染以后,引起的异位损害以肺和脑部最多见,肺内可见粟粒状结节及结节周围渗出性炎症,脑部可出现不同时期的虫卵结节和胶质细胞增生。
症状及特点侵袭期患者可有咳嗽、胸痛、偶见痰中带血丝等。
急性期临床上常有如下特点:
?慢性血吸虫病接触疫水l~2天后,可出现尾蚴性皮炎。一般无明显症状,少数有轻度的肝脾肿大。如感染较重,可出现腹泻、腹痛、粘液血便等。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消瘦、乏力。
?急性血吸虫病潜伏期平均为40天,多数在3周至2个月之间。主要症状为发热与变态反应。热型以间歇型和弛张型为多,重者可为持续型,体温可在40℃左右持续较长时间,可拌有神志迟钝、昏睡、谵妄、相对脉缓等毒血症症状。热程一般在一个月左右,重者达数月。大多数病人有肝脾肿大,有的出现腹水。
?晚期血吸虫病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4种类型,即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及侏儒型。
预防措施?不要触有血吸虫病的水源
?积极治疗病人、病畜、减少传染源
?消灭钉螺
?管好水源,不喝生水
只要做到以上几点,就可以预防血吸虫病。
小编今天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啥叫灭螺
灭螺(消灭钉螺)灭螺是切断血吸虫病传播的关键,主要措施是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环境改造,改变钉螺孳生地的环境以及局部地区配合使用杀螺药。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化学灭螺药为氯硝柳胺。在短期内不易消灭钉螺的湖沼洲滩地区,采用建立“安全带”的方法,即在人畜常到的地带(称易感地带)反复灭螺,以达到预防和减少感染的目的。
据悉,我区东南各镇为丘陵地区,西北为河湖地区,历史上钉螺分布广泛,经几代血防人员查螺灭螺的努力工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全区已经消除钉螺。但周边地区高淳、浦口、安徽等地仍有大面积钉螺存在,加上近年来螃蟹养殖户从外地购进大量螺蛳,有可能将钉螺夹带进入我区。每年2月到5月,是钉螺繁殖的高峰期,也是靠寄生在钉螺身体上存活扩散的血吸虫扩散高峰期。
为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彻底消除群众对血吸虫病的忧虑,连日来,桥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大规模查螺工作,对历史有螺环境进行了系统抽样调查,重点对历史有螺环境、历史无螺环境但适宜钉螺孳生的环境进行调查,共筑血吸虫病防治堡垒。
健康浦口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