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养基本知识66条,你值得拥有

白癜风的身心健康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健康素养定义: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强壮,人体各器官功能良好;

心理健康表现为:能够恰当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及周围的人和事,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情绪稳定,行为有目的性、不放纵,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压力等;

社会适应良好表现为: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协调。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合理饮食、体育锻炼。疾病以预防为主,越早越好,拒绝不良习惯,定期检查身体。

人类所患的很多疾病都与环境污染有很大关系。无节制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是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源。

每个人都有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的责任,应自觉养成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的良好习惯,努力营造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环境。

健康的成年人,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提醒: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正规机构,一定要到国家批准采血的血站献血。

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和患者、精神障碍患者、残疾人都应得到人们的理解、关爱和帮助。

在生活、工作、学习中,要懂得接纳这类群体,不要让他们感受到任何歧视。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进行自我检查,医院体检,一旦发现健康问题及时就医,医生会有针对性地帮助你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血压在白天略高,晚上略低,冬季略高于夏季;运动、紧张等原因也会引起血压暂时升高。收缩压达到-mmHG或舒张压达到85-89mmHG时,称为血压正常高值,应向医生咨询。

成年人早晨体温略低,下午略高,1天内波动不超过1℃,运动或进食后体温略微增高。

超过次/分为心动过速,低于60/分为心动过缓,心率快慢受年龄、性别、运动和情绪等影响。

第一类疫苗由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第二类疫苗属于公民自费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儿童出生1个月内应办理预防接种证,每次接种疫苗时应携带预防接种证,儿童在入托、入学时需要查验预防接种证。

儿童、老人、体弱者等容易感染流感的人群,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流感疫苗。

由于流感病毒常常发生变异,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方能获得有效保护。

一般情况下,拥抱、握手、接吻、蚊虫叮咬、共用公共设施或生活用具、共餐、咳嗽等行为不会造成传染。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很有可能产生结合感染,人体感染结核菌后只有少数人会发病,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人体抵抗力和结核菌毒力。

感染性肺结核患者应注意: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外出时应佩戴口罩,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

人和家畜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简称“疫水”)就会感染血吸虫病。

预防时注意不要接触有钉螺孳生的水体;不要在可能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中游泳、捕鱼、洗衣或进行其他活动;因生产、生活和防汛需要接触疫水时,要采取涂抹防护油膏、穿戴防护用品等措施。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有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所致。一旦发病,病死率近%!

为控制狂犬病传播,饲养者应做到:为犬、猫等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带宠物外出时,应该使用链子或给其戴上笼嘴。

防蚊:搞好环境卫生、消除蚊子孳生地,根据情况选用防蚊灭蚊用品。

防蝇: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要保管好食物,防治苍蝇叮爬。

防鼠:搞好环境卫生,减少老鼠的藏身之地;安装防鼠门、网,同时保护好食物。

防蟑螂:保持室内干燥、清洁,将食物密闭存放,及时清洁餐具、炉灶,按时清理垃圾。

预防动物源性疾病传播,要做到:

1.接触禽畜后要洗手

2.尽量不与病畜、病禽接触

3.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不明原因死亡的禽畜、未经卫生检疫合格的禽畜肉

4.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禽畜肉、水产品

5.不食用国家保护野生动物

6.发现病死禽畜要及时向畜牧部门报告,并按照要求妥善处理病死禽畜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辖区居民提供高血压管理服务。血压正常者应每年测量1次血压,高危人群至少每6个月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高血压患者每年至少接受4次面对面随访。

出现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消瘦;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负荷2小时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癌症筛查和早期监测是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的重要途径,有利于癌症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应积极参加癌症定期检查。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癌症治疗效果的关键。重视癌症的早期征兆,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可促进癌症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

常出现心情压抑、愉悦感缺乏、兴趣丧失;伴有精力下降、食欲下降、睡眠障碍、自我评价下降、对未来感到悲观失望等;甚至有自伤、自杀的念头或行为,这些行为持续存在2周以上就有可能患抑郁症。

焦虑症则变现为:突然或经常莫名其妙地感到紧张、害怕、恐惧;常伴有明显的心慌、出汗、头晕、口干、呼吸急促等躯体症状;严重时有濒死感、失控感,这种行为频繁发生。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抑郁症或焦虑症,应及早就医及时规范治疗。

跌倒是造成65岁及以上人群因伤害致死的第一位原因,老年人需要增强防跌倒意识。

家居环境中尽可能减少障碍物,改善家中照明、保证照明亮度,地面要防滑并保持干燥,在马桶旁浴缸旁安装扶手,浴室地板上放置防滑橡胶垫,老年人自身可以选择适合的体育锻炼方式增强抗跌倒能力。这些措施可以防止老年人跌倒。

另外,老年期痴呆是不可逆的进行性病变,应由精神科或神经科医生诊治,需要给予充分关爱和特殊护理。

育龄男女如果短期内没有生育意愿,可选择口服避孕药、避孕套避孕;已婚已育夫妇提倡使用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等长效高效避孕方法,无继续生育意愿者,可采取绝育术等永久避孕措施。安全期避孕和体外排精等方法避孕效果不可靠,不建议作为常规避孕方法。

减少人工流产,维护女性生殖健康,需要男女共担责任。

保健食品和药品区别

项目

药品

保健食品

目的

治疗疾病

营养保健

适宜人群

病人

有营养保健需要的人

剂量

严格限制

一个适用范围

疗程

有严格规定

可长期使用

毒性

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效果评价

症状缓解或消失

集体调节至健康平衡的状态(长期过程)

