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企鹅医生提到诸葛亮,相信中国人肯定不会陌生,诸葛亮在历史上享有较高的评价,比如,“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等等;与此同时他在民间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诸如“智慧”、“节操高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形象。而对于他的死因,一般的说法是“积劳成疾”,但这个说法的含糊笼统显然不能满足现代医学的追求,在抽丝剥茧的细致分析下,笔者认为造成诸葛亮的最大死因可能是晚期血吸虫病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死亡。回顾诸葛亮临死表现诸葛亮六出祁山最后一次的时候健康状况已经非常糟糕了,司马懿询问了诸葛亮的饮食和工作情况后判断“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事实也是按此行文的,孔明听说东吴三路兵被满宠击溃后“长叹一声,不觉昏倒于地”,被众将救醒后表示“吾心昏乱,旧病复发,恐不能生矣。”此后仍然“扶病理事,吐血不止”,晚上坚持巡营还会“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这已经是大量吐血后极重度贫血导致的“畏寒”现象了。等到后主派人来问及后事时,已经“不省人事”,“孔明昏绝,口不能言”,“复醒,开目遍视”,回光返照一下就死了。死因调查死因十分明显,大量失血,失血性休克。而我们可以发现孔明始终没有呼吸系统吐血症状,与此同时他的消化系统的吐血症状非常突出,所以我们把问题的突破口放在上消化道出血上。病因推测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之一是溃疡病。溃疡病最常见的症状是慢性、节律性、周期性的上腹痛,且多数不影响食欲。孔明平素表现缺乏支持论据。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之二是消化道肿瘤,比如胃癌。但这个可能性有多大?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之三是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引起的出血,在古代,多见于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纤维化。肝炎后和酒精性肝硬化对于孔明来说可能性不大。会是血吸虫病吗?诸葛亮指的旧病是什么?我们可以从孔明的既往病史中找线索。孔明说的“旧病复发”是指什么呢?应该是指5年前,二出祁山时,张苞连人带马跌入山涧,跌破了头,送回成都几天后就死了。孔明闻讯的表现是“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于地,众人救醒。孔明自此得病卧床不起。”六出祁山前,关兴死,孔明又一次“放声大哭,昏倒于地,半晌方苏”。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疑问了,两个小将的死,孔明何至于哭的这么严重,哭到吐血、昏迷?孔明的哭又不是第一次,在好友庞凤雏、五虎大将赵云死时,也不过是“掩面”、“跌足”而已。很显然,孔明确实有慢性病在身,迁延到张苞死时(公元年),已经到了呕血的程度。这时距离死亡还有5年之久,因此,不可能是胃癌等恶性肿瘤所致。诸葛亮患血吸虫病可能性最大那么,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引起的食道静脉曲张可能性是最大的。血吸虫病历史极为悠久,在我国,长沙马王堆女尸(辛追)和湖北江陵男尸(五大夫遂少言)都发现有血吸虫卵。诸葛亮出山前呆的地方襄阳(隆中)是血吸虫疫区,又有说是河南南阳(卧龙岗),而南阳也是有血吸虫疫情的,不管是哪一个,总之诸葛亮是住在血吸虫疫区没错。诸葛亮不仅住在疫区而已,他有高度的疫水接触史嫌疑。诸葛亮亲自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可见孔明本是农民出身,半耕半读,下水劳动是常态生活,也因此,接触血吸虫疫水的可能性大增。结论推导:总之,根据疫区分布,诸葛亮接触疫水的可能性,疾病演变的慢性经过,大量呕血致死等特点,并尽量排除其他可能,诸葛亮的病基本确定是血吸虫病,其晚期导致肝纤维化,门脉高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失血性休克而亡。血吸虫病的危害血吸虫病的危害血吸虫病是由于人或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人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由于血吸虫病流行十分严重,造成疫区居民成批死亡,无数病人的身体受到摧残,致使田园荒芜、满目凄凉,出现许多“无人村”、“寡妇村”、“罗汉村”(腹水肚大如鼓)和“棺材田”等悲惨景象。湖北省阳新县40年代有8万多人死于血吸虫病,毁灭村庄多个,荒芜耕地约1.5万公顷(23万余亩);年,江苏省高邮县新民乡的农民在有螺洲滩下水劳动,其中人患了急性血吸虫病,死亡人,死绝45户,遗下孤儿91个,呈现出“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景象。血吸虫病的症状本病起病较急,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和肝脾轻度肿大。反复多次感染血吸虫,大多表现为慢性血吸虫病。轻者无自觉症状。重者常腹痛、腹泻和粘液血便,并有不同程度贫血、消瘦、营养不良、肝脾肿大。晚期病人出现肝硬化、腹水及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常因肝功能损害和上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儿童得病以后,还会影响生长发育、身材矮小。女性出现月经失调和不育。采取有效治疗的血吸虫病患者,不仅可以挽救生命,恢复劳动能力,同时也是消灭传染源的重要措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xuexichongbing.com/xxcbyy/10329.html