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斋”所有。本篇照片为筛选后结果。备注也是引用新华社,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转载需本人同意方可!
编辑不易,若君喜欢请打个赏!
年5月10日刘心宁
湖北省各地已开始插早稻秧,年插秧准备工作比往年作得又快又好,农民们普遍推广了早稻、匀插、小株密植等先进经验。图为黄陂县高庙区群生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在实行小株密植的方法插秧。
年10月15日
李诗堂(左)、肖和平(中)、李诗金(右)、现在是黄陂向店小学的学生,他们都是少先队员。
同上
李玉兰,现在是黄陂向店小学教师,她感激党和国家治好她的病,要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
年1月25日于澄建
这些在解放前染上重病的孩子,由于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医务人员的积极治疗,他们已恢复了健康,有的在本县农村人民公社,有的已到外地担任了工作,他们正活跃在各个建设岗位上。上:谌文年——向店公社爱国大队第一生产队的渔业队员。下:李诗金(右)——向店公社向店大队第六生产队社员,还担任了生产队的血吸虫病防护员。
同上
左:李诗堂——向店公社向店大队第二生产队的保管员。他负责保管粮食和农具,做到账目清楚,整理有条,被评为生产队的模范。右:肖和平——向店公社向店大队抽水机手,由于他工作积极,努力钻研技术,被评为大队的模范。
年6月23日刘心宁
黄陂县滠口公社民生大队,有一个受人欢迎的新社员张国乐。他原是城里的一个内燃机修配工人,去年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平时他劳动积极,在听说大队要安装抽水机时,主动提出担任全部安装工作。不仅任务完成得很出色,而且为大队节约了安装费用。现在他成为抽水站的技术员。
年7月13日刘心宁
党员陈玉清,年9月积极响应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由上海回到老家黄陂县滠口公社民生二大队陈家墩生产队安家落户,参加农业生产。陈玉清原在上海市港务管理局中等专业学校轮机科担任党支部书记。陈玉清劳动积极,虚心向社员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平时又很关心社员生活,有事找社员商量,受到社员们的赞扬。最近,陈玉清被社员们选为生产大队副大队长。夏收休息时,陈玉清征求社员们对生产和生活上的意见。
年11月3日整理于澄建
医院从年以来,每年都有计划地派出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到黄陂、医院参加工作,医院的医务工作者进行技术辅导和治疗示范,并先后举办了80多次学术讲座和短期的业务训练班,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提高业务水平。医院医师戴建新(左后)给医院医师熊国寿(左前)讲解X光透视操作技术。
年4月27日陈倪
湖北省民间歌舞团组织了农村演出队,深入人民公社的生产队为农民演出。他们带去的节目,多半是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民乐、曲艺、小歌剧。图为演出队在黄陂县百花公社五一大队村头,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为社员们演出。
年5月7日张申明
黄陂县枹桐公社农民业余泥塑工作者,把他们自己创作的新作品送到各大队巡回展出。
年6月18日坚斌摄
黄陂县环城公社民兵连,抓紧农闲时间进行军事训练,不断提高军事技术。这是他们在进行战术演练。
年8月7日
黄陂县开展农民业余泥塑创作活动,通过泥塑,宣传社会主义新生事物。这是农民业余泥塑作品在各大队巡回展出,受到社员群众的欢迎。
年11月3日张申明
黄陂县农民业余泥塑作者把田间地头也作为创作的场所。这是桴桐公社农民业余泥塑作者在地头创作反映生产队长积极参加劳动的作品。
年4月12日雷蒋
黄陂县梳店大队离休老红军李祥魁,13年来坚持和社员一起培育苗圃、植树造林、看护山林,并多次用自己的收入为集体买回树苗、树种,先后办起了九个林场,每年为集体增加收入10多万元。
年9月12日花皑
武汉市为解决市民早食难问题,鼓励兴办供应早餐的饭馆、摊点。市郊每天约有一千多农民进城设摊供应早点。这是市郊黄陂县祁家湾乡农民张秀英、喻才德夫妇在卖馄饨。
年2月23日杜华举
黄陂县土庙镇上张村张春萍、雷金梅等21名农家姑娘,从父母为她们准备的嫁妆费中拿出1.2万作为流动资金,办起了家庭绣花厂,为外贸部门加工出口枕套、床罩等工艺品。现在该厂80%的产品已销往东南亚各地。
李一方摄
年10月5日,中国台湾的胡秋原在故乡黄陂县为黄陂第一中学题词留念:“一别校园40年,欣看黌(学)宇倍增添,勤仁成勇当时训,地隔时移心自联。”
忘忧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