劳动者过量暴露于有害因素中,会对健康造成损害。严重时会引起职业病,如矽肺、煤工尘肺、铅中毒、苯中毒、放射病等。

劳动者必须具有自我保护意识、自我防护知识和技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保护劳动者免受不良工作环境对健康的危害,是用人单位的责任。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原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合理膳食提供了权威的指导;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强度和运动量;戒烟应越早越好,饮酒方面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保持乐观开朗豁达的心情,树立正确目标,应对生活压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体重是否正常,可用体重指数BMI来判断:

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

成人正常体重指数在18.5-23.9kg/㎡之间;

体重指数在24-27.9kg/㎡之间为超重;

体重指数≥28kg/㎡为肥胖。

注意粗细搭配,成年人每天应摄入-g的谷类食物,其中50-g可以吃一些粗粮杂粮和全谷类食物。

每天应吃蔬菜-g,水果-g。蔬菜和水果不能相互替换,建议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

建议每人每天饮奶g或者等量的奶制品,高血脂和超重肥胖者应该选择低脂、脱脂奶及其制品;建议每人每天摄入-50g大豆或等量的豆制品。

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25-30g。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包括酱油、酱、酱菜等调味品和食物中的含盐量),糖摄入量不超过50g。

温和的气候条件下,从事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日最少饮水量为1-1毫升,如果是从事高温或重体力活动的人,还应当适当地增加饮水量。

生食品是指制作食品的原料,如鱼、肉、蛋、禽、菜等;熟食品是指能够直接食用的食品,如熟肉、火腿肠、馒头、米饭等。

生食品要煮烧熟煮透再吃,剩饭菜应重新彻底加热再吃,碗筷等餐具应定期煮沸消毒。受污染或者变质的食品,不能再食用。

运动强度可通过心率来估算。最大心率=-年龄,当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75%时,身体活动水平则达到了中等强度。

成年人每周应进行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或每天进行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每周3-5天。

90%的男性肺癌死亡和80%的女性肺癌死亡与吸烟有关。现在吸烟者中将来会有一半人因吸烟而提早死亡,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不吸烟者至少减少10年。

有充分证据说明,相比于吸普通烟,“低焦油卷烟”和“种草药卷烟”不能降低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反而容易诱导吸烟,影响吸烟者戒烟。

研究发现,30、40、50或60岁时戒烟可分别赢得10、9、6或3年的预期寿命;戒烟10年后,戒烟者肺癌发病风险降至持续吸烟者的30%~50%;戒烟1年后,戒烟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大约降低50%,戒烟15年后,将降至与从不吸烟者相同的水平。

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成年女性不超过15克。禁止孕妇和儿童、青少年饮酒。

遵医嘱使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等成瘾性药物,可以治疗和缓解病痛。不合理地长期、大量使用可导致药物依赖。

药物依赖会损害健康,严重时会改变人的心境、情绪、意识和行为,引起人格改变和各种精神障碍,甚至出现急性中毒乃至死亡。

毒品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吸毒非常容易成瘾,任何人使用毒品都可导致成瘾,不要有侥幸心理,永远不要尝试毒品。毒品严重危害健康,吸毒危害自己、危害家庭、危害社会、触犯法律。一旦成瘾,应进行戒毒治疗。

睡眠时间存在个体差异,成人一般每天需要7-8小时睡眠,儿童青少年需要更多睡眠,长期睡眠时间不足有害健康。

精神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被确诊为患有精神疾病者应及时接受正规治疗,遵照医嘱、全程不间断、按时按量服药。

积极向医生反馈治疗情况,主动执行治疗方案,通过规范治疗多数患者病情可以得到控制。

吸烟者应当尊重他人的健康权益,不当着他人的面吸烟,不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随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随地吐痰时产生的飞沫进入空气,传播给他人。所以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手绢、臂肘等遮掩口鼻,这也是社会进步、文明的表现。

如果是一家一户的、少量饲养的方式,一般采用收集后与人粪一起堆肥的方式。如果是规模养殖企业,对猪粪等含水率高的禽畜粪便,一般采用沼气发酵、直接堆腐、塔式发酵等生物发酵模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对鸡粪等含水率低的粪便可直接晾晒、烘干等,处理后的禽畜粪便可以作为有机肥或饲料使用。

医学所能解决的健康问题是有限的,公众应当正确理解医学的局限性,理性对待诊疗结果,不要盲目地把疾病引发的不良后果简单归咎于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

如果对诊疗结果有异议,或者认为医护人员有过失,应通过正当渠道或法律手段解决,不能采取扰乱医疗秩序或伤害医护人员的违法行为。

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必须注射或输液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如有不适要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每个人都应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负责,重视道路交通安全严格遵守交通法规,避免交通伤害的发生。

溺水是我国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要加强对儿童的看护和监管。

儿童游泳时,要由有救护能力的成人带领或有组织的进行,不要单独下水。游泳的场所,最好是管理规范的游泳池,不提倡在天然水域游泳,下雨时不宜在室外游泳。游泳时,要做好必要的保护措施。

如发生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使室内空气流通。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立即把中毒者移到室外通风处,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顺畅;对于中毒严重者,应立即呼叫救护车,送医院抢救。

妇医院检查,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孕妇孕期至少应进行5次产前检查,(孕早期1次,孕中期2次,孕晚期2次),有异常情况者应适当增加检查次数。定期产前检查能够动态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

为了母乳喂养成功,孩子出生后1小时内就应开始哺乳。纯母乳喂养可满足6个月内婴儿所需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因此婴儿出生后,应首选纯母乳喂养,6个月内不需要添加任何辅食。母乳喂养可以持续至2岁或2岁以上。

经常与儿童沟通、交流,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tb/6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