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上医的老教授们张沅昌和华山神内

张沅昌教授,是我国当代杰出的神经病学家,我国神经病学和神经病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九三学社社员,曾任上海医科大学(原上海第一医学院)教授、神经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医院神经科主任、神经病学研究所首任所长,并担任过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咨询团成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总编辑、《医学百科全书神经病学分册》主编、《上海医学》编委。张教授于年3月24日于上海逝世,享年六十八岁。

张沅昌教授年1月27日出生于上海南市区,高中毕业后即以医学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医学院后,留校任中国红十字会总院(医院)医师。早在年,他就发表过我国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首例报告和最早介绍精神分裂症胰岛素治疗等论文。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考取了公费留学,于年赴伦敦大学QueenSquare神经病院和Maudsley精神病院深造,师从著名的神经病理学家J.G.Greenfield和W.Blackwood教授。新中国诞生不久,热爱祖国的张沅昌教授毅然归国,于年7月回到上海,他就任上海医学院附属红十字会总院(医院)神经精神科主任,兼顾红十字会总院、中山两个创业伊始的神经科,每周隔日穿梭于两院之间,积极开拓临床、教学和科研业务,培养专业人才。他将红十字会总院分散在内科各病室的神经科病人调整集中,建成独立的神经科病房,有近20张病床,医院建立了有12张床位的神经科病房,在我国他是最早创建神经病学专科的先驱者之一。

作为我国神经病学主要的奠基者之一,张教授一直为我国的医学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他以勇于开拓和善于协作的精神,积极倡导开展脑瘤诊治等神经外科工作。在沈克非、史玉泉和荣独山教授等支持和协作下,医院就成功地开展了当时还无人问津的脑血管造影、开颅手术等技术,为上海医学院创建神经外科做了重要贡献。在张沅昌教授的组织推动下,一些相关的神经学科如神经病理、神经放射、临床电生理等也逐步发展起来。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再次调整院系,恢复医院(医院)。神经精神病学教医院(即后来的医院),由张沅昌任主任、史玉泉任副主任,协同开展医疗、教学和科研,为在医院成立神经病学研究所和世界卫生组织神经科学研究和培训协作中心奠定了基础。

张沅昌教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他随身常带一个小笔记本,凡遇诊断未明或有教益的病例,就及时记录下来,随访观察,直到手术或病理诊断结果明确,他慎密的临床思维和博学的知识常令同行钦佩不已。曾有一名长期使用激素的肝功能不全病人短期内先后出现左右侧肢体的瘫痪,最终死亡,在没有CT和MRI的年代,张教授仅根据临床资料就正确地诊断出是毛霉菌感染性血管炎,与尸检结果惊人一致,这种近乎「神奇」的例子数不胜数。张教授从来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是不断总结,使自己的临床经验越来越丰富,他询问病史耐心,查房细致,往往会问出和查到其他医生忽略的病史和体征。他这种认真细致的精神深深影响着他的学生和受教者。

他一生勤奋学习、工作,数十年如一日,亲自指导训练本科医师、进修医生和研究生,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神经病学工作者,在北京、黑龙江、新疆、辽宁、四川、广东、广西和上海等省市从事神经病学工作的许多神经科医师都受到他的直接指导,不少成为神经科的学科带头人或负责医师,为我国神经科专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科内他主张百花齐放,不拘一格用人才,重视梯队建设,培养了一批国内有名的神经科专家,为医院医院品牌科室和国内神经病学领域一面旗帜奠定了人才基础。

张沅昌教授治学严谨,勤于著述,撰写过许多有价值的著作和论文,特别对脑寄生虫病学、肝豆状核变性、脑炎、脑瘤、脑血管病、脱髓鞘疾病等疾病的病理都有着精湛的研究和见解,尤其对脑血吸虫病的病理和虫卵栓塞发病机制有独到的见解,为我国血吸虫病的防治,作出了杰出的理论贡献。年,在他组织推动下,翻译出版了英国Brain著《神经系统疾病》.年翻译出版了美国Cowell著《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学》。在他主编下出版了第一本高等医药院校统一教科书——《神经病学》,此后还主编了《脑血管疾病》和《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神经病学》分卷等重要的神经病学专著。发表过「中枢神经系统肺吸虫病76例的分析与体会」、「脑型血吸虫病」、「颅内脑膜瘤、颅内赘瘤例临床分析」、「10年来关于肝豆状核变性的研究」「视神经脊髓炎的病因与病程」、「大脑中动脉闭塞与颈内动脉闭塞」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张沅昌教授一生波折起伏,但他人格高尚,对医学执着追求,一直为国内神经病学的发展鞠躬尽瘁。「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极左路线的影响,虽受到了不公正的冲击和迫害,他仍然精勤不倦,坚持专业实践,并在此阶段提出了「散发性脑炎」、「小卒中」等学术观点,指导了广大医师的临床实践,「文革」后期,他又积极主持编著了《实用神经病学》第1版,该书成为以后10余年间中国临床神经科医生专业学习的重要著作。粉碎「四人帮」以后,他不顾年迈多病,仍然身先士卒,坚持每周三次查房和床旁指导,对病人的病情细心分析,对下级医生谆谆诱导。张教授是一位真正值得大家思念的老师和楷模。当我们后辈在华山神经科旗帜下努力工作的时候,应该谨记张教授「精勤不倦,博学济世」的教诲,他的精神和事迹将永远被载入华山神经科的历史。

(转载自丁香园医院神经内科)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好
白癜风治愈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tb/4.html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