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的邓朝华(化名)家住益阳南县厂窖镇,在当地承包了一百多亩山地种油菜。为了方便施肥、打药,他在菜地旁搭了一个棚子,不回家时就在棚子里休息。
被误诊为血吸虫病
5月底开始,邓朝华出现发烧的症状,伴随着体温上升,脸、脖子和胸口变得通红,同时还有头痛、腰痛和眼睛痛的情况。在当地诊所输液后,体温有所下降,但过几个小时又会升高,如此反复,最高体温达到39℃。
在当地治疗多天后,发烧仍然得不到根治。邓朝华于6月24日医院急诊科就诊,医生怀疑他是血吸虫病复发。于是,邓朝华决定回老家“治虫”。
临走前,儿子将邓朝医院急诊科打退烧针,想等他体温降下来后再回南县。接诊医生询问病史并查阅相关检查资料后,建议邓朝华进行汉坦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
医生为患者进行检查
得知自己的病竟然是老鼠惹的祸,邓朝华这才回想起他在菜地旁搭的棚子里经常有老鼠出没,“床上还发现过老鼠尿”,加上前段时间洞庭湖水位上涨,将老鼠逼上岸,导致当地鼠患加重。
鼠类为主要传染源
“进来时已经出现急性肾损伤和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杨昭介绍,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鼠类为主要传染源。
杨昭主治医师介绍,汉坦病毒一般通过鼠类的血液、唾液、尿液和粪便传染给人类,导致感染者患上流行性出血热。此病潜伏期一般为2~3周,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该病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患者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
“这个病的死亡率高达20%~90%,体内病毒量高、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损害严重者预后差”,杨昭提醒,预防流行性出血热,防鼠、灭鼠是关键。要注重食品、环境和个人卫生,必要时可注射出血热疫苗进行预防。
老鼠是很多疾病的贮存宿主或媒介,已知老鼠对人类传播的疾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蜱性回归热等57种。预防鼠源性疾病,“防鼠、灭鼠工作”自然是重中之重,小编下面来普及灭鼠方法!
灭
鼠
宝
典
1、首先日常垃圾必须分类放好,不要到处扔,做好环境卫生安置。如果需要过夜,垃圾袋必须封口,不要打开。
2、家里的食品,特别是零食,饮料,干粮等都要放在老鼠碰不到的地方密封保存。
3、家里门窗要关闭好,不要让老鼠进来,特别是下水道,地漏等。
4、实在不行,可以采用物理化学综合防治方法灭鼠,主动进行防治老鼠:
a、化学药剂。是应用最广、效果最快且最好的一种灭鼠方法。首先灭鼠药剂对老鼠有较好的适口性,老鼠一般不会拒食,而且灭鼠药剂毒力适当。由灭鼠药剂为主配制成各种毒饵,效果好,用法简单,此法快速见效快。
b、物理器械。市面上有各种专用捕鼠器,如鼠夹、鼠笼等,还有最常见以及最常使用的是粘鼠板。
c、清洁环境。老鼠生存和繁殖3大条件:水、食物和隐蔽的栖息条件。因此,创造一个不适宜其生存的环境,就能使老鼠自己“搬家”。所以我们要搞好家里的卫生、清除房子周围的杂草、屋内外随意堆放的物品,各种工具杂物摆放整齐,衣柜、书籍等要经常检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