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的野菜你不要采

让白癜风患者直面异样眼光 http://m.39.net/pf/a_6185648.html

又到一年春暖花开时,去老洲、胥坝踏青游玩的居民渐渐多了起来,江边的滩地上或多或少都能寻觅到马兰、芦笋、野茭白、洲芹菜其中的一两样,踏青途中顺便采点野菜回家岂不美哉?

但是滩地的野菜大都长在浅水洼里的,因此采摘野菜很容易接触到江水,而4月起便是血吸虫病的易感季节,此时接触江水便有感染血吸虫病的风险。

血吸虫尾蚴可通过皮肤侵入人体,平时寄生在中间宿主钉螺体内,而钉螺主要存在于沿江水草丰茂地带。一般来说,当气温逐渐升高后(每年4到10月份),钉螺的活动就十分活跃,此时寄生体内的血吸虫尾蚴就会释放到水中,可浮游在水面或漂流到远处,形成一片片易感水域;钉螺还能爬上叶草,在露水中放出尾蚴。如果人体皮肤这时接触到易感水域,尾蚴就会在几秒内钻进人体。接触点皮肤随之会出现丘疹、瘙痒,数小时至两三天后会自行消退,严重时还有可能引起急性感染,导致身体严重损害。

正因为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因此一般采取消灭钉螺的办法来杀灭血吸虫。但由于钉螺具有随水漂移生长的特点,受长江洪水等因素的影响,沿江地带难以完全消灭钉螺。

因此,政府和血防机构会在易感地带树立血防警示牌,请不要到有钉螺的江滩挖野菜、打棕叶、戏水和游泳,以免接触疫水。

的确到江边有事的,比如生产、生活(水上作业、田间耕作、抗洪抢险)必须下水的应提前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涂抹防护油、戴手套、穿胶靴等。在易感地带皮肤接触到江水或江滩洼塘水一个月后,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发热等症状,请及时到血吸虫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身体健康受到损害。

总编:赵家清

审核:刘承海

编辑:高书兵

素材来源:防治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tb/7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