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我省已进入降雨集中期,雨水量大增,致使长江等水流水位猛涨,防汛形势严峻。长江流域,4-10月正值血吸虫病急性感染高发期,因此,在做好抗洪防汛减灾救灾工作的同时,各相关部门及人员还需做好血吸虫病的防治措施。
7月14日晚,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紧急命令,要求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市防指立即做好长江江心洲和外滩圩人员撤离工作。
当前,安徽省长江干流全线持续超警戒水位,预计未来1-2天沿江各主要控制站将陆续出现洪峰水位,部分江心洲、外滩圩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洪水威胁。
然而洪水伴随而来的还有血吸虫病防控压力陡增。血吸虫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省区,长江中下游是血吸虫病流行区。
何为急性血吸虫病?
急性血吸虫病是血吸虫病的一种临床类型,以发热、肝脏肿大及周围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伴有肝区压痛、脾脏肿大、咳嗽、腹胀及腹泻等。多见于对血吸虫无免疫力的初次感染者,也可发生于再次感染大量血吸虫尾蚴(肉眼不可见)的慢性血吸虫病人。
哪些行为容易发生急性血吸虫感染?
在疫区接触疫水的行为均易造成急性血吸虫感染。如涉水作业(捕鱼、水上运输、勘察、敷设管线、抗洪救灾、修造船舶、水产养殖、采砂等),洗衣洗菜、游泳戏水、垂钓及其它亲水活动。
怎样防护?
到疫区做到不接触疫水,即不下水游泳戏水、洗手洗脚(洗澡)。特别见有警示标牌处绝对不能下水,如遇现场巡视人员劝阻下水则须服从。
疑似急性血吸虫感染怎么办?
接触疫水后如出现发热、皮疹、腹痛腹泻医院诊治,也可咨询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其中特别要主动告知医生是否有接触疫水情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