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康志慧王淑敏王金锐
门静脉正常值:13-24cmH2O(10-18mmHg)平均值18cmH2O(13.5mmHg)。门静脉高压:门静脉压力超过2.45kPa(18.3mmHg)或高出下腔静脉压1.47kPa(11.0mmHg)以上时,便可诊断为门静脉高压。
⒈遗传学:引起肝脏疾病的几种遗传病;例如,先天性肝纤维化、胆汁性肝硬化。
⒉人口统计学:年龄:成人比儿童更常见。
3.流行病学:(肝脏疾病的地理差异很大):①酒精肝、丙型肝炎:西方国家;②乙型肝炎:亚洲;③血吸虫病:非洲、中东。
4.病理生理:门静脉的流出道受阻,引起门静脉及其属支内压力增高,血流瘀滞,及代偿性的门体侧支部开放、脾脏充血肿大等。
5.门静脉高压的原因(根据门静脉血流受阻的部位):
①肝前型:血栓(图一)、畸形、压迫、新生儿脐静脉炎、腹腔内感染、肝动脉与门静脉之间动静脉瘘。
②肝内型:主要是各类型晚期肝硬化(图二),也可见于慢性重型肝炎、肝纤维化、血色素沉着症,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
③肝后型: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阻塞、缩窄性心包炎等。
④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病因不详。可能与肝内门静脉硬化症等有关。??
注:特发性门脉高压(IPH)是一组有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和门静脉高压,但无明确的肝硬化和肝外门脉阻塞的临床综合征。
图一:门静脉血栓形成
图二:同一患者肝硬化、腹腔积液、脾大
6.临床表现(PH通常是无症状的):脾大、脾功能亢进、呕血、黑便、腹水、黄疸、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等。
值得注意的是门静脉高压在临床上可能是无症状的,US,CT或MR的偶然诊断。
7.门静脉高压影像学诊断方法:①超声显像:实时成像,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在诊断困难时还可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②X线钡餐造影:是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首选X线方法,可诊断尚未出现临床症状的门静脉高压症,但对轻度的食管静脉曲张可能漏诊。③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反映全肝状态,通过增强扫描,可反映门静脉高压升高的程度,侧支循环形成、脾及门静脉改变,但不适于婴儿、孕妇、常规体检,增强扫描时有造影剂过敏可能。④MRI:能更准确的反映侧支循环情况,通过MRI血管造影,可以了解肝内外门静脉的变化,但费用太高、不适于筛查患者。⑤核素扫描:可以客观反映肝脏功能及形态变化,提供较多的检测指标,但是特异性较差。
8.超声表现:①门静脉内径大于13mm(图三)(下腔静脉前方测量门静脉主干内径),肝门静脉血流速度<10cm/s、肝门静脉随呼吸运动频谱改变现象消失②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从平静呼吸到深吸气的内径增加<20%(图四)③门-体静脉侧支循环形成:胃冠状静脉增宽、胃底静脉曲张、副脐静脉开放(内径>2.5mm)、胆囊壁和胆囊床的静脉曲张等④门静脉双向或离肝血流⑤脾肿大、脾静脉>10mm(近脾门1-2cm处测量脾静脉内径)。
图三:门静脉内径约15mm
图四:脾静脉从平静呼吸到深吸气的内径增加<20%
9.鉴别诊断:
门静脉闭塞:可能有肝病以外的原因、可引起脾静脉、SMV的血流逆流
脾静脉闭塞:主要由急、慢性胰腺炎或肿瘤、创伤、脾静脉炎症等引起,其病理改变为瘀血性脾肿大产生左侧门静脉高压症、无典型肝脏疾病史、肝功能属正常范围。
充血性心力衰竭(图五):肝静脉,IVC,门静脉扩张、肝肿大、腹水。
肝静脉或IVC闭塞/布加综合征:肝肿大、肝功能障碍、腹水。
脾肿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反应性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图五:充血性心力衰竭
10.治疗:内镜下硬化治疗胃食管出血;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肝移植。
11.预后:PH的大多数原因都是渐进的;由于肝脏疾病进展或治疗失败,预防受限。
参考文献:
AnilT.Ahuja,JamesF.Griffith,RoyaSohaey,etal.DiagnosticImaging-Ultrasound.SaltLakeCity:AmirsysInc,:-.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